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14111900000010

第10章 眼睛旅行No.1跟着电影玩转世界(2)

依据《荷马史诗》的记载,特洛伊城应该位于亚细亚半岛西北岸,城中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住着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名叫帕里斯,是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他坠入对斯巴达王妃海伦不可自拔的爱恋中,他掠夺斯巴达皇宫,并在国王眼皮底下把王妃偷走。斯巴达国王难忍奇耻大辱,火速联合希腊其他城邦,汇集10万精兵,渡过爱琴海,将特洛伊城重重包围。这场攻守之战持续了10年,特洛伊城仍未被攻破。最后,英雄奥德赛献上妙计,让联合阵营中的迈锡尼士兵把自己的营帐烧毁后登上战船离开,制造撤退的假象,并故意把一个腹中装满士兵的巨型木马“遗弃”在城外。特洛伊人不知其中有诈,欢天喜地地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了城。当晚正当特洛伊人酣歌畅饮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杀死了特洛伊城的守门人,打开城门,联军士兵一拥而入,攻破了特洛伊城。

对于特洛伊城纯属虚构观念的动摇始于19世纪末,当时德国人施里曼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声称在亚细亚半岛西北岸发掘出了湮没两千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随后又公布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中发现了迈锡尼王室坟墓,开启了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的消息。尽管后来的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施里曼的判断是错误的,但他的举动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893年,考古学家开始对施里曼曾经到过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挖掘,在30米不到的地层中,竟发现了9座古城遗址,它们一层层摞在一起,却分属9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早自公元前3000年,晚至400年。其中有一座古城带有明显的烟熏火燎的痕迹,它主要处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900年这个时期,考古学家们大多认为,这里才是《荷马史诗》中所说的特洛伊古城遗址。而施里曼所坚信的他挖出的古城遗址,其实是挖过了头,挖出了一座比特洛伊城更为古老的古城。

最美中的最美

公元前16世纪前后,古希腊人渡海到了一个荒芜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安顿下来,建起了日后的特洛伊城。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2 世纪时,当地已颇为繁荣。特洛伊城坐落在半缓的城堡山的山坡上,大约200平方米的规模,石墙厚达5米,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大量造型朴素、绘有几何图形的彩陶和其他生活用具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在一座王家宝库中,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及青铜器,陶器以红色和棕色为主。此外,出土的还有石器、骨器、陶纺轮等。

“木马”是特洛伊城最显著的标志,在特洛伊城遗址公园的入口处,就耸立着一匹高大的木马,它高约10米,据称同《荷马史诗》中记载的木马一样,是用同一地方的木材制成的。人们从马肚子下面的梯子爬进马肚子里,通过开启的窗户可以俯瞰特洛伊城的全貌。

特洛伊遗址公园中的高大木马,不知道在无人的时候,它会和特洛伊古城进行一番怎样的对话。

湄公河《情人》河畔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总长4180公里。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20世纪30年代湿热迷蒙的湄公河上,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与一位华人富家子不期而遇,一场痴狂的情欲纠缠,一生刻骨铭心的不忘……这是电影《情人》给无数人留下的缠绵印象,这部杜拉斯的小说,在梁家辉的演绎中变得更为声色如华。那浑黄的湄公河水,带着氤氲的气息,一如老照片般,在东南亚的风情上流淌。

湄公河是蜿蜒在东南亚的最大河流。湄公河两岸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有满满的佛教风情,以及热带温情的生活;这一条河流养育了两岸勤劳朴素的人民,浇灌并呵护着悠久的历史,再把所有耐人寻味的故事融入了它的心间,缓缓流淌,细细诉说……

在这条大河沿岸,分布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 6个国家可谓一衣带水,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各国在地理、文化、生活、习俗、服饰、民族风情上各自不同,宛如一朵朵让人目不暇接的鲜花。

湄公河分上、中、下游三段,上游的终点是世界上少有的边境首都——万象,它是老挝的首都。这个有着500多年皇城历史的城市,状若一弯新月,被人们称为“新月之城”,有了湄公河的宠爱,更是四季飞花翠树,旖旎无双。城市中有着大大小小的佛塔、佛寺无数,在或喧闹或安静中坦露着自己千年不变的虔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塔龙”。这座金碧辉煌的佛塔耸立着尖尖的塔顶,形状四方周正,却又闪动着惑人的金光,在30个小塔的簇拥下照耀着万象的白天与黑夜,400多年而未改。这座传说埋藏了释迦牟尼佛骨的金塔,只等到每年公历11月,就会迎来专为它而设的“塔龙节”,成千上万的信徒涌来,膜拜这座圣洁无比的佛塔。这座用大而无形的光芒映照出千年文明的塔龙,现在已经被绘在了老挝的国徵上,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湄公河曲曲折折地流出上游后,进入了开阔的中游地带,任泰国人将五彩的水灯置入胸怀中,在夜空下带走人们各式各样最真诚的祝愿。

经过了开阔的中游,这条柔情的河流开始进入急流险滩众多的下游,它在这里染上了柬埔寨的红土之韵,河水变成了艳红色,不过一到晚上,湄公河两岸就成了凉风习习之地,全不若它浓艳的颜色那样炎热,而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处清凉。

带着两岸人民的爱与敬,也洒下了一路的爱与怜,湄公河最后在越南的三角洲地带,携着滚滚的泥沙,抱着无数支流,把它们一点点的全部纳入胸中,融合着,宠腻着,最后一起涌入了南海,只留下身后一片河流如织的富饶地带,为越南人民代代相传。

最美中的最美

自从法国作家杜拉斯的小说《情人》被改编成电影后,人们对越南境内的湄公河就有了这样的印象,一个法国少女站在缓缓行驶的船上,身后是浑黄的河水平静流过,她眼中清纯的目光映出了迷茫风景,映出了河水摇晃的暧昧与愁怅,一直到她成为老妇人,眼中仍散不去那一抹湄公河的光影。当湄公河经过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后,它进入越南时变得更为浑厚,也感染了一路的浓腻风情,这才有了《情人》的感伤与挥之不去的遥远的幻想,才孕育出《情人》对爱情、永恒、距离的无尽想象。

蜿蜒入越南的湄公河有220公里长,它给越南带来了4750亿立方米的年流量,为越南这片土地孕育了240万公顷的农田,让越南成为仅次于泰国的大米出口国。除了稻米,这里也是河渠密布的水乡,滋养了各方生灵,大片的荷塘中洁白的荷花散放出芬芳,少女采撷下还盛着露珠的白莲,用竹篮装着走向城市中贩卖;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湖面上不停往来穿梭的船只,从水中播种和收取着生活的美好。而在流域中的每一个城市与乡村,都能看到满眼的浓翠,那是热带特有的颜色,在阳光下,在阵阵的蝉鸣中轻摇着每一日的光阴,按着自己的规律,却又惬意无比。

那些想要逃开俗世生活的人们,也许是受了湄公河浓腻风韵的诱惑,来到了这里追寻着心中的世外桃源。坐在吱吱作响的风扇下,伴着一杯冒着些许热气的咖啡,看墙上灰白的墙壁忽明忽暗,是沉默,是阴郁,还是远离了浮躁的闲散,看向那不断流淌的湄公河,也许答案就在水色光波中。

湄公河上穿梭的渔船和商船,对于船上的百姓来说,湄公河只是他们简单生活中的一部分。

缓缓的河流,静静的村庄,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发生在这片宁静的风光里。

布朗城堡《惊情四百年》之地

绝美指数/★★★★

绝美位置

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距离布拉索夫市30公里。

绝美季节

一年四季。

最美理由

罗马尼亚有一个十分神秘的城堡,传说它是世界头号吸血鬼居住的地方,每当太阳落山之际,就是邪恶蔓延之时,吸血鬼便从梦魇的最深处跑出来。他拥有着毁灭性的诱惑和谜一般的非凡力量。没错,他就是吸血鬼的个中极品——德古拉。他和他的布朗城堡一起,大名鼎鼎地出现在《惊情四百年》以及很多吸血鬼题材影片中!

借吸血鬼之名,布朗城堡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人们亦称它为吸血鬼城堡。城堡始建于1377年,最初的目的只是作为防御工事,用来抵御土耳其的进攻。但在1382年城堡建成后就逐渐增加了功用,日渐成为集军事、海关、行政管理、司法于一身的政治中心,直到1948年它被划归为罗马尼亚所有。

吸血鬼是西方流传已久的神魔形象,他们长得青面獠牙,害怕大蒜和十字架,白天睡在棺材里,晚上出来活动,专门趁人睡觉的时候咬他们的脖子,吸食人血。到了14世纪,关于吸血鬼的说法更加甚嚣尘上,这缘起于当时瘟疫造成的混乱景象。在瘟疫流行期间,因害怕病人成为传染源,很多病人在还未完全断气时就被活埋了。几天后打开棺材,常常会看到尸体上有乱抓的血迹,人们不明就里,以为是吸血鬼显形后所为,其实是被活埋的人在临终前挣扎时留下的血迹。

时隔几个世纪,1897年,爱尔兰作家史托克写了一本名叫《德古拉》的小说,唤醒了人们对于吸血鬼的记忆。小说风靡一时,发行了数百万册,很快便被改编为电影《惊情四百年》 。人们在惊恐于吸血鬼影像的同时,深深地记住了影片中那座以布朗城堡为原型的地狱之“城”。从此,布朗城堡声名远扬,而吸血鬼的原型,小说中的德古拉伯爵,布朗城堡的主人也被挖掘了出来,他就是罗马尼亚历史中著名的伏勒德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