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14097400000032

第32章 爱的代价有多重——婚恋中的经济学(3)

再次,男女结识成本低。人们的结识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这也是现代男女喜欢采用同居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原因。认识的成本低,所以认识得快,熟悉得快,分手更快。认识和熟悉的成本不过是一餐便饭、一次聚会或者是一次网上聊天……因为在一起容易,彼此也就不够珍惜。这种条件下双方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同居。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社会的进步,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观念已经在现代人的头脑里日益淡化,这些已经不是男女在一起的目的,其目的是追求快乐、愉悦。没有孩子的拖累,两个人不需要承诺,处得好就在一起,处不好就分手。

还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人们对同居现象越来越宽容了。

哲学家说,存在即合理。事实上,这是理性经济人的一种理智选择,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人们付出的机会成本低,相对来说,收益就要更高一些。

同居剥离了夫妻名分、财产关系、子女关系等很多东西,留下的似乎只有爱与性。经济学家对性行为有过非常精彩的分析。

性行为是一种珍贵的衡缺资源,性别就是成本,这成本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和效益,或者倒赔,取决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有需求,有供应,有风险,有收益,还要计算投入产出比。性行为是有成本的,在决定性选择之前,双方需要有理性的思考,是否能预见并能负担起这些成本,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性行为的后果;还要考虑使用减少负面结果的手段,比如安全套避免意外怀孕和感染性病、艾滋病。世间没有免费的性事,做爱是参与者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效应”的人生体验,要达到理想境界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双方不能逃避应负的责任,二是彼此都要明白身兼施受双重角色。也就是说,性行为的伙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标,这种特性使性爱和一般日常活动,尤其是商业交易不同。性行为与生俱来,但具有强烈的理性成分,比如艾滋病令人们在性爱方面较为谨慎。

性行为也成为结婚的一个主要原因。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薛兆丰说婚姻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另外,婚姻中的性行为具有更多的优势,即少了更多的成本。优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成本小,没结婚的两个人需要两张床,结了婚就只需要一张;二是性价比高,不用冒着危险去搜集一些色情图片、网站来满足私欲,因为这些可以在婚姻体制内得到满足。

性行为能产生“效用”,与普通商品或服务没有分别,这等于说,绝对理性的人,其性需求的数量与价格成反比。经济学家屠洛克认为妓女经营生意一定不能忽视这条原理,要想多接客就得价格合理。

娼妓这种“最古老行业”之所以能够在政府禁止下(娼妓合法化的国家不多)蓬勃发展,是因为需求永远存在;娼妓一旦获政府颁发符合卫生条件证书及商业牌照,嫖客的成本大为减轻,也就大大强化她们相对于非妓女(情人、女朋友及妻子)的竞争地位。

上面的分析是在把爱情、浪漫和道德从性行为中抽离,同时以不包含价值判断成分实证经济学视角下的观点,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

谁来做家务——比较优势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夫妻之间的分工严格而明确,在生产劳动中,丈夫为支柱,而在家务劳动中,妻子为主力,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至今也没有太多的改变。

据统计,在我国的城市家庭中用于家务劳动的日平均时间里,女性居民至少要比男性居民多劳动近两个半小时。但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女性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她们根本无法承担全部的家务。有人开始思考:这种传统的分工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是根据人们的生理特征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吗?男子就不能做家务吗?

我们不妨用经济学中的原理来看一下。根据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倘若某人在从事一种劳务的时候,其机会成本低于其他人从事此项劳务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他在从事该劳务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此外,和比较优势相对照还有一个绝对优势。下面的例子能形象地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村子里有一个鞋匠一个裁缝,本来两人关系不错,鞋匠要穿衣服了就会去找裁缝,而裁缝需要换一双鞋子就会去找鞋匠,两人分工明确,互惠互利。然而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两人吵了架谁也不理谁。鞋匠自己做衣服,费了布,不合身;裁缝自己做鞋子,费时间,不合脚。两人感到这样下去对谁也没好处,找了个机会和解了。以后裁缝穿鞋子找鞋匠,鞋匠穿衣服找裁缝,大家都方便。

这个故事中,鞋匠在制鞋方面有特长,拥有绝对优势;裁缝在制衣方面有特长,拥有绝对优势。他们各自生产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分工,然后用一部分产品交换,使双方都获益,这就是绝对优势原理。

又如某老板不仅管理水平高,而且打字速度快。因此他为了节省开支,没有配备打字员。后来,他感到,由于每天工作太忙,经常与客户见面,还要开会,很多文件需要打印,没有打字员不行,所以招了一名打字员。这是因为他的管理水平高于打字水平,拥有比较优势,而打字员打字水平高于管理水平,拥有比较优势,如果按照两人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分工,两人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如果用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原理来分析封建社会的男女分工,就会看到,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比较优势是存在的。因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封建社会,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太可能接触家务以外的活动,而丈夫要进行营生,维持家用,是家里的顶梁柱。相比而言,丈夫从事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高,而妻子的机会成本较低,所以这样的分工可以实现,每个人都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但那是在封建社会,人们被封建思想束缚,它并不能证明女性有某种生理上或天生从事家务的比较优势。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封建社会的这种思想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但社会现实已经改变,如今,不光男性要面临竞争、就业的压力,女性也要面对;不光男性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女性也有;不光男性中有能力超群之人,女性中也有,甚至有些女性比大多数男性还要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