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才艺塑造篇
14113000000016

第16章 儿童乐器爱好的培养(4)

2.学会分手、分句、分段、分声部练习 分手练习是为了使孩子对旋律、乐句、伴奏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以避免在双手合弹时只顾了左右手之间“竖”的配合关系,而忽略了乐句的横向进行。尤其要加强练习一般孩子比较薄弱的左手部分,这样可以为合手练习铺平道路。值得提到的是许多学生不愿意单练左手,而喜欢让右手带着左手一起练。长久下去,左手会变得越来越“笨”,无法弹奏灵活的或技术性强的乐曲。所以,一定要强调多单练左手,才不致因左右手指能力的不均衡而影响了乐曲的表现。

分句、分段练习的方法是为使孩子清楚乐曲的乐句、乐段的部分,而且要比从头至尾的练习感到轻松,容易。特别是很多孩子练琴曲是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作品中常有重复的乐句和乐段,如果采取分段练习的办法,孩子就可能很快地掌握了。复调乐曲的练习必须要用分声部的练习方法,让孩子分清并弹奏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才能在弹奏中层次清晰,表现好复调音乐的特点。

3.乐曲中的难点要抽出来单练 乐曲中的难点部分,应抽出来单练,集中力量,攻乐曲中的难点部分,可以大大缩短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如果不是这样,不分难易、不分主次地整首曲子从头到尾地一遍一遍的练习,而难点部分却得不到更多的时间反复练习,必然导致事倍功半的恶果。

4.要重视课后的第1次练习 钢琴课后的第1次练习,不要匆忙打开乐谱就弹,要让孩子先重温一下老师课上的要求,逐一改正老师指出的错误(特别是读谱上的错误要及早纠正),这样做既巩固了课上学到的知识,又避免了粗心的孩子重犯老毛病,因此必须重视课后的第1次练习。

5.注意每时每刻复习乐理知识 准确的弹奏除了靠细心严格的要求之外,还来源于准确的话谱。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掌握扎实的乐理知识。随着对每一首乐曲的练习,应逐步熟悉、积累、掌握乐谱中所有的标记,符号,这是不必再单独花时间,只要在练琴过程中多加注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乐谱中一些不熟悉的音乐表情术语,家长要启发孩子主动查阅音乐词典,这对掌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乐曲都是极为有价值的。

(八)学好弹钢琴贵在坚持“天天练”

坚持“天天练”是学好钢琴的关键之一,也是意志锻炼的硬功夫。多少孩子由于强调这个原因、那个原因,而不能坚持每天都练琴,结果给学琴造成不必要的中断。这既影响了钢琴的学习进度,也影响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坚持天天练,哪怕是只有半小时的练习,也不要轻易放过,学习就贵在过‘坚持”二字了。只要想到同样的十分钟、二十分钟,别家的孩子出去玩了,而你的孩子在练琴,那他就比别的小朋友赢得了时间,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坚持天天练,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坚持下来就会使孩子在意志力上得到很好的锻炼,用挤出来的时间练就一手好钢琴,使孩子们在心理上产生美感和欢欣,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充实、美好。在我们国家里,孩子学琴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大,也比较听话,只要是他们明白了道理,都会乐意、自觉地去办,这正是我们家长发挥作用、尽教育天职的有利时机。

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练琴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办法,注重孩子在意志力上的锻炼。随时把握住孩子练琴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在孩子们学琴遇到困难时,不能够冷静、妥善地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两种偏激的情绪:一种是气急发火,不是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来刺激孩子,就是采取惩罚性措施,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几十遍地重复练习。另一种是纵容、迁就。这两种情绪都不利于孩子才艺的成长。

也有这种情况,孩子并不喜欢钢琴,喜欢画画、打球,但他们却一定得遵从父母的意愿,关在家里几小时、几小时地练琴。为了博得父母的爱,孩子会压抑着自己,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失去了应属于他们的欢笑,也有的孩子由此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以致影响了接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我们和子女之间不只是单一的父子、母女关系,还有一种朋友问的友情,就肯定会多一层亲热,多一点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我们的孩子正是需要在这种环境中舒畅地表现他们自己,发挥他们的才能。

(九)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辅导

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家长责无旁贷地要做孩子的辅导员,带孩子上课,陪孩子练琴等。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好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这是家长需要认真做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孩子开始学琴了,家长要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记录老师课上的讲授要点和要求,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提出,经常向老师反映孩子的练琴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同老师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积极、主动地发挥辅导作用

由于家长们具备成年人的理解力和分辨力,即使不懂音乐,也会通过和孩子一起上课、练琴,对钢琴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逐步熟悉、了解。同时,家长又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够“对症下药”,这就为家长当好辅导员提供了可能条件。在辅导孩子练琴时,除了不断向孩子重复老师的要求外,最好能以自己正确的理解启发、诱导孩子。如果家长远渐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就能够引导孩子把老师教授的要领运用到其他同类型的曲于中去,更好地巩固学过的内容。

3.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由于家长的工作性质,所学专业等情况不同,辅导孩子练琴的能力和条件也有所差异。但我们认为家长只要认真、好学,就一定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辅导孩子练琴的能力。

如果家长有兴趣、有条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在琴上练练孩子弹的曲子,对弹奏有一些实际的体验,辅导孩子就更有效果。有些家长不太可能学弹琴了,但在学习乐理知识、音乐常识方面有条件和孩子同步前进,甚至走在孩子的前面。这样,在辅导孩子练琴时就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4.积极参加孩于钢琴演奏会

家长在孩子们的钢琴演奏会上,可以听到很多孩子的演奏,从中更可以发现自己孩子演奏上的优缺点,找到需要努力奋斗的目标。同时,演奏会后家长之间可以交流辅导孩子练琴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还能够接触、熟悉更多的钢琴教材和曲目,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对音乐的听辨力和鉴赏力,为辅导孩子练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有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其中包括医生,教师、工人、文艺工作者等各种类型的人。他们之中有的对音乐接触很少,但通过孩子学琴,自己努力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高,逐渐由外行变成了内行。他们不但能很好地辅导孩子,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修养。实践证实,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家长是会成为孩子们的优秀辅导员和老师的得力助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