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14111900000003

第3章 未解奇观No.1神秘景观形成之谜(3)

月亮广场以西,耸立着古城最豪华的建筑—— “鸟蝶宫”。宫殿里的壁画完整无损,保持着原有的鲜艳色彩。中央大厅的圆柱上刻着蝶翅鸟身的浮雕。西边圆柱上雕刻着一只美丽的飞鸟,双翅齐展,仿佛迎面飞来。 “鸟蝶宫”的住房结构典型地反映出当时特奥蒂瓦坎城建筑的特点:每幢房子都是四方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房子中间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天井。这座华美的殿堂是为数不多的非神庙建筑之一,可能是宗教上层人士和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

这些辉煌华美的建筑和城中的其他建筑一起,构成了特奥蒂瓦坎无与伦比的景观。约在750年之前,这座西半球第一大城市被逐渐埋进了沙子和尘土里。年深日久,金字塔和其他所有的建筑都成了高低不等的“小山”。直到20世纪,这里才重新被发现,好奇的游客把喧闹的生活又重新带回了特奥蒂瓦坎。

纳斯卡谷地巨画巨人的图书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秘鲁伊卡省的东南部,纳斯卡和伊卡城镇之间。

绝美季节

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

最美理由

纳斯卡谷地巨画是南美洲最大的考古谜团之一,这些画在地上的巨大图案由宽窄不一的“沟”组成,它们先分别组成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螺旋形等几何图形,然后再组合成蜥蜴、蜘蛛、章鱼、卷尾猴、蜂鸟、海鸥、孔雀以及仙人掌等动植物的轮廓图。每个图案都有几百平方米,只有乘坐飞机才能看清巨画的全貌。

纳斯卡位于秘鲁伊卡省的东南部,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但是在20世纪中叶这儿却突然热闹起来。因为在这里发掘出大批古墓,其中出土的许多彩陶和纺织殉葬品,引起了国内外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注意。然而,更有意义的还不是这些。当考古学家乘坐飞机在这里的塞罗斯草原上空巡逻时,发现荒凉的地面上竟然呈现出许多巨大的图案,他们惊喜异常,并把巨画称为“纳斯卡谷地巨画”。

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也相继而来,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天文学家玛丽亚·赖希小姐,自从她被这些神秘的图案所吸引后,就再也不愿意离开这块土地,并为此献出了她毕生的精力,许多著名的巨画都是由她发现的。

在纳斯卡这片辽阔的原野上,布满了由宽窄不一的“土沟”组成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螺旋形等几何图形。它们又分别组成各种动植物的轮廓图。每个图案竟有几百平方米之大,最大的竟然占地5平方公里。长达80米的卷尾毛猴、 46平方米大小的蜘蛛、长有人手的180平方米的蜥蜴,以及鱼、穿山甲、蚂蚁等。其中一只大鹏展开的翅膀就有50米长,而鸟身长度更达300米。这些图案不仅层次分明,而且间隔适度,每几十公里就会出现一批。完全相同的动物画,如同用图章盖的一样,不差丝毫。后来,这里还发现了比这些动物画大数十倍的人物画。当旭日东升之时,乘直升机登上纳斯卡山巅,一幅美丽奇异的图画便呈现在面前。然而随着太阳升高,这些巨画便引入无形了。由此可见,古代艺术家还利用了光学原理对巨画的布局设计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使之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

这些巨大的图案是如何画出,又是如何在经历了近一两千年的风雨后仍保存下来的呢?原来,纳斯卡平原上最常见的是黄沙和黏土,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火山岩和砾石,长期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发黑变暗。古纳斯卡人刮去上面的火山岩,露出下面苍白的泥土,并将其设计成各种形状,就成了今天的巨画。如果是在另外一种气候条件下,也许剧烈的外界侵蚀会在数月内磨蚀掉这些线条,但纳斯卡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再加上那里几乎没有强风,因此风蚀也微乎其微。这些都为巨画保留至今提供了条件。

最美中的最美

纳斯卡谷地巨画的线条太巨大了,人们在地面上根本无法识别,以至于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人们从飞机上全部发现。在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有一幅著名的蜘蛛图。巨大的蜘蛛由一条单线砌成,是纳斯卡最动人的动物寓意图形之一。图形中的蜘蛛可能与预卜未来的仪式有关,但也可能是纳斯卡人崇拜的星座。 另一有名的图案就是鸟图,在纳斯卡荒原上砌着18个这种鸟图。它们同样尺寸巨大,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如此巨大的绘画是如何测绘并保持精确的呢?一直是个难解的谜。

这些大约形成于一两千年前的图案,其用途也是一个难解的谜。主要推测认为,这是创造过纳斯卡文化的古印第安人的作品,是古代人奇特的天文日历,他们根据阳光在线上的沉落来确定季节和时辰。另一些学者则推断,巨画同当时印第安人举行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还有的认为,这可能是古印第安人的道路标志或灌溉系统。但从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纳斯卡文化留下的陶器上的图形看,纳斯卡文化同巨型图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基本上可以肯定,线条出自创造纳斯卡文化的古人之手。但巨画之谜依然存在着,正如玛丽亚·赖希的遗言中所说: “我们将不能找到全部答案。 ”

纳斯卡巨画中著名的卷尾候,长80米。

另一个著名的巨画——鸟图。在纳斯卡地区的出土陶器上发现过很多这样的图形,可以证明这些巨画的确出自古代纳斯卡人之手。

马耳他巨石庙远古时期的高度文明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

绝美季节

12月到次年1月是雨季,不宜出行,其他时间都很好。

最美理由

作为古文明的一部分,巨石遗迹遍布世界各地。马耳他的巨石庙可谓独树一帜,它比英国史前的巨石阵以及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还要早上1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立式石器建筑。

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马耳他岛的面积很小,仅246平方公里。但在这样一个小岛上,人们却发现了30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被称为“马耳他巨石庙”或“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不需支撑的巨石建筑。

马耳他岛巨石庙的发现纯属偶然,1902年,马耳他佩奥拉镇当地人在盖房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地下洞穴,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埋藏着一座宏伟的史前建筑。这些建筑由巨大的石块搭建而成,有着无数上下交错重叠的石头房间。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巨石庙的发现很快轰动了世界。然而,奇迹还在继续,在马尔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和哈尔萨夫里尼村,考古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精心设计的巨石建筑遗迹。它们奇特的设计和宏大的规模,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

很多研究都表明,这些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在天文学、数学、历法和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有些建筑不仅是推测判断节令的历法标志,还可以用作观察天体的视向线,甚至还能当作巨型计算机,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这使人们不得不再次怀疑,在石器时代,马耳他岛的土著居民真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又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呢?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尘封在几千年的记忆中。只有巨石无言地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持在了沉默中。

最美中的最美

到目前为止,马耳他岛上已发现了30座神殿。有6座神殿于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马耳他众多的神殿中,杰刚梯亚神殿和哈格尔基姆神殿是最著名的。杰刚梯亚神殿是所有的神殿中最古老的一座。神殿的庙宇大门和墙壁都用硬质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一条走廊从大门处延伸至内殿,两对相对称的半圆形配殿分列在走廊两边,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各殿内都设有神龛,还供奉有独特的女性石雕像,她们体形肥硕,象征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是早期的“维纳斯”形象。神殿外墙的最后部分所用的石材高达6米,最大的巨石重达几十吨。庙外至今还散落着曾经用来搬运这些巨石的滚石球。在那久远的年代,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将这些巨大的石块运送到工地,并建成石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哈格尔基姆神殿坐落在马耳他岛南部的克雷蒂,因建筑年代晚于杰刚梯亚神殿,所以技术更加先进。庙宇中的很多石头的位置都被精心地调整过,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中最令人瞩目的巨石块。

巨人之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北爱尔兰安特里姆山脚下。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从山到海之间,从雄伟到宽广之间,只有最宏伟的通路才有资格将它们联系,而在这里,就有一条这个星球上气势最宏伟的道路,它站在山之脚与海之间,用四万根巨型岩柱指引去向深海的雄奇之旅,只有可以拍山踏海的巨人,才敢踏在这条神奇的路上,这就是巨人之路。

在北爱尔兰安特里姆山脚下,矗立着四万多根造型相似的玄武岩石柱。它们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从山脚延伸到海中,宛如一条陆地伸向海洋深处的大道,它有个名如其形的名字——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

巨人之路又被称为巨人堤或巨人岬,这个名字起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住在爱尔兰最北边的巨人,他叫芬·麦克考尔德,是爱尔兰国王军的指挥官。芬·麦克考尔德深深爱上了英格兰司塔发岛上的一位女巨人。为了迎接心爱的姑娘,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在海岸上修建了这条路,成功地迎娶了姑娘。

这般浪漫美好的传说只是人们美好的遐想,不过真要科学解释这些奇异石柱的成因,可没那么浪漫了,会显得有一点单调枯燥,甚至有些冰冷。

约在5000万~600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当时灼热的石英玄武岩岩浆,如脱缰之马滚滚涌出了地壳, 然后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随着灼热的熔岩逐渐冷却遇到海水迅速冷却、收缩、结晶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岩柱。玄武岩熔岩石柱的主要特点是裂缝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以从顶部通到底部。结果就形成了独特的玄武岩柱网络,这种自然形成的形态,堪与精致的蜂巢相媲美。

时光悄悄流逝,巨人之路以其神秘独特的景观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因为痴迷于它的神奇与动人故事,很多人给它取了光怪陆离又动听的名字,像“管风琴”、 “扇子”、 “马蹄铁”等,一个个又都被融入了它的故事中,让人如痴如醉。最雄奇的一组被称为“国王与他的贵族”,它位于在西班牙湾的附近,远望去似乎有着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势。1588年,被称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骄傲的“古罗纳”号,正是在这里被大英帝国的海军击沉,永远留在了“国王与他的贵族”的脚下。

除了拥有像“国王与他的贵族”那样独特的海岸,巨人之路也是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快乐家园。海岸和礁石,还有鹅卵石堆,看起来虽环境恶劣,却也被动植物们各取所需然后安身下来;那灌木丛、沼泽和荒原,则更是生机盎然的地方。在沼泽地带中,红褐色的水沼泽滋养了厚厚一层草茎,这些就为许多小鸟提供了温暖的庇护,成为了它们的栖息地。而在荒原上的灌木丛中,生活着笨海鸠、黑喉石和大隼,还有欧洲最大群的暴风鹱,约有200多对。一年四季,它们都在这里游弋、繁衍生息,使这里成为旅游胜地。

最美中的最美

巨人之路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它的海岸区包括了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高地,峭壁平均高度为100米。约4万根密密麻麻的玄武岩石柱鳞次栉比地如同从海里长出来一般,石柱横截面宽度在37~51厘米之间,最常见的约为45厘米,大部分石柱是六面体,令人想起蜂房;此外还发现了三面、四面、五面、七面、八面和九面体的石柱,它们有些呈灰色并已严重风化,其他则呈漆黑或是深黛色。一部分六棱柱形石柱彼此相嵌,鬼斧神工般形成一个岬角,岬角最宽处宽约12米,最窄处仅有3~4米,就像一条蜿蜒的石路,平直缓慢地延伸入了海中,通向了神话世界中。千万年来,海潮卷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不知倦怠的冲刷着这些岩层,最终在玄武岩石柱的上方形成了一块块低浅的水洼;而那呼啸的海风,则是雕琢这些石柱的另一个能工巧匠。从远处望来,这些巨型的玄武岩柱像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排列得井然有序,仿佛在人们眼前就是一条用青石精心铺就的老街道,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一定有着热闹集市,巨人们匆匆走过,或者悠闲漫步,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传来……现在,这一切也许只有海浪还记得。

天然形成的巨石之路由规则的多边形晶体组成,风浪在岩石上雕琢出斑驳的痕迹。

巨石之路以它的神奇征服了无数人,置身其中,你简直无法相信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