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48

第48章 幼儿篇(21)

(1)跳跃式的语言发展

这个时候的宝宝常常会跳出一些话语让父母感到特别惊讶。这个时候父母和周围的人称赞他会说话的时候,宝宝会特别兴奋,还会蹦出更加多的词语来让妈妈高兴,所以大人们应该多引导。

(2)对语言产生浓厚兴趣

宝宝语言发育的第一阶段是7~8月,第二阶段是1岁左右,第三阶段是2岁左右。现在宝宝进入了第四阶段——发现兴趣。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练习语言,这也是这个时期宝宝的特点。宝宝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听父母的谈话,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虽然可能话不对题,但父母也应该迎合一下宝宝,这样他会感到特别开心。经过这段时间的引导,他可以积累很多丰富的词汇,可以和父母及周围的人进行语言交流了。

2 理解和想象力发育

(1)对复数的理解和使用

宝宝开始会用复数名词了,如我们、他们、你们等。并且能理解这是很多的意思。

(2)理解数的概念

开始理解数字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会知道一家三口在一起吃苹果,如果一人吃一个苹果,那么需要三个苹果。

(3)比较和选择的能力

有些不到三岁的宝宝,开始有了单向选择的能力。

(4)方位感

宝宝开始知道里、外、上、下等方位了。但理解能力都在具体事物上,而非抽象的认识。

(5)认识5种以上的颜色

第31个月的宝宝已经能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了。不过宝宝认识的颜色基本就是父母经常告诉宝宝的颜色。

(6)认识形状

所有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形状,父母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将正方形,三角形等概念正确地告诉宝宝,那么宝宝在这个时候对物体的认识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7)注视力

刚出生的宝宝在第一年的时候,用作注视的时间占全部的17%,第二年是14%,第三年6%,而现在这个阶段的宝宝的时间基本是用来玩耍和睡觉的。

3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育

(1)最大的进步

现在的宝宝,最大的进步就是有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可以观察到当你不让宝宝做什么的时候,耐心和他讲道理,分析给他听,他也会慢慢开始明白你讲的是什么,从而变得比以前听话得多。

(2)自我认识

让宝宝看着录像里的自己和熟悉的人,他会很准确地认出哪个是自己,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这是宝宝的自我认识开始在进步。

(3)自我感受

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感受的能力,但是表现得非常直接。所以父母这时候要避免对宝宝吼叫和非常粗暴的责备,这样会让宝宝感到不安全。

(4)行动和思考

宝宝开始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这是宝宝在发育过程中的又一个进步。只有通过宝宝自己的思考,父母再通过道理来引导宝宝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用讲道理来面对宝宝,这样会比体罚的效果好得多。

4感知能力发育

(1)关注情感

宝宝开始关注父母的情感,开始观察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了,也就是说,父母的情绪开始对宝宝的影响力增大了。所以,这个时候宝宝的情绪就是父母情绪的写照,父母要注意处理情绪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好,会影响到宝宝以后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处理能力。

(2)初识性别

宝宝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也能辨别周围人的性别和年纪大小,这都是在宝宝独立思考和判断之后,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这对宝宝是不小的进步。

(3)建立友谊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不再只关注自己的父母,而是对同龄的宝宝发生兴趣,开始对外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子。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让宝宝多和别的宝宝一起玩耍,让宝宝开始学习怎么和别人友好地相处。

(4)攻击行为

这个时候的宝宝会有攻击的行为,开始动手打别的宝宝,尤其是和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发生矛盾。这个时候大人不能一味地责备宝宝,而是要让宝宝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如果宝宝寻求家长的帮助来解决,则必须站在公平的立场,尽量协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

(5)自豪感

宝宝为自己完成了某个比较困难的事物会感到高兴,当父母对宝宝进行表扬的时候,宝宝也会为自己鼓掌,这就意味着宝宝学会了自我肯定了。

(6)好奇心与稳定环境

宝宝需要接受新的刺激,来满足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使他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安全的。这种双重的需求,让父母感到宝宝的自相矛盾。如果父母不太能理解宝宝的需要和此类特点,很容易和宝宝发生矛盾,这些矛盾会给宝宝带来困惑。因为在宝宝看来,“双重需求”很正常。

(7)独自玩耍

宝宝喜欢独自玩耍,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很多方面,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玩耍的内容和兴趣及父母是否在身边。如果宝宝喜欢手里边的玩具,宝宝就会坚持很长时间,而如果父母亲自参与宝宝的游戏,宝宝会更加专注于玩耍。

(8)表达不舒服

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对“不舒服”有了一定的感觉,他会通过自己的肢体运动和幅度及哭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对不满的表达方式开始多了起来,比如不吃饭不睡觉,又或者嘴里开始哼哼起来。而有的时候宝宝的表达一下子就能让父母察觉到,有的时候却又非常隐秘。

5宝宝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父母可以让宝宝来评价自己,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可以让宝宝积极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和挫折,来面对周围人的评价。宝宝在理解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可以帮助宝宝理解,可以加深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感,宝宝会认为父母很神,可以预料到未来的事,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思考能力。

第四节 营养与饮食

1咀嚼、吞咽能力需要锻炼

宝宝一天又一天地在长大,不再靠奶生长,而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一天比一天好,开始可以吃比以往更多的食品来补充维生素,满足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因为怕宝宝呛着或者卡着而不让宝宝咀嚼比较坚硬的食物,就会让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碰到比较坚硬的食物,要不就是含在嘴里下不去,要不就吐出来。家长如果这样,宝宝的潜能就永远都发挥不出来。

2不爱吃饭

现在的宝宝越来越多的得肥胖症,而有些宝宝厌食也开始多了起来,这些都因为家长在“帮助”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这种不好的后果。

3这不叫“厌食

(1)偶尔不爱吃饭

有些宝宝今天可能吃饭吃得很香,而明天就不太高兴吃饭了,这些都是正常情况,家长都不用太紧张,以为宝宝又厌食了,就强迫宝宝吃饭,这样反而会引起宝宝对吃饭产生反感。

(2)短时食欲欠佳

宝宝会因为一些原因而短时间地吃不下饭,比如感冒的时候食欲就会有所降低,发热的时候会吃不下饭菜,而一下子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也会让宝宝积食而吃不下饭,这些情况都是不属于厌食的。

(3)一段时间食欲不振

有些宝宝会在某一时忽然食欲不振,比如在比较炎热的夏天,或者某些疾病后所导致的消化不良,都会引起宝宝在某个时间段食欲不振的症状,这并不能说明是宝宝厌食了。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比如天气的转凉,宝宝的食欲就会恢复正常的。

4不好的饮食习惯

(1)饮食结构不合理

如果宝宝过多地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如奶糖,巧克力等,会损伤脾胃,影响正常食欲。

(2)偏食、挑食

一般的宝宝都喜欢吃甜的食物,而不太喜欢吃蔬菜和杂粮。尤其是油炸食品,其中的维生素营养成分会遭到破坏,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引起消化不良,导致呕吐和食欲下降等,导致宝宝的营养不良。

(3)过多饮用饮料

宝宝很喜欢喝带有甜味的饮料,这些饮料都会引起腹部胀气和消化不良,让宝宝的食欲降低。

5对有厌食表现的宝宝怎么办

(1)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宝宝有的时候会表现出厌食的症状,如果是疾病导致的,应该尽早地配合医生治疗,同时父母要给予宝宝最大的关心和爱护,鼓励宝宝进食,不要责骂宝宝,强迫宝宝进食,这样不但会抑制宝宝的中枢活动,更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就餐的时候情绪低落,从而抗拒进食。

(2)避免食物种类单一

给宝宝的食物尽量避免单一化。也不要给宝宝吃速冻食品或者快餐,既不新鲜,也难以消化,而且营养又不高。要给宝宝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鲜肉,适当地吃一点粗杂粮,这样可以促进正常的排泄,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食欲。

(3)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

父母一定要保证宝宝的睡眠,如果宝宝长时间睡眠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

(4)不宜让宝宝大吃大喝

有些父母非常溺爱宝宝,宝宝要吃什么就给吃什么,而宝宝又比较偏爱甜食,油腻的食品,冷热混合着吃,这样容易导致宝宝急性胃肠道疾病的发作。

(5)不宜多吃洋快餐

现在的洋快餐成了宝宝们最喜欢的食品,有些父母在平时不太给宝宝吃洋快餐,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就会为了让宝宝高兴而解除禁令。洋快餐的脂肪和胆固醇都很高,其他的营养又不足,如果宝宝经常吃这些洋快餐,那么患上肥胖症的几率要高于其他宝宝。洋快餐偶尔给宝宝吃吃没有太大问题,但不能经常给宝宝吃。

第五节 本月护理常见问题

1口腔卫生习惯需要培养

宝宝具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需要父母培养的,一般的宝宝都不喜欢刷牙漱口,在宝宝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宝宝自己动手刷牙漱口了,尽管宝宝一开始做得不太好,也要鼓励宝宝坚持做下去。有些父母认为少给宝宝吃糖吃甜食就可以防止宝宝患龋齿了,其实这种说法很片面,只要是残留在牙齿中间的所有东西,都会引起宝宝患龋齿的可能性,仅仅是不吃糖是不够的,一定要保证牙齿里面的清洁。

另外,父母还必须重视宝宝的牙齿健康和日常维护情况,要定期地带宝宝去医院看牙科医生,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

2睡眠时间

这个年龄的宝宝,大多数每天都会睡9~13个小时,有些宝宝习惯睡午觉,那么晚上的睡眠时间就会相对少一些。有些宝宝晚上起来尿尿,一般都能很快入睡,不需要再要吃的或者要父母哄入睡,但有些宝宝就不能让父母省心,再次入睡就有点儿困难,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点儿耐心,陪宝宝讲讲故事,宝宝就会安静地入睡。

3梦中醒来

噩梦有的时候会缠绕着宝宝,但对于噩梦,宝宝都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宝宝在噩梦中醒来以后也不太会哭闹,也许会焦急地找寻妈妈寻找潜意识的安全感。而有些宝宝被噩梦吓醒以后会跑到父母的房间里钻到父母的被窝里,并很快进入睡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就不要拒绝宝宝的要求。

宝宝如果在噩梦中醒来,就要轻轻地安抚他,让他安心下来,让他知道那只是梦而已,不会伤害到他。为了避免宝宝做噩梦,父母就要注意,不要在白天的时候给宝宝看恐怖的电视剧、电影及画面,也不要吓唬宝宝。

4陪伴睡眠和宝宝独睡

宝宝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独自睡觉,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新手父母。

有些宝宝从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睡自己的小床,而妈妈为了喂养方便就把宝宝睡的床放在大床旁边。而有些宝宝则一直睡在父母的大床上。等宝宝大点以后,把宝宝床换成了儿童床,有些宝宝很快能够适应,但有些宝宝就不太适应了,会哭着闹着不肯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睡觉。

如果宝宝不肯独自睡觉,就暂时顺着他,有研究表明,宝宝过早地离开父母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在倡导宝宝应该尽早独立的美国,也开始建议让幼小的宝宝更长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

5关于防晒

有些父母觉得晒太阳是利于宝宝健康的一种户外活动,但其实它并不完全利于健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就很容易伤害到宝宝的健康。宝宝的皮肤角质及组织发育还没有成熟,自身的防御能力也比较低弱,所以面对户外强烈的紫外线,妈妈应该更小心地去呵护宝宝的皮肤。

带宝宝到户外的时候应该避免阳光直接辐射到宝宝的皮肤上,做好防范措施。

可以给宝宝戴遮阳帽或者撑着遮阳伞,给宝宝穿透气性好的长衣长裤。

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的时候是紫外线最强烈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游玩的时候最好避开这一段时间。

如果带宝宝到树阴底下也要注意紫外线的照射。

在沙滩上玩耍,也非常容易发生晒伤,所以如果带宝宝去那里游玩,要做好一定的防晒措施。

6旅游中的防病要点

宝宝非常的好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蹦蹦跳跳的,活动量非常的大,所以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穿得太多,很多宝宝感冒的原因就在于此。

当宝宝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不要给宝宝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宝宝静下心来擦干汗水,等宝宝不再汗流浃背的时候再去给他脱掉一件衣服。也不要把正在出汗的宝宝放在风口处凉快,更不要让宝宝此时喝很凉的饮料等。应让宝宝多喝水,这样不但解渴,还可以预防感冒。

二十八.2岁10个月~3岁宝宝(34~36个月)

第一节 本月特点

1自立和被呵护兼得

父母始终是宝宝的保护神,宝宝不会因为争取到自立和独立而失去了父母亲的爱,宝宝也逐渐开始明白了自立和呵护、独立和安全完全是可以兼得的,这也是宝宝在发育上又一次大的进步。

2掌握最基本的母语口语

宝宝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口语的表达方式,可以和父母及周围的亲朋好友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和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