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14099800000030

第30章 生与死(3)

既然我们不能获得死亡后的体验,那么我们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去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终结所有的记忆,包括已经累积、储存的记忆以及我们在其中寻找安全、幸福的记忆,抛弃我们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而建构的形象,这样每一次的结束和抛弃都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接触和觉知。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当今天走到尽头,它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必须现在就了解死亡,而不是明天。也就是说,每天都死去,以便来日就有重生的可能。只有此时,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才会了解死亡。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在自由中就会产生一种既有死亡又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那永恒的创造。

不要苛求死亡之外的真理

死亡是一种事实,不可逃避,无论你怎样挣扎,死亡都将来到。但是,你一定想要知道死亡之外的真理吗?

——《生与死的冥想》

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这也是对真理最通俗的描述。但是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是否能够寻找到那些永恒的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吗?如果它是,那么它就落入时间的范畴了,永恒的意思是指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到将来,这个被称作“真理”的东西都保持一个样子而不会改变。我们说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这句话意味着这样东西是持续不断的。我们认为真理是美的,它的美就在于我们必须每一刻都自发地觉察它,而不是延续旧有的记忆。一个被记住的真理其实是腐朽的东西,腐朽的东西怎么可能美呢?

真理不是陈旧的、腐朽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是过去经验或知识的累积和延续。虽然每一次我们察觉真理时,它总是以相同的面目出现,但事实上真理必须在每一刹那中被察觉,因为它是活的东西,它永远都是不一样的。真理不是理论,更别说真理在我们心中及其他事物上都是永恒的,这种理论是惧怕死亡的人所发明的自我安慰而已。事实上,真理就是生命,生命是恒常的,我们必须在每一刹那、每一天中去发现真理。

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是真理,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每一刻当下的生活中挖掘真理的存在。每天的生活都是活生生的,今天不是过去的延续,现在也不是将来的开始。我们的每一天都必须死去,这样才能够获得重生。不管我们能够生活多长时间,我们都只能享有那不可延续的现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生活就像一个山坡。眼望着坡顶往上爬,心里会觉得很高兴,但一旦登上峰顶,马上就会发现,下坡路就在眼前,路走完了,死亡也就来了。在上坡和下坡的过程中,沿途的风景都是随时随地变化的。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在向真理迎面走去。

生命是要亲自去发现的东西,吃饭、穿衣、睡觉、性,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娱乐和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些乏味的、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不是生命的真相。只有当生命被清楚地看作是在慢慢死亡时,生命才是生命。死亡并不仅仅指的是大脑停止了思考、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流动都是死亡的一种形式。没有谁否认过去已经消亡的事实,因此,每一个当下的死亡即是真理。

真的东西才能被称为真理。诚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是什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说是什么,这是假的;是什么说是什么,不是什么则说不是什么,这是真的。”只有真的事物才有成为真理的可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唯有一件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真实的,那就是死亡。死亡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是真真切切的,它不会表现为虚张声势,也不会矫揉造作。因此,对于有生命的我们而言,唯一存在的真理就是死亡。

真理是不能轻易知道的,它只能被觉知。如果一个人说他什么都知道了,那么他已经是个死人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还不真正知道什么,而一直在发现与了解,他不急于寻找终点,也不想达到什么或变成什么,这种人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人生就是真理。也就是说,假若我们要觉知真理,我们就必须把已经接触到的哲学、宗教、习俗、种族禁忌及其他一切都放下,因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生命。如果我们被这些东西束缚,我们就永远无法发现生命的真相。

无畏无惧,生死无分别

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我们把它们分裂开来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不知道生是什么,我们又怎么能了解死亡呢?

——《生命的注释——思考从结论开始吗》

有一个希腊谚语说,人是一个水泡,后来它发展并具体化了。整个世界是一场风暴,一代一代人的出现,就像从降雨的天帝那里,从上帝那里,从天上的露珠,从人的一滴泪,从大自然和神意那里,落下的水泡。有的立刻沉入洪水当中,被水淹没;有的飘在水面浮浮沉沉,又突然消失;那些在水面上活得最久的则不停地动荡,彷徨不安,最后被云端落下的大雨点击碎。然而这些对水泡来说并非什么大的变化,因为它们来到世界上不为其他,只是为了能死去才出生。

人也莫不如此,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们就像朝菌一样来到世上,不一刻就把菌头伸向上空,和同类相伴而生,又过了一会儿就变成了泥土,消失在世界上。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死亡,我们一天天活着,其实就是在一天天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仅一步之遥。

生是合理的,那么死亦是合理的。虽然我们知道生命终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落、死亡,我们都必定要死去,但是并不因为死是合理的我们就能够平息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不是吗?我们的存在永远都被死亡那一块阴影笼罩着,挥之不去。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我们害怕死后躺在棺材里面,鼻子里面沾满了土,自己将永远不能动弹地躺在一个地方;害怕死后再也不能看、不能听,不能接触到所爱的人;害怕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黑暗之中,而其他人却都在光明里面。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我们害怕活着的时候努力拥有的一切随着死亡将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活在痛苦和恐惧之中。

为什么我们从不畏惧生,而却恐惧死?我们为什么要把生与死分开?死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死与生、生与死,它们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把妒忌、愤怒、哀伤、孤独与快乐等情感称为生活,它们未尝不也可以被称为死亡。为什么要拉开它们之间的距离呢?我们可以接受老人死去,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年轻人因为意外或疾病而丧生时,我们会强烈抵触。我们会说这不公平,不应该这样。可见,我们总是把生与死分开。

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我们把它们分裂开来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不知道生是什么,我们又怎么能了解死亡呢?当一片叶子从树上坠落时,它有恐惧感吗?鸟儿对死亡有恐惧吗?它们只会专心地筑巢、觅食、繁殖、飞翔,因为那就是它们的生活,它们从来不去思考死亡的问题,所以它们从未恐惧死亡。

天堂的本质存在于生与死之中。庄子教过我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中有死,这意味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存观念。要结束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须与死亡接触,必须真实地去感受死亡那种状态,否则就不会停止恐惧。如果我们是清明的,我们就会寻找死亡的意义是什么。这不是一种病态的欲望,因为或许通过死亡,我们将会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