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14101900000003

第3章 谁夺走了我们充盈的喜悦(2)

为什么我们会恐惧死亡?如果只是恐惧必然发生的事情,恐惧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恐惧太阳的东升西落?如果我们是恐惧失去拥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恐惧早晨枕边脱落的一根头发?说到底,我们本身对死亡是没有恐惧的,你见过哪个婴儿恐惧死亡呢?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好奇与喜悦,他们不会恐惧死亡。那么,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恐惧的?当心智开始主宰我们时。心智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发生后,心智便无法控制赖以生存的身体了。心智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生存的渴求,我们对任何一件事物产生渴求时,便同时对另外一件事物产生了恐惧。

死亡本身是非常自然的,每天都在发生,落叶的死亡、花朵的死亡、昆虫的死亡、露珠的死亡,每一个瞬间都在发生。生命的长度原本正好合适到让每个人能够安然感受这个世界,并找到自己的答案。而在心智主宰我们之后,我们的生命被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我们用很多时间去追求不必要的东西,不再觉察自己的内在,不再触摸自己的心灵,不再探索生命的答案。我们盲目而忙碌地生存着,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日渐微弱时,我们的心智便开始让我们焦虑了。我们回避“必然死亡”这么一个事实,开始害怕谈论有关死的话题,见到死亡发生时内心凄凉而荒芜。

真正的生命是不被心智主宰的,死亡并不会产生当下的任何问题。当坐在自己墓碑旁痛哭的人开始抬头欣赏漫天的繁星,感受宁静夜晚中不时袭来的凉风,聆听各种不知名的虫儿充满活力的鸣叫,他就会发现,原来他的脚下,还盛开着一朵美丽的小花儿。

朽木当然不会感到喜悦,就像觉知迟钝的人

或许大部分的人都想变得迟钝一些,因为他们并不想面对人生的真相。人生只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他们想变得迟钝一些。

——克里希那穆提

据说亚马逊雨林里有一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感觉也非常迟钝。有人是这么形容这种迟钝的动物的:如果你星期一在它的尾巴上狠狠跺上一脚,它到星期三才会感觉到疼痛而发出尖叫,而且很可能是下个星期三。是真有这么一种动物还是人们的杜撰,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能找到比这种动物更迟钝的生物,那就是觉知迟钝的人,他们迟钝到几乎一辈子都没有感受到随时随地存在的喜悦。

觉知迟钝的人早晨起来时不会听到外面的鸟叫声、虫鸣声、小雨沙沙声或者汽车引擎声、冰箱制冷声;他们不会看到每天经过的那棵树的枝丫上已经萌发了嫩芽或者绽放了小花、天上的云朵被风吹成了白象或者婴儿的模样、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昨天理发了而另一位同事穿上了新衣服;他们不会嗅到泥土和青草散发出的独特芳香、祖父家里陈年家具的味道、妈妈的厨房里特有的食物混杂的气息;他们不会觉察到自己和他人为什么快乐、悲伤、沮丧,更看不清自己的心智、情绪运作的模式。他们的生命如同朽木,存在与消亡并没有多大差别,他们从来没有感受到喜悦。

很多人都是觉知迟钝的人,任心智主宰自身的一切,视周围与心智无关的事物如无物,视这个精彩的世界中奇妙的一切为必然,觉得这个世界枯燥乏味,除了心智要求我们追求的那点东西。就像走在纽约街头的一些人,他们听不到鸟叫声、孩子的笑声和柳叶上的微风声,但百米外的一枚硬币跌落在地板上的清脆声音,他们听得一清二楚。当然,我们可以有很多借口来否认以上观点。我们每天压力都很大,工作都非常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事物的变化,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要关注股市行情,我们要看政治军事方面的新闻,我们要关心工作上各方面的琐碎的事情,这些都是心智想出的借口。

我们用心智获得各种信息,像一台计算机一样思维严谨逻辑缜密地计算着一切,我们忘了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在我们计算着的时候,生命正在不断地走向枯萎,而当我们记起这一切的时候,又是如此的焦虑和悲伤。然而,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浪费生命而悲伤,仅仅是因为生命如此之短。我们的悲伤依然是觉知迟钝的表现,喜悦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占有而不分享的人,会让喜悦的花儿失去土壤

我们在这地球上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还没学到如何分享——即使已经过了好几千年。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孤离感是人们最常有的感受,我们有无话不谈、心灵相通的朋友,有嘘寒问暖、骨肉相连的亲人,有给我们无微不至关怀的爱人,可是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常常体会到强烈的孤离感。我们感到自己不仅是孤独的,更是与这个世界分离的,我们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接纳,也没有和身边的人融为一体,我们缺少那种由内而生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

每个人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身体与他人的身体无法共享也是客观事实,但从更高的角度看,我们与宇宙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在承认整体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限度地接受部分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心智时时不忘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接近他人、靠近自然,但“我”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整体,更不属于“他们”。这种认识让我们与整个世界之间产生了一道鸿沟,让我们自私地占有了自己、愚蠢地脱离了世界,让我们有了孤离感与失落感,无法觉察到内在的喜悦,甚至以为喜悦是无从寻觅的,于是在外界占有更多以获得快乐,造成喜悦的幻觉。

我们与他人谈论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谈论宗教和信仰,但我们依然有孤离感,因为我们交流的不过是心智的反应模式。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交流,不过是观念之间的交流罢了,根本无法触及内在。我们交流的结果是换来他人的反应模式并转化为自己的,心智为我们增添了新的反应模式而释放出快乐,让我们有了喜悦的幻觉。然而这种幻觉不会长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孤立于大陆的小岛,我们的交流不是分享,而是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是为了占有。

这种占有包括两个层面的占有,一个是物质资源的占有,一个则是观念的占有,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做财富和知识。我们为自己获得了财富或知识而感到快乐,而在快乐之后,孤离感、失落感随之而来,造成痛苦情绪的蔓延,逼迫我们继续以占有的方式去获得快乐这种毒品,以满足我们的心智。

分享则与占有完全不同。不过,很多乐善好施的人慷慨地把自己的财富分享出去,很多博学多才的人慷慨地把自己的学问分享出去,可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孤离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分享依然是心智层面的分享,不是心灵的分享,他们的分享是为了回报,包括声望、地位或者感激,等等。带着期望对方感激或回报的目的去分享,不是真正的分享,而是另一种方式的占有罢了。

真正的分享,在于脱离心智的主宰,建立在了解我们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我们与所有的一切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我们作为一个个体与整个世界分享我们的感受,从分享中更了解世界、觉察自己。只是,心智的牢笼竟是如此坚固,以至于那么多人经过整个生命的历程中都没有走出去,他们的心智一直在寻求占有,无法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喜悦之花因为没有土壤而无法开放。

负面情绪是一堵厚厚的墙,让心灵听不见喜悦

身体会对人的思想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就是情绪。情绪把能量反馈给创造它的思想。这就是思想和情绪的恶性循环,创造了更多情绪化的思考及情绪化的杜撰故事。

——埃克哈特·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