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14111900000018

第18章 绝对优选No.1全球最具价值旅行地(3)

马德罗丹每年都会收到数百份商业公司的申请,希望在小人国中树立起自己的办公楼模型,这绝对是最好的广告!面对众多进驻马德罗丹的积极申请,审批委员会设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如城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是否已经存在类似的景观?希望入驻的景观是否具有典型荷兰特色?对游客是否有吸引力?是否具有活动的元素?看来,马德罗丹小人国还真是个炙手可热的地方。

在小人国里,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变得异常天真。图中他们也许正是在寻找自己熟悉的某处建筑吧。

小人国已经成为亲子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香榭丽舍大街和新老凯旋门时尚和古典的碰撞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在法国巴黎第八区。

绝美季节

最好的季节在春天和秋天。

最美理由

香榭丽舍大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购物街之一,它永远是时尚与美容的前沿阵地,路两边林立的名店,有最新潮的当季时装,最I N的女士星级表,最鲜艳的手提包,最盛的流行彩妆。在这里,即使你不是天生的购物狂,也可以尽情享受物质世界带来的刺激。

“香榭丽舍”一词原指希腊神话中众神聚集之地,香榭丽舍大街是集古典与高雅,浪漫与时尚于一身的世界上最具光彩与盛名的大道。法国人对于这条街道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认为香榭丽舍大街是世界上最美的街道。

香榭丽舍大街是横贯巴黎的东西大干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1915米,最宽处约120米。香榭丽舍街前半段较平坦,接着有一段上坡直到戴高乐广场,广场中心就是著名的凯旋门。

香榭丽舍笔直的街道让我们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卢浮宫和它前面的金字塔、小凯旋门、杜伊勒花园、方尖碑、凯旋门,以及西边更远处,巴黎城外的戴芳斯大拱门。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大街的前半段被绿地和一些建筑包围着。后半段为高级商业区,时尚繁华,雍容华贵,这里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和演出场所,还有许多著名的咖啡馆和餐馆。

直到17世纪中叶,这里还被沼泽和森林所覆盖。1667年宫廷庭院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荫大道。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700米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1100米为商业区,形成了香榭丽舍大街的雏形。

在第二帝国时期,香榭丽舍成为咖啡馆、饭馆云集的时尚大街。逐渐又聚集了银行、保险公司、航空公司和精品店、快餐店和杂货店等商铺。如今,香榭丽舍大街真正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大街”。 这里是世界名牌云集的地方,每一个店都像一个专项的艺术展示厅,这里的商品高贵奢华,诱惑力极强,对于爱购物,又不怕花钱的女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

在这条魅力无比的大街上漫步,擦肩而过的是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观光客,恍惚间就会有种不知身处何地的感觉,然而又无时无刻不强烈地感觉到这里就是巴黎,也只有巴黎才会有这样的魅惑。

街上的商家组成了香榭丽舍委员会,该会于1860年组成。委员会的主旨是要维持大街的名声及形象。为了达到主旨,委员会会监督地方政府调查商家的装潢和各种商业活动,也有责任帮助新店家融入,同时确保这些店家符合大街的形象。

香榭丽舍大街之所以得到人们的普遍赞美,还因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联。香榭丽舍大街的两端、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都铭刻着无数关于征服与被征服、光荣与屈辱的故事。经过300多年的演变,香榭丽舍大道已成为法国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街”。

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巴黎绚烂的灯光将这座古典的建筑物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最美中的最美

香榭丽舍大街的高处,就是戴高乐广场了,夜色中的凯旋门,更加雄伟壮观,卓然屹立在广场中央。拿破仑一世修建这座门的目的是纪念他的“伟大军队”。以广场为中心,有12条大道发散出去,向四面八方延伸,可谓是“条条大路通凯旋”。

凯旋门的雕琢极其精美壮观,汇集了几位知名雕塑家的不朽作品。门楣上均匀镶嵌着30枚盾牌,上面刻着所取得胜利的战役的名称;门楣下侧,围绕凯旋门的横饰带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很多人物,描述了拿破仑军队出征和凯旋的景象;饰带下面几幅浮雕表现的是几个著名战役的场面;拱门右侧是浮雕“ 1792年志愿军出征”的情景,这也正是法国国歌《马赛曲》表现的主题,浮雕上的人物神态各异,气势如潮;拱门左侧浮雕内容为“ 1810年凯旋”,同样是绝佳的艺术品;拱门内墙刻满了帝国军队将领的名字;凯旋门下是无名战士墓,自1921年建成以来,每到傍晚,这里都会燃起不灭的纪念火焰。

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头是古典的凯旋门,而另一头则是巴黎的新地标——拉德芳斯地区的新凯旋门,古老与现代尽在这条沉甸甸的大街上展现。

泰晤士河畔流动的历史巨著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的科茨沃尔德山。从西部流入伦敦市区,最后经诺尔岛注入北海。

绝美季节

5~6月是这里最美的季节,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样子。每逢3月,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会在这里举行划船传统赛事。

最美理由

在英国历史上,泰晤士河流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英国最长的河流,又是英国的母亲河,也是最重要的水路。英国的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 “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诚如此说,千百年来,泰晤士河默默地流淌,忠实地记录了伦敦昔日的繁华、落寞和它今天不甘落后的精神。

泰晤士河发源于英格兰的科茨沃尔德山。河水从西部流入伦敦市区,最后经诺尔岛注入北海,全长340公里。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泰晤士河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也可以说是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人们通常以伦敦为界,把泰晤士河分为上游和下游。伦敦以上的泰晤士河景色宜人,沿河更有许多美丽而古老的小城,伊顿、牛津、享莱、温莎、汉普顿扬、里士满等珍珠般散落在两岸。泰晤士河上游最著名的建筑是汉普顿宫。它建于1515年,王宫内部有1280间房间。汉普顿宫是都铎式皇宫的典范,在当时是全国最华丽的建筑,有“英国的凡尔赛宫”的称号。

温莎镇以温莎古堡而闻名。温莎古堡坐落在泰晤士河岸边一座小山上,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温莎古堡是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古堡建筑群。自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之后,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被埋葬在这里。

伊顿镇与温莎镇隔河相望,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就坐落在此。它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而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等名人,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

泰晤士河在流到牛津城外时分为两支。牛津就坐落在两河之间的河谷地带。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就是依泰晤士河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在古代,泰晤士河曾经是它唯一的对外交通渠道,到今天也仍然是它的生命支撑点之一。牛津以市内散布的30多个牛津大学和各大学院为世人熟知。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牛津市内遍布的900多座古典建筑,它们大多是英国建筑中的精品。

泰晤士河的下游即伦敦城。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以北岸居多。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如象征胜利意义的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葬有众多伟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曾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面可以起降的伦敦塔桥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和战争洗礼,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样,直至今天还在为人们所使用。

位于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汇处的圣保罗大教堂,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是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建的,代表着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高峰。

同样傲然屹立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也称议会大厦,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威斯敏斯特宫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充分地体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特色。这里既是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最后一个在这里举行葬礼的王室成员是已故的王妃戴安娜。这里也是许多伟大人物的安葬地,包括牛顿、达尔文、丘吉尔等,而如今这里是国会议员开会的地方。议会大厦的高塔上是有名的大本钟,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4吨,以建造它的工程师本杰明的名字命名。自1859年以来,每逢整点敲响一次,非常精确。

每年的9月13日至14日,在泰晤士两岸会举行独具特色的伦敦泰晤士河节。届时来自各国的数千名舞蹈者会在街头表演各式各样的面具游行、舞蹈、音乐和展示极其独特的民族服饰。除了欣赏雅俗共赏的各种表演之外,游人还可以大饱口福,节日期间泰晤士河南岸会摆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小吃,包括韩国烤肉、泰国沙酱鸡、英国本地生蚝和烤全猪等。这个节日是由伦敦市长发起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旨在丰富伦敦假日的文化艺术生活,展示伦敦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泰晤士河缓缓穿过伦敦市区,夜色中的伦敦塔桥更加美丽。

泰晤士河畔的美丽风光。

最美中的最美

泰晤士河穿过伦敦市中心,沿河拥有众多美丽的桥梁,滑铁卢桥、伦敦铁桥、塔桥等相距不远,共有28座桥横架在泰晤士河南北两岸。它们形状不同,风格各异,代表着英国的“桥文化”,也是泰晤士河上最美丽,最引人关注的景观。被誉为“伦敦正门”的塔桥,是泰晤士河上最雄伟的一座桥。塔桥的桥身由四座塔状建筑连接,中间桥墩上的两座主塔,高高矗立于泰晤士河上。两个高达数十米的桥墩用钢缆吊桥和两岸连接。桥面是可以升降的,在高大的船舶经过时就会被吊起来。

泰晤士河过了塔桥,就进入伦敦东郊,至此向北海流去,汇入大西洋。泰晤士河见证了英国的历史,成就了无数的伟人。伟大的革命诗人弥尔顿在泰晤士河畔写下了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和《复乐园》 ,憧憬了美好的新世界。发明家瓦特1785年在泰晤士河畔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又过了不到10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从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构想,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资本论》在这里诞生。泰晤士河记录了英国的昨天和今天,并且循着历史的足迹继续流向未来。

圣米山法国塔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就等于没到过法国”,这句话在法国是尽人皆知的。圣米歇尔山以山上的哥特式教堂著称。从高处望去圣米歇尔山如同一个童话世界: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流沙,高高耸立在山丘上的教堂,以及教堂钟楼尖顶上舒展着巨翼的天使——圣米歇尔的金像,它如同一个明亮的光点与日争辉。

被誉为“西方名胜”的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坐落在一个巨大沙洲中部的岩石小岛上。圣米歇尔山原名同巴山,高高耸立,依临潮水。与其称它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的最高高度也仅仅只有76米,但由于它处于大海前的空旷沙地上,四周既没有树木也没有任何建筑,因此显得异常壮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的泰山”,想必就是这个原因。

初见圣米歇尔山,只见一望无垠的流沙中一座锥形的小山兀然而立。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脚下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圣米歇尔山是由坚硬如铁的花岗岩石构成的,坚实的岩基保障了教堂建造的坚固性和稳定性。1000多年来,它傲然屹立,凭海临风,睥睨着大西洋海水的潮起潮落,接受着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

圣米歇尔教堂的建造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据说708年的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起初奥贝主教不以为意,但接下来的几天,米歇尔3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并用手指在奥贝脑门上点出一个洞,奥贝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着手动工。圣米歇尔教堂浩大的工程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经过无数信徒的世代修建,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算真正完工。在这800年间,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再艰难地拉上山顶,放到规划好的位置上。又有无数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花冈岩上留下他们修整和雕凿的痕迹。奥贝主教的一场梦让无数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