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衣食住行与中老年保健
14065700000025

第25章 常见中老年外科疾病

3.2.1胆囊和胆道疾病

中老年人的胆囊和胆道疾病也极为常见,包括急性胆囊、胆管炎,胆囊、胆道、胆总管结石,蛔虫阻塞等。

国内资料表明,中老年人的胆囊、胆道结石发病率为7.2%~10.5%,占急腹症的9.41%。

1.病因

胆囊、胆道疾病的发生多与胆道感染和寄生虫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三种情况为: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炎症、结石症和肿瘤。发生于胆囊、肝胆管炎症的原因常见为寄生虫从十二指肠逆行至胆总管和肝管,将肠腔内大量细菌带入肝胆管、胆囊内引起炎症,另外,也随血播散而至。如蛔虫卵和蛔虫尸体停留在胆囊或肝胆管内而形成结石。在胆石症患者的结石中发现虫卵、虫体就是有力的证据。另外,一些人胆汁中有较高胆固醇含量,形成的胆固醇结石也较为常见。常常为炎症与结石并存,结石引发胆管阻塞,组织水肿产生炎症,炎症导致组织增厚纤维化,管腔狭窄变型,胆囊内结石嵌顿引发绞痛,胆囊积液或坏疽甚至穿孔。经过数次炎症后,胆囊壁增厚、瘢痕化、形成萎缩性胆囊炎,某些病例胆囊内装满了结石失去了功能。一些病人表现为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常堵塞左右肝管,出现寒战、发热、黄疸及上腹痛。导致结石形成的原因为胆汁的淤积,胆汁的浓缩,胆盐的沉着,胆道、胆囊的异常也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临床表现

胆囊、胆道结石、炎症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病情的轻重取决于细菌感染的程度,结石梗阻是否完全以及病变的范围和并发症的种类等。

典型的主要症状为:

(1)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并有寒战、发热、黄疸表现。

(2)大多有恶心、呕吐、全身乏力、食欲差。

(3)右上腹可扪及肿大的胆囊、触痛明显。

(4)有肝内或肝胆管结石阻塞者可有肝肿大、触痛、叩痛明显。

(5)B超或CT检查,可见结石、肿大的胆囊和肝脏等情况。

(6)血象检查,多有白细胞升高,中性白细胞增高为主。

(7)症状重者可有休克、肝功能等的损害。

(8)中、老年病人往往出现休克、昏迷等中毒症状。

3.预防和治疗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防止蛔虫卵食入,产生肠蛔虫症。

(2)养成吃早餐习惯,不吃早餐可使胆囊及胆道内胆汁浓缩储蓄,易产生结石。

(3)中医中药:有消炎利胆排石作用的中药有金钱草、大青叶、广木香等组成排石汤。也可加针灸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刺激增加胆汁分泌与排泄,达到消炎利胆排石目的。

(4)手术:对于有结石、梗阻其他方法排石有困难者采用手术切开取石或胆囊摘除。

(5)抗生素的应用:一般选用喹喏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类如头孢拉啶、头孢派酮、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效果较好。

3.2.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在中老年男性中发病率极高,据报道,50岁以上的男性有40%,患病80岁以上的男性有90%的前列腺组织出现增生性改变。

1.病因

前列腺肥大的原因至今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需具备正常睾丸和老年两个条件,人至老年各种腺体趋于萎缩,唯独前列腺增生肥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增生肥大是长期生殖器官充血造成的,可能与频繁的性生活有关,加上吸烟、饮酒导致前列腺充血或前列腺感染炎症导致增生。

2.临床表现

一般多在40~50岁后,常起病缓,逐渐加重,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为早期症状、夜尿增多为主。由于腺体增生使尿道受压,常表现为尿线变细,尿程变长,淋滴,尿不干净,膀胱残留尿。如梗阻进一步加重,须增腹压以帮助排尿。当夜间入睡后盆底肌松弛可出现遗尿现象。其他还有些症状如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

3.预防和治疗

(1)戒烟、限酒、多饮水。

(2)保持适度的性生活,尽量减少充血次数。

(3)多吃大豆类食品,其中含有的类雌激素成分可阻碍睾酮对前列腺的副作用。

(4)多食西红柿和含锌类食品,可以减少增生,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5)药物:有一定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哌唑嗪、高特灵、利普安、保列治、前列康、尿通灵等。

(6)手术或激光、射频治疗对症状严重,发生梗阻者适用手术等治疗。

3.2.3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所致各种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资料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25%,60岁则高达50%,70岁以后几乎是100%。

1.病因

(1)颈椎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多于20岁后开始,且随增龄而渐加重。早期为纤维组织的透明变性,纤维增粗和排列紊乱,继而出现裂纹或断裂,并出现裂隙;髓核于25岁以后出现退行改变,早期为水分脱失和吸收功能减退,体积减小,后由纤维组织取代;软骨板退行性改变出现较晚。当软骨板变薄变性时,其体液交换作用减少,滋养作用减退消失,从而加剧了纤维环和髓核的老化;椎间盘变性,造成椎体关节松动,使韧带椎间盘间隙形成,可造成局部微血管撕裂出血形成血肿;成纤维细胞长入血肿形成肉芽肿,进一步钙盐沉着机化,最后形成突向椎体前缘的骨刺。

(2)慢性劳损:睡眠体位不当。人的一生有1/4~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休息状态下的大脑不能及时调整体位,必然造成椎旁肌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坐位,长期处于一种低头工作状态,使颈椎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椎间韧带受牵拉过久充血水肿产生炎症,最终出现椎间关节不平整;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训练方式,如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导致劳损;头颈部外伤,对颈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发育性椎管狭窄和颈椎先天性畸形:近年来已经明确颈椎椎管的内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对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常健康检查中,颈椎骨畸形约占5%,颈椎病患者颈椎、椎管畸形检出率较正常人高1倍以上。

颈椎病是一种退变性疾病,当人体停止生长时,退行性变就开始了,这就意味着椎体从发育到成熟,再由成熟到衰老的过程。颈椎病起源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否发病取于椎管状态。一个椎管狭窄者,当退行性变的髓核突出椎管,并超过了所容许的最大代偿限度时,就易出现症状。在以后的过程中主要取决于各种致病因素的演变,如突出的髓核不断增大,椎间关节及后小关节逐渐稳造成松动,变位及继发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的血肿及纤维化、骨化并形成骨刺以及韧带肥厚等,在某一阶段上述致病因素突然超过椎管内平衡,症状随之出现或加重。

2.临床表现

(1)颈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最为常见,多见于青壮年,少数在45岁以后首次发病。以颈部酸、痛、胀不适为主要症状,可伴有病侧上肢短暂感觉异常。颈部自然伸直时,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刺突间及两侧可有压痛。颈椎X光片显示颈部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侧位动力性片显示椎间隙松动及梯形变,CT及MRI可无异常表现。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根性疼痛最多见,其范围及受累椎节的脊神经分布区一致。以麻木、过敏、感觉减弱为多。神经根受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以后出现肌张力减弱、肌萎缩。腱反射先表现活跃,后减退或消失。X光片可见生理曲线变形,椎间孔狭窄及颈椎增生等异常。

(3)脊髓型颈椎病:以椎体束征为主要特征,先表现为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后出现跛行、跌倒及束胸感。体查可见反射亢进,踝或膝阵挛及肌肉萎缩等椎体束征,后期出现典型的痉挛性瘫痪,肢体麻木主要与脊髓丘脑束受累有关。生理反射异常视病变波及脊髓的节段不同而定,各种生理反射早期多亢进,后期减少或消失,其中以Hoffmann征及掌颊反射阳性率高,其次是踝、髌阵挛等。X光片见椎管矢径小,80%以上椎体后缘有明显骨刺。

(4)动脉型颈椎病: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为主。偏头痛: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迷路症状: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前庭症状:表现为眩晕、记忆力减退、视力障碍、发音障碍及跌倒。X光片有颈椎增生、椎间孔狭小,椎节不稳及椎骨畸形等表现。

3.预防和治疗

(1)适当做一些颈部保健操,避免慢性颈椎劳损,经常活动改变头颈部姿势。

(2)枕头宜软、宜矮,忌高忌硬。高枕使颈部关节、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牵拉状态,过度疲劳,产生损伤,加速其退行性变化。

(3)避免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该类药物可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促使椎骨疏松,骨刺及椎间盘脱出。

(4)对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物理疗法、牵引、针灸,轻手法按摩,其中牵引效果显著。药物治疗可选择消炎镇痛药:消炎痛,萘普生、布洛芬等。维生素类如B?、维生素B??,血管扩张药:脑益嗪,氟桂利嗪,丹参片等。为巩固疗效,可用颈托和围领。当症状缓解后,应坚持每日做颈部运动,低头伏案工作者,应在工作1~1.5小时后,活动颈部10分钟。

(5)对脊髓型颈椎病均应考虑做手术减压。手术方法是把左右椎板像双扇门样打开,扩大椎管。椎动脉型保守治疗不好转,造影证实有椎动脉受压,可考虑前路横突部分切除减压。

一旦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必须采取围领保护,行走时要小心,避免摔倒,本型不宜做手法推拿,按摩等治疗。否则容易发生截瘫或加重病情。

3.2.4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尤其是营养饮食行为不当等引起骨矿物质成分减少,主要是钙和蛋白质基质的减少,使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改变,使其正常荷载功能变化,极易发生骨折,并伴有周身疼痛,体态变形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长长了,重量增加了,主要是钙、磷和蛋白质的增加。30~39岁年龄段是骨骼中钙、磷储备的高峰期。40岁以上,骨骼的皮层变薄,骨内小梁变稀疏,骨质因此变脆。

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约有2500万。因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人数众多,医疗开支巨大,给社会、家庭和病人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已成为世界性保健的重点工作。

1.病因

骨质疏松的原因比较复杂,这是因为体内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有些环节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给骨质疏松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比较肯定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钙、磷的丢失与饮食行为有密切关系:骨骼的成分主要是钙、磷、蛋白质,要靠食物供给。成人全身钙约1~2公斤,99%在骨骼中。每天从尿、粪便汗液中丢失的钙约为40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至少要补充800毫克钙,才能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儿童、孕妇、产妇和中老年人由生理变化需要每天补充1000~2000毫克钙。

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每天摄入的钙仅为400~500毫克,加上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所以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机体就会动用骨骼(钙库)中的钙来保证血钙水平的稳定。中年老人骨中的钙进得少出得多,骨质变薄变脆,稍有不慎,骨折就会发生。

磷是骨骼坚硬度的必须元素,成年人每公斤体重含磷10~13克,其中80%~85%在骨骼内。大量食用含糖食品可增加磷排出,使血磷下降,磷减少又可影响钙的利用。

维生素D是通过对肠道、骨骼和肾脏作用来加强钙的吸收和转运的。经常接受日光照射的人,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D,但有些老年人很少到户外活动,这就影响了钙的吸收利用。其次过量摄入蛋白质,也可增加钙的排泄,减少骨内钙的存留。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可加速骨骼中钙、磷的丢失。

(2)一些疾病可以影响钙的吸收:如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糖尿病、肾脏疾病都可影响钙的吸收。

(3)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促使骨质疏松的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调查发现,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在50岁以后发病率骤然上升,约为男性的3倍,女性发病比男性早10年。

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细胞,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刺激骨骼生长作用。成骨细胞能利用蛋白质合成骨骼的基质,该物质和钙、磷结合才能形成坚硬的骨骼。所以,雌激素是骨骼坚硬度的保护因子。

妇女绝经后5年内,骨钙减少速度突然加快,平均每年丢失2%~5%。

2.预防和治疗

(1)合理的饮食合理的营养饮食在40岁以前是为了增加钙的储备,中老年人是为了防止钙的丢失。目的方法包括:防止肥胖和消瘦;蛋白质摄入要适宜,蛋白质不足和过量都可增加钙的排泄;食入过多纤维也增加钙的丢失;每天最好饮用牛奶250~500毫升,就可增加300~600毫克的钙;适量的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C。

(2)鼓励到户外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冬季应常到户外晒太阳,活动活动。

(3)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性的运动,可增加对成骨细胞的刺激,增加骨形成,减少钙的丢失,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5)钙剂的应用中老年人有明显骨质疏松表现者,可口服钙剂治疗,常用的钙剂有钙尔奇、钙中钙、液体钙、乳酸钙等。

3.2.5中老年骨折

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外科伤病,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常迫使老人卧床不起,加之疼痛给老人带来很大痛苦,同时因病人年高体弱,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处理不当可导致行动困难,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应高度重视老年骨折。

1.病因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使骨的脆性增加,在老年人的X光骨片中可见到,其骨皮质变薄如鸡蛋壳,骨密度减低如蜂窝状,这样的特征使得老年人在行动时稍有不甚即可发生骨折,其中最常见的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其次是脊柱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肱骨骨折。

2.临床表现

患者往往疼痛不很明显,主要表现在骨折肢体畸形,活动受限,骨折部位压痛明显,X光片可显示骨折情况。

3.预防和治疗

(1)尽早治疗骨质疏松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骨密度。

(2)中老年人在行走、拿物、运动时应小心,尤其是室内地面要防滑,穿鞋尽量与地面摩擦力大的鞋底面,以免摔倒造成骨折。

(3)治疗可根据骨折的部位,骨折的性质,特征、类型决定治疗方法,一般线型骨折可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完全或粉碎性骨折则需要手术固定。对于一些病例则需做关节置换术治疗。

医疗设备的更新,给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些高龄老人骨折,患有严重疾病的骨折病人以及较为复杂的骨折,也都可以通过手术方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避免了非手术方法长期卧床并发褥疮、肺炎等病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