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14109000000016

第16章 紫砂壶的装饰鉴赏(2)

235什么是调砂?

答调砂是在紫砂泥里掺入适量的颗粒状的缸砂,可产生“梨皮”、“鲨鱼皮”、“满天星”等装饰特色。

236什么是铺砂?

答铺砂是将处理好的缸砂或紫砂泥矿砂撒置在紫砂泥片的表面,再敲打平整,使砂粒嵌入泥片的表层之内,经烧成后,掺入的砂粒与泥片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和肌理效果,增加了紫砂陶的装饰美感。胎土加砂的具体做法虽有调砂、铺砂两种,但都是为了使紫砂壶胎的肌理更加丰富,“珠粒隐现,光闪夺目”。

237什么是绞泥?

答绞泥是将不同颜色的泥料叠放在一起,控制泥料的厚薄和绞扭手法,使泥料表面形成似木纹、石纹、云水等等自然纹理。可用于全器,亦可作为局部装饰。现代紫砂陶艺应用较多。

238什么是抛光?

答抛光是指在紫砂壶烧成后,用磨料将紫砂壶表面打磨平整,再用抛光剂和毡轮对器表进行抛光处理,产生玻璃相光泽。紫砂抛光壶,表面光可照人,主要出口泰国。抛光还可结合镶嵌工艺,在壶嘴端、口盖边缘及盖纽作包铜或包金处理,如包金乳峰壶。

239紫砂壶的刻款有什么特点?

答紫砂壶上的刻款,一般是在制壶坯时用竹刀或钢刀刻出的,烧成后陶胎坚硬,不能奏刀划刻。但后刻款识的情形仍有存在。不过很容易区别,因为刻款经过烧成,笔画刀口会形成结晶光面。后刻的款识,则会将原有的光面层破坏。印款的模刻也如此,印面字间不可能光泽自然。在壶上后刻款识,绝大多数是作伪,应慎于识别。

在印款普及后,刻款只用于刻铭文,大部分用行书,也有篆书,楷书刻款则罕见。

240紫砂壶的印文款识有什么特点?

答印款是指在紫砂壶坯上施加印文。一件紫砂作品多为一人独立完成,作者多用印记来表明,这与历史上其他的陶瓷艺术品有所不同,而与中国古代书画十分相似。与刻款相比,用印章有许多优点,如艺人不擅书法,请人刻一方印,可用很多次,每次印记肯定是一样的;在壶上用印,方便易行,比在壶上刻款快得多,宜于批量生产。所以在清代初期,印款取代了刻款。但有些制壶名家书法较好,则刻款与印章并用。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陈曼生为杨彭年治印,吴大为黄玉麟治印,潘稚亮为王寅春、裴石民治印等。一般艺人请刻章艺人治印。所以,紫砂壶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印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葫芦形、瓦当形、自然形和肖形等,款识字体有楷书、小篆、缪篆、隶书等,款识的内容有制作者、定制者、监制者、纪年等,还有斋名、堂名、馆名、室名,以及多种寓意的闲章。清末至民国时,更有图案化的印记和工厂、商号印款。印记一般印在壶底部、盖内、下等处。

241紫砂壶从何时开始出现款识?

答根壶身据已现有有款的识文。献周记高载起,《自阳供羡春茗制壶壶系,》的《正始》篇中提及供春时说:“人皆证为龚,予于吴同卿家,见时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众讼云。”而且供春壶的款识是刻款。在《阳羡茗壶系》中,还提到时大彬的款识有两种方法:“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请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但在成书于乾隆丙午年(1786)的《阳羡名陶录》有关款识的文字中,却多为刻款,而未提及印记。

242明代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根现据明现代存中的晚文期物的及紫藏砂品壶,,我多们数可是以用发楷书刻款的,而较少印款。

243清代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清人代撰,铭制则壶用人刻已款经,大印多记用与印刻款款,并由存文。如文人定制,则壶身铭文用刻款,而壶底的文人斋名、堂名、馆名则用印款,制壶人则在盖、把下甚至流下盖印章。如属制壶人制作,如陈鸣远“南瓜壶”,印记、刻款均在壶身,并亲拟铭文。刻款用真、行、草、篆、隶等书体,印记有阴文、阳文,有盖印、底印、把下印等,大小不一。曼生壶后,印记、款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要求之一。

244民国时期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民国时期,一些艺人应邀在宜兴、上海等地专门为商号制壶或仿制古壶,所用印章常有商号,如金鼎、铁画轩;制壶者用小章钤在盖内或下,或在底部镌刻“大彬”、“陈鸣远”的款或钤印,在盖内或下钤作者小印,表示是仿作。印章中还有花押,即只有图案而无文字。也有过英文字母的,还有满、汉文在一起的。

24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宜兴紫砂壶,大都有“中国宜兴”或“宜兴紫砂”四字方章。壶底或盖内钤上“狮灯”、“合梅”、“梅桩”、“洋桶”一类品名,而无作者署款,一般为大量供应的商品。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一些艺人用过木质图章。在1955年成立合作社时,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下面的一个生产工场所做壶,曾用“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圆印章作底印。在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时,也曾用“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的印记。

24620世纪60年代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20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批量出口茶壶,底部均有“中国宜兴”四字方印,而无作者名款。偶有少数艺人在壶底或下用作者印款。

247文革时期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文化大革命”中,由于不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状态,紫砂壶上不许作者署款。但由于出窑评审难以追查责任,于是便有了代表作者的数字编号,后又用木质印章,这种壶被收藏者称为“文革壶”。直到70年代末,一直只标“陶工”之类,不署个人名号。又如“长乐”印记,是紫砂工艺厂研究室集体创作的名款(也有代表个人名款而用的)。当时只有极少数艺人私下在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上,偷偷盖上个人印章。

24820世纪80年代以来紫砂壶的印款有什么特点?

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宜兴紫砂行业渐渐恢复了传统的紫砂壶制作习惯。尤其是当香港的罗桂祥先生前来定制名人作品后,名人名作的经营意识开始确立,于是艺人渐渐恢复个人名款,并逐步成为鉴赏的重要标志之一。

249好的紫砂印记款识有什么要求?

答紫砂款识已成为紫砂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有的紫砂器虽然有款有印,但款识不够精当,常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因此历来制壶高手、名家对钤具印款都十分讲究。

如同书画作品,紫砂壶上的印款,一要大小合适,与壶的大小相协调。二要位置得当,一般应钤在壶的底部、盖内、下,尤其是用在明处时,更要审察位置是否合适。三要讲究布局匀称、呼应和谐。四要印款的内容与壶形风格协调,不要一印钤多种风格的壶。五要讲究钤印的轻重适宜,要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印文的金石风格。

250什么是墨宝壶?

答简单地说,墨宝壶是镌刻著名书画家墨宝的紫砂壶。这类作品集金石、书画和文学为一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墨宝壶在明清时期就有,董其昌、陶煌图、郑板桥、陈曼生、吴大、任伯年、吴昌硕等著名的书画家,都曾经和著名的紫砂壶艺人合作,在紫砂壶上留下了珍贵的墨宝,是紫砂收藏中的极品。

251参与墨宝壶设计、制作的现当代书画名家有哪些?

答现代墨宝壶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有了,黄宾虹、亚明、唐云、程十发等是较早在紫砂壶上留墨宝的著名书画家。例如,江苏省著名画家亚明与制壶名家王寅春合作,制壶三款,其中有一款四方壶最成功,取名为“亚明四方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紫砂收藏热的兴起,国内许多著名书画家都曾与制壶名家合作,在紫砂壶上留下非常珍贵的墨宝。如朱屺瞻、亚明、冯其庸、韩天衡、钱君匋、韩美林、范曾等,都先后参与并加以倡导,进一步推进了墨宝壶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在1989年,江苏著名画家亚明曾邀请全国书画名家共50多人到宜兴,与壶艺高手合作制壶180多把,其中有不少是当代紫砂精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52什么是纪念壶?

答纪念壶是为了纪念社会上发生的某件大事,或某一个单位成立多少年的庆祝会而制作的,如,香港回归纪念壶、八运会纪念壶、《文汇报》创刊六十周年纪念壶等。这些纪念壶少则几十把,多则几百把,大多数由名家监制,紫砂壶由一般艺人制作(中等做工),壶上所刻的名人题字、书画墨宝都是复制品。纪念壶虽然没有墨宝壶那样珍贵,但它毕竟具有某种纪念意义,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港台及东南亚地区紫砂热的衰退,宜兴紫砂壶的价格回落,书画名家与壶艺名家合作的墨宝壶也大为减少。但另一种由名人题字画的纪念壶又兴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