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14107000000008

第8章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佛说宽心(2)

浮山远禄禅师认为,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只有讲到最后一句话,我们才能明白事情的真正意旨所在。在这则公案中,赵州禅师所问的“你问的是哪个赵州”就是“赵州在哪里”的关键。在提问的僧人看来,赵州分有形和无形两种,而且他比较认可无形的赵州。实际上,赵州既包括实体的赵州,也包括由实体的赵州产生的相关领悟。提问的僧人过分执著于有无之别,反而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绝对的有无并不存在。就比如,现在是深秋时节,院子里树木的叶子都掉光了,光秃秃的,到处都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无”。可是,一旦春风吹来,草木发芽,院子里的树木又会长满鲜嫩的绿叶,显示出勃勃的生机。这样,原来我们眼中的“无”又变成了“有”。 由此可见,“有”和“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若想使自己宽心,不被五花八门的表象所迷,最好的选择就是时刻注意用无我的境界包容一切,对“有”“无”不过分执著。道树禅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有一次,道树禅师在一座道观的旁边建了一座住持的寺庙。道观里的道士们很不高兴,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想将道树禅师和僧众们赶走。果然,一段时间之后,庙里年轻的小沙弥们都被吓跑了。可是,道树禅师丝毫不为所动,在自己所盖的寺庙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道士们感到很奇怪,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只得搬家。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禅师,你是怎么胜过那些法术在身的道士们的?”

道树禅师只回答了一个字:“无。”

道士们总是捣乱,道树禅师却不为所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守着对有无不过分执著的态度。无论是身边的沙弥都被吓跑了也好,还是道士们总是恶作剧也好,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包容的心。正是这颗包容之心促使他在道观旁边安然地度过了二十余年。

其实,公案中的道观之争便是世间每个人人生的缩影。唯有以无我的境界自许,并且怀有一颗包容之心,我们才能不被莫名的烦躁和苦恼纠缠,才能真正地过上舒心快乐的生活。

【莲心慧语】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如果能够像虚空一样,就可以容下整个世界。所以,我们要善于包容,不过分执著于有无。唯有包容,才能使我们远离烦恼和痛苦,才能使我们安享自在的生活。

宁静生发慧根,急躁催生昏晕

现代社会中,速度与浮躁带给人心最沉重捆缚。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在以几何倍数增长着,物质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身为整个社会中间力量的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安。整个人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耐心、冷静、脚踏实地变少了,急躁、盲目和急于求成却变多了。然而,我们很少停下来关照自己的内心。忧郁和急躁逐渐成为最流行的时代病。

每逢忧郁和急躁大举袭来,大多数人总会选择退避三舍。可惜,示弱并不会换来它们的妥协。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对事情真相和发展情势的判断力和掌控自我的能力,并最终成为它们的俘虏。

佛说,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相差别现前。若想达到动静一如、心境俱忘的境界,关键就在于去除差别和妄想。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避免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总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追赶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没有为思索问题的本质和观照自我的内心预留足够的时间。

正是观照自我内心时间的缺失造成了对事情真相与发展情势的判断力与自我掌控能力的缺失。如果能够及时地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就能够从忧郁和急躁中脱身而出,融合主客观的认识,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

有一天,道吾宗智禅师问云岩昙晟禅师:“请问大慈大悲的菩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手和眼呢?”

云岩禅师回答道:“这跟人们在夜里背着手摸枕头是一样的。”

道吾禅师说:“这样我就明白了!”

云岩禅师问:“你明白了什么?”

道吾禅师说:“遍身都是手眼。”

云岩禅师说:“你讲得不错。不过没有将意思全部讲出来,只讲出了其中的八成。”

于是,道吾禅师就问云岩禅师:“师兄是怎样理解的呢?”

云岩禅师回答说:“通身都是手眼。”

一个是“遍身都是手眼”,一个是“通身都是手眼”,为什么云岩禅师的解说就是事事无碍境界的真谛呢?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遍身都是手眼”是以有分别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的,还会有忧郁、急躁等痴嗔之心的干扰;而“通身都是手眼”则是从自然本性出发,已然达到了清净澄明、动静一如的无差别境界。其中人们在夜里背着手摸枕头的情形就是心净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们自然本性的流露。又因为佛家提倡“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以道吾禅师提出的拥有一颗通身是眼的真心就是达到事事无碍境界的最佳路径。

宁静生发慧根,急躁催生昏晕。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手忙脚乱甚至迷失自我的事情,但是只要拥有一颗通身是眼的真心,保持澄明清净的心境,我们就可以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做出最合情合理的决断。

【莲心慧语】

《华严经》中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净垢,菩提月现前。”这是一种清净美妙的境界。若能始终保持宁静淡雅的心境,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跨越前进途中遭遇的种种障碍,就可以顺利地达成长久以来的心愿,收获欢乐放松的心情。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一行禅师认为,人生就像一条小河,需要不断地穿过山丘,穿过树林,穿过草地,来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当阅历不断成为点缀时光的繁花时,我们的人生也便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像美酒一般令人沉醉,然而,不久之后,我们就敏锐地觉察到它们带来的满足和喜悦感持续的时间是如此之短,烦恼和忧郁很容易就可以翻过它们铸就的防线。于是,为了将短暂的满足和喜悦留住,我们开始极力地压抑自己的恶劣心绪。

不妙的是,越是压抑恶劣的心绪,痛苦的感觉就越强烈。很快,积聚下来的恶劣心绪就成了每日都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上的大包袱。终日负重前行的我们也会在时光的繁华中变得日益麻木,甚至会在对物象的无限追求中迷失自我。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人生之河就将被彻底污染。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拯救生命之河呢?

有一天,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求佛祖释迦牟尼讲解佛法。众人在施过礼后,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做礼物。

佛祖将花拿起来,神态安详地看着众人,没有开口讲话。

大家都觉得佛祖的举动很奇怪,互相张望着交换眼神。此刻,只有迦叶轻轻地笑了一下。于是,佛祖宣布迦叶将继承自己的佛法,并将自己的袈裟和钵盂传给了迦叶。

这就是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在座众人看到的都是佛祖的表象,而迦叶看到的是佛祖的内心,所以破颜一笑。如果这朵代表着彻悟的金婆罗花能够开在心中,我们就可以不被各种心结所扰,找回真正的自己。常以“吃茶去”开示众人的赵州禅师就是一个心中绽开金婆罗花的人。

有一天,赵州禅师用三祖僧璨的《信心铭》来开示弟子们:“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果你要开口说话,那就是拣择,就是分别。我并不在这个分别的境界中。如果是你们,你们还会想爱护照顾这个境界吗?”

当时,有一位弟子问:“既然没有在分别的境界里,那还要爱护照顾什么呢?”

赵州禅师说:“我也不知道。”

弟子接着问道:“既然师父不知道,那为什么还要说不在分别里?“

赵州禅师回答:“你如果问事境上的事,我就知道了。”

弟子听了回答之后,就向赵州禅师施礼退下了。

赵州禅师之所以强调“事境上的事就知道了”,是因为他想要弟子们明白:只有无分别的心性才能避免各种心结的产生,才能达到至道的境界。

雪窦禅师说:“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生活中有无数美丽的风景,风吹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在其中。我们如能用简明扼要的方法去体悟它们而不受到任何打扰,就可以跳出原有视野的限制,并可以从眼前深沉静谧的山色中感知山下溪水的凄冷。到达如此境界之后,言语就失去了原有的效用,我们的身心也完全融为一体,不再有心结的打扰。只有化繁为简,我们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才能让彻悟的金婆罗花绽放在心中。

【莲心慧语】

慧律法师说:“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辩,沮丧与昏沉,眷恋,以及犹豫不定。要知道这五种情绪是大盗贼,它们盗取了你无限的增上财富。”世间纷繁复杂的风景正是这五种情绪的滋生地。唯有越过眼前的藩篱,不受似锦繁花的打扰,我们才能敞开心扉,顺意而行。

无心茶,不妨常喝

一休禅师有一名叫做珠光的弟子。珠光因为有打盹的习惯经常在公共场合失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珠光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喝茶。久而久之,他渐渐喜欢上了喝茶,并创建了独一无二的茶道,被人们称为“茶祖”。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珠光:“你在用什么心态喝茶呢?”

珠光回答:“是为了健康。”

于是,一休禅师向珠光提起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典故,并征询珠光的看法。

珠光没有回答,只是沉默不语。

随后,一休禅师请侍者送来一杯茶。珠光刚刚将茶杯捧在手中时,一休禅师突然间将珠光手中的茶碗打翻了,而珠光却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过了一会儿,珠光起身向一休禅师道谢,准备离开。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答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我刚才把你手中的茶杯打落了,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做了一个双手捧杯的姿势,然后回答:“弟子还在喝茶呀。”

一休禅师还不准备放过他,追问道:“你都要离开这里了,怎么可能还在喝茶呢?”

珠光诚恳地回答:“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继续问道:“我问你喝茶时有什么心得,你只知道这边喝,那边喝,一点心得都没有。你这种无心喝茶是什么道理呢?”

珠光非常沉着地回答说:“喝无心茶,眼前尽是花红柳绿。”

听到这样的回答,一休禅师非常高兴,就将印可颁给了珠光。这样,珠光就完成了新的茶道。

珠光的“无心茶”与赵州禅师的“赵州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心茶就是清凉的茶,平和的茶。在珠光看来,正因为无心之茶不拘于具体的物象,所以喝茶之人才能看到花红柳绿的世间万象。人们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会彻悟人生,就拥有了一颗赤子之心,就不会被成见、烦恼和痛苦打扰。

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往往拥有别人意想不到的幸福。他们的心就如明镜一般,既无任何喜怒哀乐在上面留下痕迹,也不会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心心念念。因此,物欲和心魔都离他们很远。另外,他们还从来不会去怀疑人们的诚意,一切事情只是顺其自然。这样,痛苦和烦恼便不会留驻心间。

有一天,一位僧人向赵州禅师请教:“大师,请问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有第六识吗?”

赵州禅师回答说:“就好像在湍急的水中打球一样。”

僧人不能理解赵州禅师的深意,就去向投子禅师请教:“禅师,请问‘就好像在湍急的水中打球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投子禅师回答说:“意识就如同在水面上漂浮的球一样,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随着水流漂出很远。”

僧人所说的“第六识”就是意识。婴儿虽然拥有主观意识,眼睛也能看到东西,耳朵也能听到声音,但并不会像成人一样去分辨身边事物的好坏长短与是非得失,他只是“无心”于身边之物。这种“无心”恰恰是体悟大道的必经之途。婴儿在古代又被称为赤子,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便能远离耻辱、功名和逆境带来的痛苦。

每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都有着世间最清新、最自然的面孔。当以清新自然的面孔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就会脱去身上所有的伪装和雕饰,流露出自己本来的天性。心灵的泉水会由此变得更加清亮澄澈,保有赤子之心的我们也会告别长久以来紧紧相随的苦恼,享受以往无法想象的快乐。

【莲心慧语】

雪窦禅师说:“六时无功伸一问,作家曾共辨来端。茫茫积水打球子,落处不停谁解看?”一个人修行到最高境界时,就会跟婴儿一样。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是最好的修行法门。这样,我们就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和痛苦,安享生活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