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14100900000031

第31章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世上能做到像洞山禅师一样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乐意听到别人的赞美而非批评。有名声的人振臂一呼,万人云集,那种成就感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的。所以,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声终其一生不断努力,有人为了名声去做许多本不用做的事。比如,有人做慈善求名,有人挑战极限求名,还有人靠推销自己求名。

人们为名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失去自我,却忘了去分辨真名声与假名声、好名声与虚名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求了一辈子,最终只换来一生的伪饰和不自由。

真正的好名声,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却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

好名声不用拒绝,虚名也不要留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好,以此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沉浸在有名无实的自我满足之中。

名利有代价,看得淡才得解脱

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也要付出掉入陷阱的代价。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人性丛林中伏设了不少名利的陷阱,有时候,一个人为了名利,往往会不顾一切跳入陷阱,结果名利反而离他而去。名利,就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而没有出来的门。好名之人必将被名枷捆绑,好利之人也会被利锁缚住。

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然后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有一位禅师说过:“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争名夺利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摆脱名利等外物的束缚,我们才能体会心无所碍的境界。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考虑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两人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让几个僧人将他抬了回去。

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向崖顶攀爬,结果也是屡爬屡摔。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后,便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回到崖底,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这一切。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懦,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这个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一个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另寻出路,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等看得很淡泊,就能够达到精神的超脱、洒脱的境界。

想要淡泊名利,摆脱名利的束缚,先要看透名利。要做到“名利不入心”,需做到三点:

一、荣辱一样达观。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

二、以智慧应对名利无常。世间万事都是无常,名利也不例外。拥有名利时要靠智慧来处理,才能看得淡,不为名利所累;失去时也要靠智慧来应对,才能看得破,不为失去的名利所苦。

三、用分享克制追名逐利的欲望。得到名利后,不应想着得到更多,而应与人分享。分享能带来满足感,而一味地追逐欲望只会使人越来越不满足。

古时圣贤一向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的道理,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古语有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得很淡、很轻,才能不被名利等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

名利如井,易进难出

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欢喜。

古人云:“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为了求名,相互倾轧,而人的智识就成了斗争的工具。千百年来,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而发奋苦读,除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便是为了在官场赚取名利,光耀门楣,扬名天下。但是,人不能为了求名、为了好胜而求知识,因为名心和利心都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

人最高的道德,应该把“名心”抹平,但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争强好胜,满足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荣,故步自封。《法句譬喻经》中记载:

佛陀时代,有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天资聪颖,只要是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后来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于是,他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的才艺无人能及,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百世。

就这样,年轻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到处展示自己独步天下的技艺,未逢敌手。从此,年轻人傲慢之心炽盛,认为自己天下第一。

这天,一位比丘手持锡杖来到年轻人面前。由于年轻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他便好奇地询问:“你是什么人?手上拿的是什么法器,为何装扮与常人不同?”

比丘答:“我乃调御自身之人。”

年轻人问:“什么是调御自身呢?”

此时,比丘说了一首偈子:“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说完,比丘飞至空中,原来他乃是佛陀化身。此时佛陀在虚空中展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光普现,朗照天地。

接着,佛陀回到地面对年轻人说:“因为历劫修行,调御自身,我才能有如此神通。”年轻人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向佛陀请教调御自身的要领。

于是佛陀便对他开示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种禅定境界、三种解脱法门等殊胜妙法,并说明制弓、驾船、建屋等技术都只是虚华不实、有生有灭的东西,若让自己沉溺其中,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年轻人凝神倾听,豁然领悟,遂发心出家修行。

资质过人的年轻人为了争强斗胜,身陷名利牢笼,幸得佛陀开示,才不致迷失自己。

但对多数人来说,名利心产生容易,摆脱难。有一个寓言说,两只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骄阳晒干,鸟择林而栖,蛙择水而居。一只蛙看见一口井,高兴道:“哈!水井!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呢!”另一只蛙道:“哼!现在住进去当然很好,问题是将来怎么出来?”世上被名利所困的人正如那只想跳入井里的蛙一样,可只身困在名利场,跳入容易抽身难。如果想尽快解脱,有时候抹平名利心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