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孝道
14105200000026

第26章 孝的运用(7)

其实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传递信息,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讲述你小时候的趣事,要不就是唠唠叨叨地让你保重身体,但是这时候子女的做法往往是打趣父母一番,要不就是责怪父母太唠叨了,很少有子女愿意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有的子女即使听了,也没有进一步思考父母的内心想法。比如一个长期脾气很坏的父母突然变得柔和,也许是感到害怕,害怕子女不孝顺自己,也许是感到不被重视,这些心理的情绪和信号,需要子女来解读。

比起过去,今天人们往往能够给父母更多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然而倾听的时间和精力则在下降。子女在孝顺父母的精力投入上,越来越集中于能提供怎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否能让他们住得宽敞、吃穿最好,而不在于父母是否感受到爱和尊重,父母的内心想什么,也渐渐被忽略。当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可以停下来倾听父母们真正的需要,父母的幸福感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孝敬父母——当他们孤独的时候你在双亲膝下逗他们欢心;恢复他们身体不适住院的时候日夜陪护,体谅他们由于不舒服造成的烦躁心情,不顶撞他们,直到他们恢复健康;父母不要去想兄弟姐妹当中谁对父母不好、谁为了得到父母的钱才去孝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从心底爱父母、关照他们的起居生活;人有生老病死,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当自己跪在父母的墓碑面前,自己的心灵是后悔的还是无憾的?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自己有没有留下没有尽到孝心的遗憾?

记住,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

原谅父母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弟子规》

青少年时期我们接触新鲜事物,常常与父母想法不一致,其中,有时是我们自己错了,有时是父母错了。当我们错了就需要马上改正,做一个好孩子,如果父母错了,我们也要及时与之沟通并原谅他们,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则必陷于大不义的境地。懂得了这些,在面对父母的过错时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话不能从字面上僵化理解,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

有很多孩子面对父母时又爱又怕,爱是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无私的关爱,我们怕的是父母发脾气或骂自己,有时是孩子的错,但有时却是父母的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与父母沟通,用客观的角度来与父母讲道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若子女规劝父母,而父母不听怎么办?孔子说,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对父母表示恭顺,虽然为父母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而担忧,但不能心怀怨恨。

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一个夫人,叫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段。寤生出生时武姜因为难产差点儿丢了性命,所以她只喜欢段。

郑武公准备立太子。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立长子寤生为太子,夫人武姜却坚决不同意,她想让小儿子段继承君位,一再要求武公立段为太子。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采纳武姜的意见,而是按规矩立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病逝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武姜见小儿子段没有大权,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册封给段。因为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庄公于是拒绝了母亲的要求,并解释说先君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给任何人。武姜听后非常生气,但又不死心,又要求庄公把京城分封给段。

庄公为了安慰母亲,他便同意将京城封给段。众大臣知道此事后,纷纷劝阻庄公。大夫祭仲直言道:“主公,京城地广民众,把京城分封出去,等于将国家一分为二。况且公子段如果依仗夫人的宠爱,扩大自己的势力,将来恐怕对国家有害无益!”但是庄公已对母亲应允,不能更改了。

段得到京城,在其母武姜的怂恿下悄悄地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兵士,积蓄一切力量,做好一切准备,暗中策划谋反。只等待有机会,便与母亲里应外合,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段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这些地区原本不属京城管辖,但地方官不敢得罪他,只好违心地服从他的命令。

段的阴谋活动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庄公应采取手段,早日清除祸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庄公没有同意。

鲁隐公元年(前772年),段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战车、兵士向都城逼近,准备偷袭都城,废黜庄公。武姜则计划在城内作为内应,帮助段一举取胜。然而郑庄公已知道他们准备反叛的日期,早有戒备,并提前派公子吕率两百多辆战车袭取京城。

段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无心再进攻都城,更无力夺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郑军进攻,段没有办法,只好跑到了共国。

叛乱被庄公平定后,他将母亲武姜送到颖地囚禁起来,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再不见面!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一天,一个叫颍考叔的官员来拜见庄公。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并赐羊腿给他。颍考叔把羊腿的好肉割下来不吃,却恭恭敬敬地放在一边。庄公不知是何缘故,便问他。颍考叔说:“臣家中有一年迈的母亲,我想把您赐给我的羊肉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庄公听到颍考叔这番话,马上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武姜,情不自禁掉下泪来。颍考叔装作一无所知,忙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庄公凄楚地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告诉给他:“你可以随时见到母亲、孝敬母亲,只有我没有这样的机会!”颍考叔笑道:“我有一个好办法,能完美地解决这件事。您可以令人挖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为止,在那里您可以同母亲相见。这样做既不违背誓言,又尽了孝道,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庄公按照这个方法终于见到母亲,与母亲和好如初。

原谅父母的过错、失误,重归于好,这是做子女应该做的事。父母与子女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代沟,这个代沟往往是由于彼此的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的,因为接受的思想不同,所以父母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不同,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父母就可能与我们大相径庭,随之而来的就是误解与矛盾。其实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把父母当成普通人一样看待,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互相谅解,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理智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

沟通对于一个人是重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对父母来说也是这样,常与父母沟通会消除很多矛盾,从而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拥有一个无隔阂的亲情。

小宝的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看到他笑的时候,在家也非常严肃。

小宝从没有听爸爸当面说过他喜欢儿子的话,也从没有听到他说过表扬儿子的话,所以小宝一直很怕他。

有一次小宝到楼下张阿姨家做客,正好讲到爸爸。小宝说:“我爸常常对我发脾气,吃早餐的时候他常骂我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胳膊肘放在桌上,等等。我非常怕他,他好像一点都不喜欢我。”

张阿姨笑着对小宝说:“呵呵,小宝,其实爸爸是很爱你的,只是你还小,不了解这种爱。你知道吗?你爸在你那次生病住院的时候还哭了呢。”

“我爸哭了?怎么可能?”小宝听张阿姨这么一说,顿时心里暖暖的。

“小宝,你应该多主动和爸爸谈谈心,把你的想法告诉爸爸。”张阿姨鼓励说。

晚上回家的时候,小宝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谈心,就悄悄地写了一封信给爸爸:“爸爸,我很爱您,可您总是对我这么凶,所以我有的时候很害怕见到您。其实,我也有很多优点,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表扬和肯定。爸爸,我有很多想法想和您说,可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管怎么样,爸爸,我爱您,我知道您也一直很爱我。您的儿子:小宝。”

第二天早上,小宝一觉醒来,就收到了爸爸的一封回信:“好儿子,以前是老爸做得不好,你并不像我批评你的那样糟糕,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是爸爸做得不好,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地做一个好父亲,要和你结为好朋友,你痛苦的时候同你一起痛苦,你欢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乐。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请到客厅来,咱们好好地聊聊……”

那天,小宝和爸爸聊了很久。从那以后,他们真的成了好朋友。

其实,爸爸妈妈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想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和他们聊天、沟通。如果喜欢与父母交谈,相互倾诉自己的心声,我们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也会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我们首先要学会沟通,作为子女应该多与父母谈心,增加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这不但能加强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而且能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沟通是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或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会和父母有代沟,无形之间产生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导致我们与父母有一种无法逾越的代沟。对此,我们要及时与父母沟通,表达我们的思想,接受他们的思想,这样才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话不说,有意见不交流,长此以往,轻则造成误会,重则造成心灵创伤。

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有“沟”就要去“通”。沟通,能架起你与父母、长辈之间心灵的桥梁,赢得理解与支持,获得彼此的人生经验,体验关爱,品味真情。

§§§第4章 明辨是非——走出“孝顺”的误区

有人认为,只要是长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对的。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想法显然是片面的。孟子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文大行也。

——《荀子》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孝顺”不仅是“孝”加上“顺”而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当感谢父母,并在长大成人后,尽好抚养义务,关心父母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但是,青少年还要有自主的意识,不要把愚孝当成孝顺。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统治者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非常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提倡完全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一棵瓜苗的根。

这时曾子的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就打,把曾子打倒在地,曾子晕了过去,半天才苏醒过来。曾子醒过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跑到父亲的面前请罪,说:“刚才我做了错事,得罪了父亲,您用那么大的力气教育我,没什么事吧?”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参再来,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舜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侍候着,可是想要杀舜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小小的责罚,舜可以承受;要是父亲大怒要拿大棒捶他,舜就远远地躲开。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名声啊!现在你呢?父亲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要是真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了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就是盲目的顺从。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刘向评论说,“以曾子那样的才华,又身处圣人的门下,尚且犯了罪过而不自知,可见把握好孝的限度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以听父母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孝心。殊不知,自己的顺从往往使“孝”变了质。有的青少年感到疑惑,我们听父母的话是爱父母啊?为什么会成愚孝呢?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爱子女,那么父母可以很容易灌输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这不会造成不和谐,爱依然成立。如果孩子大了,有了自由意志,若还是盲目顺从父母意志的话,就会造成不和谐,爱就不再成立。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与爱,但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与爱,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盲目顺从的孝,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这一点,青少年朋友们须牢记。

真正的孝道不是对父母唯命是从,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也要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不能看着父母犯错误而不闻不问。无论是对父母还是长辈,顺从的态度虽是好的,但自己也应该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盲目地顺从,以至于纵容错误发生,这样的孝道在任何时代都不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