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宫廷美女养颜心经
14107700000024

第24章 呵护美丽,女人要像公主一样珍爱自己(2)

捶背是一种民间常见的健身法。在农村和一些居民区,常可看到有些老年人叫儿孙给自己捶背。捶背与民间流传的“刮背疗法”有相似的作用。传说西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受命率将士前往匈奴议和,议和未成,反被牵连到谋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审,苏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极之下,拔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倒在地。抢救医生忙命人掘出一个大坑,坑中置火,苏武被放在坑上伏卧着,医生拍他的背部,引出淤血,把苏武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这就是“拍背急救法”的奇特疗效。

中医学理论认为,捶背有行气活血,舒经通络的作用。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3个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的功能,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刺激胆俞穴,可治胆囊炎、口苦、胁痛等。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由于人手平时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这些有用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时,刺激这些细胞,激活了它们的功能,于是它们就“醒”过来奔向全身各处,投入杀菌和消灭癌细胞的战斗行列。

捶背的常用手法为拍法与击法。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到10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捶背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确实是简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

捶背在操作上有两个特点就是简单易行和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晚上捶背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入睡,是医治失眠的良方之一。夫妻间互相捶背,在沟通感情的同时还能使双方神经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延年益寿。

养颜秘方大升级

捶背虽然看似简单,但还是有一些事项需要我们注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捶背的几点注意事项

1.从手的握法上,应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

2.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刚柔相济,捶击的力度以能使身体振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

3.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可用强而快的手法,此法能使肌肉紧张、神经兴奋。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可用轻而缓的手法,此法能抑制肌肉和神经紧张。

4.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的患者,则不要捶背,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

NO1 8 细心呵护自己的后花园,美人才能笑靥如花

似水如花很简单——别让子宫受寒

子宫是生命的摇篮,是女人重要的性器官,也是女人美丽的后花园。子宫一旦受寒,女人就会容易生病和衰老,甚至会失去做母亲的权利。所以,女人一定要学会为子宫保暖,在这方面,古代宫廷美女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造成宫寒的原因有很多,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穿露脐装、露背装,冷食过多,频繁流产而且流产后不注重保养,再加上个人体质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宫寒。要想让子宫远离寒冷,温煦如春,我们就要根据这些可能导致宫寒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

注意保暖

夏天不要坐有寒气的椅子,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它们导热快,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你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不要直接坐在空调下面,如果办公室的空调温度很低,最好备一件外套或者披肩。

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事后可以给自己煎一碗祛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祛除寒气。

用鲍鱼滋补

过去太医院进贡给皇后妃嫔们的中药丸都是用鲍鱼汁调和的。中医认为鲍鱼滋补清热,可以滋阴养颜、清肝明目,是女性最好的补品。所以宫寒女性应该经常给自己做些鲍鱼食物。

宫廷暖宫羹

这道食物经常作为清代后宫嫔妃每月必食的药膳,可以温暖下身的元阳之气。材料为鹿茸粉0.5克、冬虫夏草1根、鸡蛋1枚、食盐少许,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长期吃可以调理子宫的寒气,比服药效果更好。

燕窝粥

这款粥比较适合流产后的调养。 《红楼梦》中的凤姐因为年幼时不知保养,流产后体虚气弱,就是以燕窝粥加清淡饮食慢慢调养身体的。燕窝既滋补,又很平和,可以温和地调养体质。将燕窝用清水浸发、洗净沥干后,与百合、雪梨(连皮)一起放入炖盅内,盖上盅盖慢火炖45分钟,食时加入蜂蜜即成。

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中,有些材料可能比较昂贵,但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子宫,这样的付出绝对值得。

养颜秘方大升级

对妃子们来说,她们的任务就是为皇室传宗接代,所以,她们把自己的子宫看得尤为重要,御医也为她们研制了很多保养子宫的方子,红花暖宫蛋就是从宫廷里流传出来的子宫保养方。

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杏仁油,养护女性的会阴部位

前文我们提到杨贵妃用杏仁制成的“杨太真红玉膏”来美白肌肤,其实杏仁的功效完全不止这些。如果是准备要孩子、处于孕期的女性,经常用杏仁油按摩,还可以增加女性会阴部位的韧性,减小生产时会阴破裂的危险。

会阴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对女性有重要意义,如果女人平时注意做会阴部的按摩,尤其是准备要孩子、处于孕期的女性,可以增强此部位肌肤的韧性,这样在生孩子时就减小了会阴破裂的危险。

分娩的时候,会阴会被抻拉、变得很薄。在有些分娩的事例中,出现了由于会阴没有足够的韧性而导致会阴撕裂的情况。通过会阴的按摩就可以减少撕裂的危险。按摩会阴还可以使你在阴道检查时不至于会感到紧张、能够放松下来。方法如下:

把甜杏仁油(如果有旧的疤痕的话可以使用维生素E油)抹在会阴上。将你的手指放在阴道里,然后轻轻地向着肛门的方向按摩。要保持用力均匀,轻柔地向前按摩然后再退回来,手法要稳,可按照“U”字形来回按摩,按摩油将遍布会阴的表面组织。这样来回按摩直至你出现轻微的灼热感、发麻或有些刺痛感为止。

姐妹们在按摩时可以放一面镜子,以确保按摩油抹在正确的区域上。刚刚洗完热水澡是最佳的按摩时间,因为洗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能够软化周围的组织。要切记不要留长指甲,按摩前一定要彻底地清洗双手。还要确保你的膀胱是空的,并且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

养颜秘方大升级

女子的会阴部位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深有体会。对于会阴部位的养护,古代也有很多巧妙的小方法,其中,简单易操作的提肛术就是养护会阴部位的妙招。

提肛术有利于会阴部位的养护。这是因为肛门附近有三条经脉:督脉、任脉和冲脉。这三条经脉都起于会阴,分别主管着人体的气、血和性。而气、血、性是人之根本,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通过提肛,我们可以经常疏通这三条经脉,达到养护会阴的目的。

治疗痛经——宫廷秘方显身手

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之一,慈禧太后在她还是妃嫔的时候,就得过比较严重的痛经病。从清宫太医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四月三十日开给她的药方来看,慈禧的痛经主要由于气郁不畅、情志不舒、气滞血淤而引起的经前腹痛,还兼有湿热、血虚。太医当时开给慈禧的药方名为“懿嫔调经丸”,“懿嫔”就是当时的慈禧。“懿嫔调经丸”用香附50克、苍术50克、赤苓50克、川穹15克、乌药50克、黄柏15克、泽兰50克、丹皮40克、当归40克一起研为细末,用水泡发后制成绿豆大小的丸,每天服用10克,白开水空腹送服。该方有养血调经、行气活血、止痛散淤的功效。

除了慈禧太后的秘方之外,元代的一种宫廷御酒——奶酒也经常被蒙医作为药引来治疗痛经、风湿等证。 “奶酒疗法”也是蒙医一种重要的食疗方法,历代蒙医医籍均有记载。 《蒙古秘史》中就有战场大出血昏厥病人服饮奶酒进行救治的记录。

最初,奶酒只是草原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饮品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特别是到内蒙古来的客人,如果不尝一口奶酒,那么就不算来过内蒙古。

奶酒与白酒、红酒、米酒等酒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酿制过程中,它并不破坏奶本身固有的营养成分,而是将其精炼,增强了纯度,同时脱去了脂肪,使其所含的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奶酒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铁、钾、铜、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回暖、健脾开胃、舒筋活血、补肾壮阳、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功效。几百年来,奶酒一直在内蒙古广大牧区被用来治疗胃肠道疾患、消化功能减退、月经不调、肝病、水肿、坏血病、心脏病、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肺部疾患等。

除此之外,《名医别录》中还记载了一味传统经典的抗衰老中药——鹿胎。几千年来,鹿胎被熬成胎膏入药,调理女性月经、治疗痛经、腰酸背痛、浑身乏力、体质虚弱等,宫廷里更是用它来养颜、延缓衰老。

养颜秘方大升级

痛经几乎是大多数女人都会遇到的困扰,在保暖条件不好的古代,这更是女性的常见病,因此古代也有很多针对痛经的经典验方,韭汁红糖饮和山楂酒就是其中两个。

韭汁红糖饮

材料: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

做法: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

功效:可温经、补气,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山楂酒

材料: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

功效:可健脾、通经,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适用于妇女痛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