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家开店68问
14113600000010

第10章 不景气时,适合开店吗?

在世人大叹“生意不好做”、店家纷纷“大甩卖”时,你刚下定的决心是否又犹豫了呢?究竟不景气时可不可以开店?如果你已经开了店,又该如何度过这段凄风苦雨的“严冬”呢?

其实,你只要摆正了下列认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景气低迷时,虽然生意清淡了些,经营起来相对辛苦些,但相对来说,员工也会比较好带。因为工作机会减少,员工多半会认命地、安分地在店里干,不会成天“朝秦暮楚”想着跳槽。所以越是“寒冷”的季节,越容易培养出刻苦耐劳的工作伙伴。同时,老板本身为了生存,也会更有使命感、紧迫感,更会认真地打拚。此外,不景气时,员工的工资相对也低廉些。

景气差的时候,投资者会比较谨慎,三思而后行,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经营会比较保守,尽管扎实。不像景气好的时候,店员看老板开这种店那么好赚钱,马上就在隔壁也开一家,跟你打擂台了。

通常景气越好,员工的流动率也就越高,竞争对手也就越多,同时,花起钱来也会失去理智,一不小心就大意失荆州了。因此,所谓危机其实也是转机,景气差反而是开店的好时机。

日本企业家坪内寿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吃了不少苦。战后,他开始经营影院,首创了“小影院”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早几年才大中国流行)。他把一家大影院分隔成四间小影院,以同时放映四部不同的电影,来满足各种不同喜好顾客的需求。这种创举后来成为全世界影院经营者学习的对象,为日渐失宠的电影院打到了“第二个春天”。

开店也是这样,如果你不想被淘汰的话,就要记住一个“生存法则”,即:景气好的时候适合“攻”,也就是扩张;景气差的时候适合“破”,即破坏以求能创新。很多产业为了求生存而与他人合并,其实就是希望能借企业再造改变现状的。

另外,景气差的时候,更要注重质的改变,想方设法提高服务水准以及产品的品质,进而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让自己的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在不景气时,老板本身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老板总是摆出一副哀兵的姿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势必更加兵败如山倒。因此,老板必须具备乐观积极的个性,才能带动士气,提升店员的干劲,迎接不景气的挑战。在不景气时,不妨采取“消极”与“积极”双管齐下的做法。消极的做法,如缩小编制、精算成本、提高效率;至于积极的做法则是,开发新产品、新内容以刺激买气,或是提升服务品质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