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航天精神
14104800000012

第12章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2)

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实践表明,我们一定要有科技创新精神,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从而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弘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精神,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行各业,增强他们坚持科技创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信心,从而推动科技工作者在不同领域里大力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我国已经宣布,实施探月计划,建立太空站,进而飞往火星……要实现这些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精神将大放异彩!

在我们其他行业的工作中,同样也需要将勇于创新的航天精神发扬光大。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咱们普通人,领导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创新离自己还遥远”,但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肩负的不仅仅是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要为领导服务,帮领导分忧,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得到突破发展。所以,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积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积极投身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大潮中。

一起思考、探索、坚持和加大创新,促进企业事业大发展:一是加大理论创新,搞好先导工程,为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大观念创新,把好关键环节,为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三是加大机制创新,为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四是加大工作创新,为事业发展增添活力。

多方交流、合作共赢

俗话说“兄弟一心,齐力断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需要风浪的推动;一人之力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衬;一人之力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需要母体的滋养。

合作是通向成功的指向标。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年时间精密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精确可靠的资料。但不善于理论思维和科学整理,未能有重大发现。临终前第谷将资料交给助手开普勒,并告诫他按这些资料编制星表。第谷的精确观察和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终于引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揭开天体运动的秘密。没有合作,哪来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合作是铺向成功的基石。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多次立功,并使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担任赵国宰相时,廉颇老将军居功自傲,十分不服气,并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廉颇老将军处处相让。在廉颇老将军明白了蔺相如的初衷后,非常惭愧,亲自到宰相府负荆请罪。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精诚合作,使赵国日渐兴旺,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没有合作,哪来国家兴旺?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交流合作中前进的过程。

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搭载着一个特殊包裹,里面装有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这些旗子是天宫一号发射前不久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从法国带回来的。

2011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应邀出席巴黎航展。航天员翟志刚作为中方代表接受国际宇航联合会移交的会旗。双方约定,将由天宫一号搭载这些会旗飞向太空,并于明年由中国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带回地面。

此前,这些旗子曾搭乘俄罗斯联盟飞船送抵国际空间站,再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带回地球。乘坐天宫一号旅行,将使它们在世界上所有现役载人航天器上实现搭载,成为世界各国深化航天合作的重要象征。

如果说搭载这些旗子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态,那么,走近中国航天,你会发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已取得诸多实质性进展。

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众多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利用德国生物培养箱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研究。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宇航中心签订《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合作的框架协议》,这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中德将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迎来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2011年11月5日,是“火星500”实验预定结束的日子,位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封闭舱将打开舱门,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的6位志愿者将结束长达520天的“飞行”,从火星“返回”地球。中国志愿者王跃和中方多个空间科学研究项目参加了此次实验。

这只是中俄航天合作的一个缩影。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在载人航天飞行产品、航天员训练、航天测控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俄制“海鹰”航天服和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共同支持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翻开王文宝主任2011年的行程表,你会发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从未如此密集:3月30日,在北京航天城会见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主席一行;4月1日,在北京航天城会见加拿大航天局局长一行;4月4日,率团访问德国宇航中心,就中德进一步开展载人航天领域合作问题进行交流;4月9日,率团访问欧洲航天局,与该局局长就载人航天领域可能的交流与合作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其实,在航天事业上,中国已同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国际空间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在航天工程、卫星应用、发射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

2010年9月,第61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幕。来自世界各国航天界的3000名代表,围绕航天工业、科学和教育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展开交流和对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率团参加会议,并与各国航天机构会议代表进行交流。会议宣布,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将于2013年在中国举办。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曾经因为种种原因,试图把中国挡在世界航天俱乐部门外的力量,越发显得苍白;“合作共赢、同享太空”的理念,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包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亘古以来的愿望。未来,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人类社会将能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人类文明将会被扩展到更远更广阔的疆域。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妨将这种交流合作的精神运用起来,相信我们的事业定同航天事业一样,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创建学习型组织

“让学习成为习惯,把学习作为终身需求。”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要求集团10万员工树立的学习观。学习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仅是航天事业相关的产业,其他行业同样需要倡导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团队,营造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员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成员,在持续、快速的学习中超越自我、成就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极大地激发了航天人的学习热情,面对攻克世界最尖端的高新技术难题,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勇攀高峰、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最终成为优秀的航天人。

航天事业是壮国威、振军威、强国力,缔造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是党的伟大事业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落实党的方针路线、履行神圣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航天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就是从党组织开始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近50年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科学统筹。航天四院的党委正是深切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科学运作,在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如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航天四院党委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航天四院党委以加强两级党委中心组和院管领导人员学习为抓手,按照“学理论、议大事、明思路、建班子”的要求,将党委中心组学习抓好抓实,使党委中心组成为推动学习的“发动机”,学习内容从中央重要会议精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到有关企业发展管理理论的学习,从国际热点到国内稳定,从优秀企业经验学习到发展战略研讨,广泛而深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关定向,把政治核心作用转化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

从谋划、推动航天四院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到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全局,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协调各方作用的发挥;从始终不渝保军品,到积极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从引领航天四院快速发展到与时俱进抓改革;从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到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实施和谐工程建设等关系四院发展的方方面面,航天四院党委总是把方向、谋大局,为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每月最后一周进行的院管领导人员集体学习,在航天四院已成为制度,同时每年还要组织领导人员进行集中学习。每年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脱产培训,课堂授课,到革命圣地接受传统教育;党支部采取互讲党课、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形式,使党员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业务技能。深入广泛的学习,提高了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认识,坚定了全体干部职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献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政治信念。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论是作为创业者,还是作为守业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作者,更要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型人才”,才能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时代,不学习、不会学习、不终身学习,其结果肯定是被淘汰。惠普公司以“不仅用你,而且培养你”著称,并且还有一个著名的“向日葵计划”。这是一个超常规发展的计划,帮助中层的经理人员从全局把握职位要求,改善工作方式。员工进入惠普,一般要经历四个自我成长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约束阶段,不做不该做的事,强化职业道德;第二阶段是自我管理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本职工作,加强专业技能;第三阶段是自我激励阶段,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思考如何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思考的立足点要从自己转移到整个团队;最后是自我学习阶段,学海无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学习的机会。其实,人的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叫积极,一个叫消极,团队内部相互激励,是互相克服消极自我的最好办法。团队需要有自己的共有知识圈,在这个知识圈中,团队成员养成了共享知识的习惯,每个人都可以从团队中获得知识、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成员。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使每个人得到更快的成长。如果你有这种感觉:有了新的发现或新的方法,总有与团队成员分享的冲动;有了难解的问题,总能得到团队热情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还有什么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创新力的团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团队。

§§§第八章 知难而进、开拓进取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就是一切靠自己,不求人。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

建国后,中央作出决策:原子弹、导弹、核潜艇、卫星和载人航天、民航大飞机都要研制成功。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极端困难条件下,我们国家却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内,都取得了成功,从而创造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奇迹。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两弹一星精神、神五精神、运十精神,都是这种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1960年,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然而,国际风云突变。这时,曾经援助我国的苏联政府突然撤走专家,连一份资料都没有留下。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中国人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传奇。

绝境创造奇迹。就在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两个月后,我国第一支导弹试验部队官兵奇迹般地把我国第一枚自己制造的地对地导弹竖上了发射塔架。

1960年11月5日清晨,我国导弹操作手赖纪丛摁下了发射按钮。导弹腾空而起,准确命中目标。那天,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4年后,惊天传奇在这荒原上再次续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此后,外国曾预言中国5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党中央决定进行原子弹和导弹结合发射试验。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本国领土进行的核武器运载实爆试验。为防万一,发射基地几百公里内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然而,距发射阵地一百多米远的地下控制室里,依然坚守着发测站的7名指挥员和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