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14111900000024

第24章 白金记忆No.1全球濒危名胜排行(3)

在俄语中, “堪察加”是“极遥远之地”的意思,坐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正是如此,偏居一隅的岛屿却常常孕育出人类文明无法企及的奇迹。在这里,每年都随着火山的喷发“长出”新的山峰,长年冰雪覆盖的山体上竟有热泉涌动,峰峦叠翠里有“死亡之谷”。

探险家阿特拉索夫在1697年时曾这样描述堪察加半岛: “在堪察加河沿岸有一座高山,白天烟雾笼罩,夜间火星四射,火焰冲天。 ”显然这是一座活跃的火山,其实,堪察加岛上不只一座活火山,因为半岛处在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所以火山活跃,地震多发,而在岛上实际上共有300多座火山,其中29座至今仍十分活跃,是地球上火山最集中的地带。岛上圆锥形的克罗诺基火山被火山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 此外,半岛上有414条冰河,霜浓雪厚,许多地方常年冰雪覆盖,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因此有“冰火之国”的美称。

间歇泉是勘察加半岛的标志性风景,它们主要集中在8公里长的间歇泉峡谷内。间歇泉峡谷由远古时代的一条河流冲刷而成,几个世纪前曾经是碧波荡漾的湖泊。1941年的时候,前苏联水文学家乌斯蒂诺娃在勘察岛时发现了这里。随后这片7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命名为间歇泉峡谷,山谷中的小河被命名为间歇泉河。

峡谷中每一处的间歇泉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与名称。有些间歇泉会不定期地喷射,有些则呈现出规律来。第一个被发现的间歇泉被命名为“乌斯蒂诺娃”,它会规律地喷发出富含硫磺的高温水流,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晶莹的泉水飘落在草地上,有时甚至会飘落到游客身上,就像一个少女一样略带着顽皮。而“巨人泉”则是每隔10小时喷发一次,每次喷发都会释放出30吨的水量,水柱直冲云天,最高可达9层楼,不愧为“巨人”之举。同样有趣的还有“三眼泉”,三股泉水同时喷发而出,就像得到了号令,动作整齐划一,从来不失误。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下,就是孕育“初生泉”的地方,因为有这块巨石的存在,初生泉永远都如一个婴儿般娇柔,不似其它伙伴那样声势浩大的喷涌,仅是默默地径直汇入河水中。相反的,山坡上的“大喷泉”则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不仅把山坡染成了淡黄色,甚至还在一些地方结出了硫磺的晶体。在这个峡谷盛大的舞台上,其实还有200多处各式各样的喷泉、温泉、沸泉和蒸汽泉,以及不断沸腾的泥潭、温泉湖、瀑布河和回声洞,千奇百怪不可足一而道。而最有趣的是,因为天长日久,这些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泉水把冰冷的岩石染成各种缤纷的颜色,红、蓝、紫、粉红、棕褐,或是大片大片,或是星星点点。

若在春天或初夏来到这里观光,有幸的话还能看到堪察加棕熊。该种棕熊体型庞大,只有生活在同纬度的阿拉斯加科迪亚克熊能与之相媲美。现在岛上生活的堪察加棕熊数量占到全世界棕熊总数的5%,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棕熊之乡”。

是峡谷底部的含硫岩层所致。岩石层中有一些地方裸露着大量的纯硫磺,更甚者还常有有毒的硫化氢从地下逸出,当西风刮起时,它们就会被封锁在峡谷之中,无法消散,这就是那些动物致死的元凶。只有在刮起东风或北风时,沉在峡底的有毒气体才会被稀释乃至消散,这时动物们才可安全地进入谷中。

半岛上的克罗诺基火山,被火山学家称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

最美中的最美

死亡谷位于间歇泉峡谷上面,峡谷长2000米,自北向南蜿蜒延伸,山涧穿谷而过,流水清澈见底,谷四周峭壁峥嵘,峰巅白雪皑皑。这个美丽峡谷中常弥漫着一层薄雾,闯入的动物往往很快暴亡。为了弄清这离奇的现象,科学家进行了考察,最终证实

死亡谷如同一个美丽的“陷阱”,无法想象有着如此奇异景观的地方居然让人无法亲近。

吴哥古迹一梦500年

濒危理由:长期被掩埋在热带雨林中的寺庙建筑只剩下残垣断壁。

濒危指数/★★★★

绝美位置

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北6公里处的金边湖畔的丛林中。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吴哥盛载着古高棉王国的鼎盛,又如谜一样消失在密林中,但这不能消磨掉吴哥古迹的辉煌与美丽。婆罗门教的独特的艺术,穿越了时空,在幽幽的光线中闪烁着神秘,看向那雕刻下古高棉人面部特征的佛像,一切又是那么世俗。高棉王曾在这里向南亚大陆发号施令,王妃们在莲花池边游玩,而百姓们则在庙宇间向毗湿奴虔诚地祈求。或者,你也可以像《花样年华》中的主角,站在树洞前深深地一叹,理清心中的种种纷扰。

这片方圆几十公里的建筑群在热带雨林中足足沉睡了500年,以至于被世人遗忘。直至19世纪,这片被湮没的文明才又得以重见天日,它的发现者亨利为他所见到的凄凉情景愁绪满怀,他写道: “我所见到的土地是那么孤寂、荒凉;而从前的它,一定是充满着欢笑和生气。现在能打破这片孤独气氛的只能是野兽的嚎叫和孤雁的凄鸣。 ”

亨利眼中的荒芜之地就是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以及埃及金字塔合称为东方世界 “四大奇观” 的吴哥古迹。这位一生并无太大建树的生物学家一定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发现却让他的名字永远地被记载到了人类考古史的辉煌册页上。

吴哥古迹简称吴哥,是古代高棉王国于8世纪到12世纪陆续在暹粒附近的热带丛林里建造的超级大型王宫和寺庙群。802年,高棉王国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是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的时期。吴哥一直是高棉王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高棉王国为吴哥王朝。当时以印度教和佛教为基础,修建了大大小小几百座建筑。位于吴哥王城中的建筑群统称“大吴哥”, 而吴哥窟则被柬埔寨人昵称为“小吴哥”,“大吴哥”和“小吴哥”共同构成了吴哥古迹的主要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与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相媲美,而且在许多方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达600年来,整座吴哥古迹都被湮没在丛林榛莽中。如今虽然部分地区得以重返“人间”,但是很多寺庙已经被毁坏,因为树木在石缝、石墙中顽强地生长,所以致使寺庙面目全非。但是,这些似乎都没有影响到人们千里迢迢奔向这里,因为它是人们心中的圣地。

最美中的最美

吴哥窟是整个吴哥古迹中规模最大、最精美华丽的建筑,成为吴哥古迹名副其实的最佳代表。

大约在1150年,骁勇善战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在开疆拓土之余,动用了全国优秀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和雕刻家修建了吴哥窟。吴哥窟是敬献给印度教神灵毗瑟拿的,它不仅是一所寺庙还是苏利耶跋摩一世的陵墓。整座吴哥窟没用石灰水泥,更无钉子梁柱,完全用一块块精确切割的大石头堆砌而成,依靠石块的重量和凿成的榫、穴咬合而成。吴哥窟基地广阔,周长约5公里,仅建筑面积就有195万平方米,总面积在60平方公里以上,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尤其体现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每层都有回廊环绕。回廊的墙壁上布满浮雕,刻工极为精致,生动地述说着印度史诗中的场面,展现了高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风貌。最受欢迎和反复出现的形象是高棉舞蹈女神。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着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构成了大方城套小方城的整体布局。

初见吴哥窟时,或许你会觉得并不陌生,那很可能是早在看电影《花样年华》时,你已与影片中这个令人震撼的地方打过了照面。

行走于吴哥古迹之间,犹如正在穿越漫漫的时间长廊。几百年过去,佛像的微笑依然平和、安详,意味深长。

大树已经成了毁坏寺庙的“杀手”。

两个信徒越过种满莲花的护城河凝视蓝天下的吴哥窟,也许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用凝视来表达对吴哥古迹的敬意。

卢克索神庙埃及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

濒危理由:盐碱化造成的长期腐蚀和不断上涨的尼罗河水位使卢克索神庙面临了巨大的威胁,而蜂拥而至的游客更加重了它的负担,有预言,卢克索神庙最迟会在2050年损毁。

濒危指数/★★★★

绝美位置

位于埃及。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上埃及的珍珠”上的辉煌——卢克索神庙,这里记载了最负盛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而古埃及人心目中最高的神,太阳神阿蒙和他的妻儿,也在这里接受人们的祭拜。那谜样的方尖碑、放生池,还有灰黄墙壁上的斑驳的壁画,至今还散发着古代埃及人的气息,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传说,人与神的约定,神给人的指示,让古代埃及的历史似乎都染上了神秘色彩。不过,若在这里仔细聆听,你也许就会发现其中真相。

凡谈到埃及,人们最自然地就会想到金字塔。其实金字塔只是埃及部分文明的象征。在这个号称“四大文明古国”的地方,还有为数众多的文明古迹,它们主要集中在卢克索。

说起卢克索,只要讲到一部电影,大家就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就是《尼罗河的惨案》 。在电影中,大侦探波洛先生和他的朋友雷斯上校从一座古城遗迹中走过,突听一声巨响,一块大石从天而降,差点将他们砸死,这座古城就是卢克索。古埃及时代,卢克索就是那座叫底比斯的城池,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公里处的尼罗河畔,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第十八王朝时,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所辖范围跨尼罗河中游两岸。在近700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在这颗“上埃及的珍珠”上发号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巅峰,领土南接苏丹、北达叙利亚,成为地跨东地中海地区、北非和西亚的第一强国。在不断扩展版图的同时,法老们也乐此不彼地建造了无数的神庙与庞大的墓群。卢克索神庙就是其中极为辉煌的一座。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底比斯“三神”:太阳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月亮神孔斯而修建。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

卢克索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柱厅、庭院、放生池、方尖碑和众多神殿构成。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在塔门两侧依次矗立着6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其中最高的两尊高达14米。在新王朝时期,卢克索神庙是每年奥皮特节的中心。节日期间,会有一座太阳神的雕像从附近的卡纳克神庙延尼罗河游行至此,并且会和他的配偶月亮神在此待上一段时间以庆祝丰收。

昔日的卢克索神庙何等辉煌,不过今天却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每逢旱季来临,神庙立柱上都会出现许多的盐粒,它们因为盐碱返潮形成,尤其在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水坝建成后的30年里,神庙建筑上的盐分已经越积越多,而又得不到及时清洗,使得碱化现象对神庙的侵蚀非常大;同时,附近甘蔗田和稻田使用的化肥等有机物也加速了盐碱化过程;另外,不断上涨的尼罗河水位也是卢克索神庙不断遭到侵蚀的一个重要原因。种种原因,迫使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正一点点从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