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14101900000025

第25章 让生活遵循内在的轨迹(1)

有少数人不会投射心智制造的形象到外界。他们是触摸到了真实的自己的人,从不掩饰和假装什么,只是简单地做自己,他们是真的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改变的人。他们做什么都会获得力量,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和整体的目的一致的。他们只是单纯地活在当下:简单、自然、不做作,无论谁和他们接触都会感受到他们内在的、真实心灵的力量。

生命自开始起,就没有任何预定的意义

生命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是来自上帝的最伟大的礼物。上帝给你生命,是要你创造生命的意义。

——尼尔·唐纳德·瓦尔施

许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自己带着意义与使命,我们此生的任务不过是寻找、学习或揭开这个意义,直到某一天,我们终于发现了它,然后我们开始遵循着这个意义而生活。甚至有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便被教导和灌输了生命的意义,然后被动地接受了它。可是,我们的生命真的有预定的意义吗?

比如,一个人在未出生时,就被父母定好了日后的发展方向,他带着这样的期许出生、长大,直至走上父母预定的道路。一切看上去很顺利,可是他也许会疑惑于此,他会隐约地觉得,如果生命只是完成一项预定的意义,与牵线木偶有何不同?他的心灵也许并不认同这样的选择,可是他并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生命的意义不会被任何人或组织赋予——自出生起,我们面临亲朋好友的期望、整个社会的压力,也许还有各类组织与宗教的要求,但这些都不是生命本身的意义,我们不为任何他人预定的意义而活。

事实上,生命本身并没有预定的意义,它是来自宇宙最伟大的礼物。

这份礼物就像一本空白的书,宇宙并没有在这本生命之书上描绘其应有的什么意义,因为它应当是一本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写的书,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要选择怎样的意义。

有些宗教告诉信众,只有它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其他人都不知道。甚至有宗教宣称它们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只需要按照宗教的指示和要求去生活就能够取悦某个高高在上的神灵,然后被拯救。如若不然,我们就会被送入地狱尝尽痛苦。如果真有神灵,他会做得这么差吗?

宇宙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人生的目的,而并不剥夺我们自己创造目的的自由,让我们完全地享有生命的所有功能。通过对生命意义的创造,你也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是谁,以及你将会是谁。你的人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宇宙期待着你赋予自己的生命一个存在的理由,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确定生活的目标。

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你要确定什么样的目标?这些问题你早已想过,答案早已埋藏在你的心中,只是你不愿意去“知道”它,因为你不相信自己知道它。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不是知道,而在于,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你给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

放下角色与面具,做好需要做的事

当我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取或回避什么的时候,通常会扮演一些角色来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想在物质上有所获,或是追求权力感、优越感或特殊感以及其他形式的满足——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艾克哈特·托利

我们总是无法单纯地活着,总是扮演着这样那样的角色。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够单纯,仅仅是为了行动本身,而不是用来保护、加强或是顺从我们角色的身份认同的话,那么无论做什么,我们的力量都会非常强大。每个人要学习的生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做好我们需要做的事,但是不要让它成为我们所认同的一个角色的需求。

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儿子或女儿、父亲或母亲、成功人士、正义使者等,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们的心智虚构出的自我感。通过这种自我感,所有的事都变成是针对这个虚妄的“我”的。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看似站在高处的人,那些政客、公众人物、商业和宗教领袖,除少数几个特立独行的例外,大部分都完全认同自己的角色。他们也许被视为重要人物,但其实也都是心智产生的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这个游戏非常重要,却不知道自己实际上还是缺乏真正的目的。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它不过是“一个白痴诉说的故事,充满了噪音和愤怒,无足轻重”。如果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我”有什么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制造出世间的各种痛苦。而尽管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我”创造的,但它们最终也会毁灭“我”。“我”创造出的痛苦是如此的强烈,强烈到“我”无法承受时,“我”便消失了。“我”的消失有两种方式:死亡与心灵的觉醒。

在这个不同角色参演的世界中,有少数人不会投射心智制造的形象到外界。他们是触摸到了真实的自己的人,从不掩饰和假装什么,只是简单地做自己,不会妄自尊大。他们是如此的出类拔萃,是真的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改变的人。他们做什么都会获得力量,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和整体的目的一致的。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们所做出的那些事情所产生的影响。然而他们只是单纯地活在当下:简单、自然、不做作,无论谁和他们接触都会感受到他们的内在的、真实心灵的力量。

当我们不扮演角色时,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受到心智的干预,也就没有保护或是强化那个虚妄的“我”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行动会有更大的力量。我们完全是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也是最有力量、最有效率的。但是,不要带着任何期望去做自己,那样的自己也是虚假的。真实的自己是自发的、不带有任何期望的自己,一旦我们试着想要成为特定的人物,我们就又在扮演一个角色了。在真正接受了“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也不期望做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放下角色与面具,做真实的自己。

生命会以自由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愿望

生命是很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生,一切都会如愿。

——克里希那穆提

愿望是什么?愿望不是心智所需,心智所需的是欲望,我们所说的愿望,是我们内心真实的一种表达。所有的愿望最终都归于自由,而欲望则是不自由的。当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愿望,就能够知道,生命总会以不同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愿望。

愿望产生于一颗自由的心,而自由是内在的感觉而不是外在的状态。野心勃勃的人放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自由的,而心灵自由的人即便在牢房里与狮子老虎一起关着,他的心也是自由的。自由是心灵得到智慧时的随心所欲与洞察一切,让我们拥有了知道自己是什么、在干什么的能力。自由就是了解到我们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是负责人的感受。自由是喜悦里最重要的成分,因为在任何地方,无论内在或者外在,只要我们感到自己落入陷阱或自己的权利被剥夺而失去自由时,就将无法体验到喜悦。

一个学生曾经问克里希那穆提,自己的父亲反对他成为一个工程师,可是他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他内心真实的声音,这是他的愿望,他该如何做。克里希那穆提回答他,生命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经历,它总是会以自由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愿望。一旦我们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自然就有许多事情发生,让我们一切如愿。但是如果我们害怕尝试,只因为父亲可能把我们赶出家门或者其他什么的,那么我们就输了。事实上,那些因为恐惧而屈服于别人需求的人永远不可能如愿。

当我们真正地明白心中的愿望,告诉自己“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要去追求”,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碰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内心明白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只是个模仿者,这就是生命的神奇。

大多数的人都害怕与众不同,我们期望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同,因此我们更容易向所谓的“现实”低头,当我们低下头时,这所谓的现实才真正成了现实。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妨想想“如果一定要坚持下去,我要怎么办”。事实上,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会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来帮助我们。只要坚持不向所谓的“命运”低头,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而生命就会让我们如愿以偿。

生物学上有个词汇叫做“变异”,说的就是一种生物的基因突然发生变化,从此变得跟其他同类生物不一样。如果我们看到花园里有一朵变异的花,我们往往会非常开心,因而给它更多的关照。生命也是如此,如果坚持我们的愿望,坚持去做一朵变异的花儿,不屈从于现实,我们的环境就会发生变化,生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或许不会喜欢它出现的形式,那可能是悲惨、挣扎与饥饿,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着迎接生命的赐予,我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够达成。

当心灵开始觉察,每个职业都正确

正确的职业不能因循传统、贪婪、野心。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地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我们就能够找到正确的职业。光是理智上决心寻找正确的职业没有用,正确的职业来自重生,来自心的改变。

——克里希那穆提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人际关系是互相冲突的,没有办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此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可是即使换了工作,他们仍然会觉得这两者无法协调好。在工作中,惩罚如伤害做事随便、效率低下的人看上去好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付出人际关系的代价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人曾经在朋友的带领下去听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结果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告诉克里希那穆提,自己是某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者,每天都很早去上班,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他对待下属虽然有些严苛,在他看来却是必要的,几乎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缺点,批评是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进步,他觉得他们应该能理解他的用心。他内心很想和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下属们似乎因为工作的缘故刻意地疏远他,这让他很不快乐,他一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个困惑,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的职业大部分都是因循传统或者出于贪婪或野心而来的。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总是显得很无情,争强斗胜、狡猾,极度防卫。只要我们不如别人,就感到心有不甘,我们像一架贪婪的机器,只为自己的地位和野心挣扎着,然而野心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的职业永远不会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而人际关系却不一样,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是情感、体贴、调适、修正自己、退让。人际关系是我们获得快乐的环境,而不是我们征服他人的环境。我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学会谦卑的温柔、不支配他人、不占有,这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一种广阔深刻的了解。

舍弃人际关系而追求成功的人,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从工作上面得到的东西,如金钱、权利、地位、声望等,对于工作本身和工作的结果其实是不在意的。同事是帮助自己成功的工具,因此效率低下的人要受到伤害。

麻木无情、充满贪婪、野心勃勃地在工作中追求地位与利益的同时,还想得到体贴、温柔、慈爱、轻松的人际关系,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发现自己和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一点无法在一味地追求成功中获得。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们在工作中已经过度地发展了理智,却失去了深刻而清晰的感受。我们则重于理智的追求,由此变得僵硬和迟钝,没有觉察到贪婪无情的工作每天都在引发战争,造成着现代文明里时时发生的野蛮。

爱与野心、欺诈与清明、慈悲与战争,这些都不可能和谐地融为一体。只要职业和人际关系背道而驰,冲突和痛苦就会无休无止,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寻找何种途径都是无效的,因为我们没有超越传统思维的二元对立。凡是从二元对立的内部进行的改革都是退化,只有超越它,才有内心真正的平安。

对于那位中层管理者来说,他应该做的事情是物质以外的事情。如果他懂得了这些,也许他该做的就是他一直在做的,只是内在状态会不一样。

满足于已知的人,心灵早已经死亡

一旦你更新自己的大脑,不再制造新的模式与习惯,不再落入模仿的窠臼时,你的心就会保持清新、年轻与天真,如此它才能拥有无穷的理解。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这么一件事情:一天早上,他看见有人抬了一具尸体去火葬,那具尸体是用紫红色的布裹住的,随着抬尸体的四个活人走动的韵律摇晃着。克里希那穆提由此感悟到了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发出感叹:满足于已知的人,心灵其实已经死亡。

我们的身体就像生活中其他的工具一样,都是有着寿命的。一双鞋、一支笔都有废弃掉的时候,当它们的功能无法满足我们时,我们自然就废弃它们了。我们的身体也一样,迟早会满足不了让我们生存下去的条件,这意味着死亡。然而在这之前,大部分人的心灵早就死亡了。身体的老化是因为我们经常消耗它,疾病、意外事件、老化、不健康的食物及不好的遗传,这些都是使身体衰败而走向死亡的因素,可是心灵为什么会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