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食话食说
14091400000010

第10章 当米其林走下神坛

在当今世界食坛,有一本小红书被美食爱好者们奉为圭臬,人人争先恐后,更有甚者以吃遍书中所有餐厅为追求。没错,这就是《米其林红色指南》,这本于114年前被失意于旅游指南的米其林兄弟在一怒之下改版而专注美食与住宿的小册子极大地推动了西方餐饮界的发展:能被收录就已是一份荣誉,而被评为星级则更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资本。

米其林餐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是“昂贵和高档”的代名词,但事实上米其林并不只有高档的星级餐厅,其中更多的是没有星级的普通餐馆;尤其是象征性价比的“必比登(Bib Gourmand)”餐厅以及在金融危机后推出的“20元以下菜单(Menu àMoins de 20?)",对于那些预算有限的读者都是绝不可错过的上佳之选。

米其林的星星之所以会如此受到追捧,一大重要原因便是其入选难度之高以及获奖比例之低,在成千上百家米其林餐厅中,能有幸得到星星的少之又少。可以说,在米其林评审的眼中,星级餐厅是餐厅中的精华。米其林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美食评审体系之巅,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其”星级“评定的权威性。

《米其林红色指南》对于其三个星级标准的描述如下:

一星餐厅:同类饮食中特别优秀;

二星餐厅:值得绕道前往就餐;

三星餐厅:值得为其专门设计旅程。

关于星级评定标准的描述或许看似略有些模棱两可,但事实上不同星级的餐厅之间的差距有如鸿沟般显著,下面简单地说一说我根据实际体验,对三个星级的标准的理解:一星级餐厅是顶级餐厅中的入门级,价格亲民,品质上乘而且稳定,厨师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一定的体现,但往往缺乏灵光一现,或可说是”看山是山“。二星级餐厅时常给人以”看山不是山“的感觉,菜色设计与众不同,品尝过程仿佛在看一场炫丽的魔术表演,但在整体设计、口味的平衡度、菜式的关联度、节奏的起伏感上偶尔会有些小瑕疵,始终未臻完美。三星级餐厅则是”看山还是山“的境界,给人以阅尽繁华、洗尽铅华之感,并拥有更加显著而独特的风格,菜品的设计并不盲目追求花样的炫丽,一切食材的组合都不是多余的,皆有清晰而巧妙的构思。

在星级餐厅用餐,品尝的似乎不只是食物,而是一件华美的艺术品,从外形上即追求精美绝伦、令人垂涎的食物是入选米其林星级餐厅的敲门砖;而逐渐这也成为它们共有的一种特定风格,或许可称之为”米其林风格“。”米其林风格“虽规范了高档西餐的品鉴标准,让西餐评判更为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却也大大地局限了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范围,那些味道卓越却不够注重精致程度的餐厅恐怕会被扣掉不少的分数,读者也因此错过了一些专注于风味的出色餐厅。

尽管《米其林红色指南》象征着美食评选的权威标准,它毕竟只是一本篇幅有限的旅游指南手册,自然也会有自己有意无意中忽视的地方。首先,一般情况下,可以正式用餐的餐厅才具备被收录进红宝书的资格,且环境亦不能太过糟糕,于是米其林选择性地略过了不少功能性的酒吧、咖啡馆、茶室等,至于食物品类相当有限的小吃店、摊位、甜品店、烘焙店等则更是极少被考虑,从而易使读者错过了不少同样卓越的特色美食。

另一方面,米其林对于食物或餐厅的品质有着统一而规范化的评价体系,这是评定餐厅是否有资格获得星级的衡量标准,但另一方面则大大淡化了《米其林红色指南》对于地方特色的关注度。以巴黎的百年老店Chartier为例,这是一家每晚都大排长龙、拼桌是家常便饭、手脚匆忙的服务员式是标配的餐厅,它被誉为巴黎人民的”大众食堂“,频频出现于各大旅游指南,每天都会有大量慕名而来的食客。尽管它的食物、环境和服务都远不足以使其获得米其林的垂青,但它无疑是极具特色的:菜单里清一色是最经典的法国家常菜,价格实惠,分量十足,味道虽不惊艳却也对得起价格。在这里,能够看到巴黎精致之外的另一面:不拘小节、热情。

因此,对于那些希望在旅途中品尝更多当地特色食物的游客而言,仅靠《米其林红色指南》推荐餐厅是不够的,还需从更多样化的渠道获取介绍和指引。如《米其林绿色指南》、《Lonely Planet》、《Food &Drink》等更为全面的旅游美食指南,地方旅游机构与餐厅的官方网站,”外国版的大众点评网“TripAdivsor.com等平台,乃至Google、Wikipedia等网络信息源,都能带来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帮助。通过收集和整合多种渠道、多种类型的信息,方能对一个地方的美食特色勾勒出全面而明晰的轮廓,美食之旅也才能真正地不虚此行。

除对于餐厅类型的限制外,米其林的评委们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作为一个起源、根植于法国,并主要面向欧美读者的美食指南,米其林在西餐评判上的极高造诣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米其林就是质量的保证。然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其林在亚洲食物上的认知却未必能受到同样的好评。《米其林红色指南·东京卷》就曾受到不少日本美食家、美食杂志、名厨的冷遇,乃至直言不讳地批评其破坏了日本料理的抽象艺术原则和菜肴的平衡感;而我有限的几次米其林中餐馆体验也同样不尽如人意,尽管味道并不糟糕,环境也干净整洁,但至于其究竟是否能衬得上米其林的高评价,却着实值得思考。

而即使是在米其林所擅长的西餐领域,星星数量也不是对食物品质的唯一评判标准,换言之,所谓”米其林星级“其实只是某一种特定风格而已,不应被直接视为顶级西餐的代名词。尽管在过去的米其林餐厅体验中也偶尔会有失望,但第一次真正清晰地产生这一想法是从观看一部叫《两个意大利吃货》的美食纪录片开始。这部纪录片让人从更人性的视角去了解意大利食物片,透过两位老大爷的眼睛,能看到寻常的意大利人喜欢什么、在传承什么、以及几十年间产生的变化是什么。不过这两位可爱的老大爷显然不太待见米其林餐厅,我对其中一集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们在探访完一家米其林星级餐厅,并对其食物失望而归后,在自家的院子里面烹调炖肉,大快朵颐——显然,相比摆盘精致却略显刻意做作的星级料理,他们更为热衷貌不惊人却富含人情味的家乡炖肉。星级料理所追求的就是一种精致,但这一份精致却未必能迎合所有食客的诉求,也不能够完全代表最高水准的饮食。

总而言之,《米其林红色指南》是一份具有绝对权威性的独立报告,它有着严谨、规范的评判体系和专业、尽责的评审,它珍惜自己的名声因而绝无偏私,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有质量的推荐名单。但与此同时,它亦在不少方面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若以此作为单一的参考标准,容易导致觅食之旅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与偏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米其林指南中选取适合、需要的部分,并与其他渠道的信息相结合,形成最优化的组合方案,能让旅途中的美食更多样性、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留下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