书城经济农家乐经营必读
14113700000021

第21章 经营大计,服务为本(4)

(三)城里不易买到的商品

经营者自家产的烟叶、自酿的米酒、后院放养的土鸡、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自家做的山楂糕、自家磨的豆花,在城里是花钱都很难买到的。要记住一点,最普通、最贴近生活、最绿色生态的,就是最受游客欢迎的。

(四)具有地域、民俗特色的商品

旅游商品一定意义上还是本区域或本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所以游客对具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商品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地域文化明显或少数民族地区,经营者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如果旅游商品能结合了器物美、材质美、实用性和文化特色,则发展前景巨大。例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金银铜器制品作为主要的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爱。

三、推销有技巧

(一)注重商品的设计

发掘当地土特产、手工技艺、地域文化等中的亮点,经过合理设计,开发为旅游商品。但要注意在保持核心特色和文化的前提下,根据游客的习惯和禁忌做合理的改良,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该旅游商品与主要游客市场的禁忌有冲突时,就得作相应的调整,否则肯定不能得到游客的认可。

(二)注重商品的包装

农家旅游商品“原汁原味”是体现在物品本身,不是说不能进行包装,相反应该进行一定的包装,更有“卖相”,也更满足游客的需求。比如,毛豆、花生、大枣等农产品,虽然新鲜喜人,但不宜携带,可以用当地草编、竹编的小筐小篮子装上,再扎上彩带,既好拿,又好看,游客还可当作礼品送人。同时,也是对当地编制手工艺品的促销,收到礼品的人也有可能成为新的顾客。再如,地里刚摘的蔬果虽然新鲜,但有的还带着泥土,可经过简单的擦洗和包装,既让产品更有“卖相”,又方便了游客。

(三)注重商品的促销

农家旅游商品的促销需要讲究技巧,①要抓住合适时机,顺其自然,不得强买强卖。过多推销商品,只会让游客厌烦和怀疑,甚至反感。②将商品的促销融合到其他服务环节中。例如,餐饮服务中为游客准备当地土特产做的菜肴、自家酿的米酒、当地特色的餐具,由服务人员在上菜时简单介绍,如果客人喜欢自然会在离开前购买。③农家旅游商品的促销实际上建立在其他旅游服务的基础上。如果经营者的服务质量高,令游客满意,让游客有信赖感,游客一般会自然而然地购买推荐的旅游商品。因此,归根结底是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服务工作。第六节多彩喜人——娱

一、农家乐怎么玩目前农家乐主要的娱乐项目有:

(1)蔬果采摘;

(2)农事活动体验(如种菜、磨豆腐、酿造、喂养家禽家畜、掰玉米等);

(3)垂钓;

(4)篝火晚会、烧烤;

(5)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

(6)体验乡村节庆,参加婚礼、祭祀等民俗活动;

(7)学习简单的民俗舞蹈、曲艺和传统手工制作等。

据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亲手采摘农产品是京郊农家旅游者最喜爱的活动。

二、突出一个“农”字

城里人早已远离农事,农家乐给了城里人一个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农事活动更是城里人与大自然难得的亲密接触。因此,农家乐的亮点在于体验农事。曾经艰苦劳动的中老年人喜欢在劳动中回忆过去,年轻人带着对农事的好奇也能干得热火朝天,五谷不分的孩子也能在快乐劳动中学到很多知识。当然,这种农事活动应以收获劳动为主,收获游客心中那种说不出的愉悦。能吃到自己摘的菜,回家时能带上自己收获的特产是多美的事。劳动的人最光荣,劳动的人最幸福,农事体验让游客变成最幸福的人。

还可以通过农业示范,传授农业知识。可采用幻灯、照片、标本等展示作物特点,给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普及一定的农业知识。“农史展”、“农具发展历史展”、“花卉展”等也可满足游客求真求知的需要。

利用农业资源开发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并让游客参与其中。产竹区可以让游客了解竹的生长和习性,欣赏竹艺制作的全过程,并可参与简单的竹艺制作。产茶区可让游客参观茶园,参与茶叶采摘、制作,参观茶文化展示,以此发掘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从而增加农家旅游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民间的剪纸艺术、蜡染艺术、陶艺等都可以通过演示让游客享受到动手参与的乐趣,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作为旅游纪念。

三、留陈出新

范例

西昌提出“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随俗”的农家旅游口号,在该市2009年推出的30个旅游项目中,瓜香果甜、花团锦簇的农家游项目就多达12个。

受气候、节令、物产等条件的限制,各地农家乐的娱乐活动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也是农家旅游发展的一大弊端。要克服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农家乐娱乐活动的创新,做到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特色活动,不出现断档期,同时也给游客不同的体验、更大的吸引力。

成都郫县友爱农家乐利用花卉优势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如举办“秋赏菊、冬寻梅、春观杜鹃、夏品荷”的不同时令花节,还有盆景、根雕艺术展、插花比赛等,设计开发“走乡间、下田地、当农民、做农艺、品瓜果、赏鲜花、学园艺、交流城乡文化和追忆青年时代”等系列为载体的参与型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展现现代农村风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取得应有的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陕西一家名为“苹果人家”的农家乐别出心裁地将果农生活与苹果园观光触为一体,极具市场卖点。在西安户县等地的农家乐,不仅能吃到新颖别致的农家饭菜、观赏田园风光,还能欣赏到久负盛名的秦腔大戏,吸引了大批顾客。在河北沫水县野三坡风景区以“土”和“野”见长,这里的农家乐活动项目有民族园木屋、野味烧烤、篝火晚会等,对周边大都市的市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还有的旅游地在淡季举办乡村美食节、家庭厨艺大赛等,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深深吸引了游客。四、值得借鉴的创新

针对当前农家旅游游客的需求和出现的新特点,有两种创新模式。

(一)针对长期游客的模式

现在有一部分游客到乡村不是一日游或者几日游,而是长住一个月或者更长。对于这类游客,农家可将农田、菜地、果园、花圃、池塘以及圈舍,有偿地提供给游客使用,或者说租赁给游客,农家提供种子、农具、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种植养殖计划、日常管理方案等。游客在自己的一小块“责任田”里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的乐趣。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时间等因素,选择种什么作物,还可认养家畜家禽等。还可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开发特色服务内容,增加吸引力,如为老年人设计的“老年农庄”,针对少年儿童学习与感悟需求的“少儿农庄”等。

(二)针对有一定实力和资源的经营者的模式

利用空闲的土地或改造低质的绿化树林,辅以排灌设施,划分成若干种植小区,拓展成为体验型休闲度假区、休闲农庄等,游客在劳作之余,可在度假村享受其他娱乐设施。另外,在度假村内开设农村文化、农业文明、农业科技、农村习俗等陈列馆、演播室,随四季物候变换与农业生产要求,举办生命科学、文化传统、农业技术讲座,增加科学教育的内涵。可采用会员制,对中小学生家庭和高端游客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