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31

第31章 两个利益集团:“圣彼得堡帮”与“席勒维基”(1)

两个利益集团:“圣彼得堡帮”与“席勒维基”

意大利政治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认为,组织的特征使它注定要走向寡头统治,这一规律称之为“寡头统治铁律”。任何体制下的政治家或官僚都倾向于提拔一批自己人、建立自己的班子,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普京也不例外。更何况,普京是叶利钦一手提拔的,刚刚上任时,周围都是叶利钦的亲信,这对他的改革无疑形成强大的掣肘,从而使他更加迫切地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子。

在政治上,普京一上台就得到中间派及其在议会中的代表“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解除了后顾之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虚与委蛇后,他逐渐清除了各个关键部门中的叶利钦“家族”势力,掌握了有效的行政权力。在普京的追随者中,最突出的是两个集团:“圣彼得堡帮”与“席勒维基”。

一、“圣彼得堡帮”的由来及主要人物

圣彼得堡(苏联时期叫列宁格勒)是普京出生、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1952年10月,普京生在列宁格勒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把自己的名字也传给了他,所以他的全名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两个哥哥早夭亡,他成了独子。

1975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1996年,在圣彼得堡矿业大学取得经济学副博士学位。1975—1990年,在克格勃服役,其间除了1984—1989年在东德任职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列宁格勒工作。退役时是中校军衔。1999年,当上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局长后,被授予预备役上校军衔。1990年,普京回到列宁格勒大学工作,担任副校长的外事助理。不久,普京的大学老师、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索布恰克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助理。1991年8月,普京被当选为圣彼得堡市市长的索布恰克任命为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1992—1994年,任副市长兼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1994年3月,升任第一副市长。1995年5月,索布恰克推荐普京担任了支持叶利钦的“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的圣彼得堡分部主席。1996年3月,普京又加入了“全俄支持总统社会运动”圣彼得堡分部领导班子,支持叶利钦竞选连任。这两件事给叶利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1996年6月,索布恰克因涉嫌贪污而连选失败后,普京也辞了职。8月,他接到俄罗斯总统事务局局长博罗金邀请,来到莫斯科,担任了总统事务局副局长。此次任命与曾任索布恰克经济顾问的俄罗斯“私有化之父”、从1996年起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有莫大关系。在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后,从此步步高升,走向人生的辉煌。

在列宁格勒政府工作期间,普京结交了许多上层人物,建立了自己的圈子,其中大部分是列大校友和克格勃同事。这些人成为后来普京执政的人事基础。

(一)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维杰夫

梅德维杰夫为法学副博士、副教授,普京的同乡、校友和同事,“圣彼得堡帮”核心人物,现任第一副总理。他1965年生于列宁格勒,是普京班子中最年轻最能干的人物之一。他从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1990—1999年留校任教。1990—1995年,普京担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期间,梅德维杰夫任该委员会兼职法律顾问,从而走进了普京的圈子。1999年,普京担任总理后,任命他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后来普京当上总统,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升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第一副主任。普京任命他为第一副主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替代叶利钦留下来的主任沃洛申。

2000年1月,普京竞选总统时,梅德维杰夫作为竞选总指挥,组织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公关活动,包括普京亲自驾驶苏-27歼击机视察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建军节访问英雄城伏尔加格勒、向“祖国-母亲”纪念碑献花圈、“三八”节访问伊万诺夫“纺织城”等,为普京在第一轮选举中就夺得52%的选票而当选起了重要作用。2003年10月,沃洛申因对“尤科斯事件”不满而辞职,梅德维杰夫取而代之。总统办公厅在俄罗斯政治中的权力非常大,可以与政府分庭抗礼。梅德维杰夫既是普京的政治军师,又是“内务总管”,他亲自拟定总统的工作日程,接听总统的电话。他做了办公厅主任后,整肃官风会纪,以前吊儿郎当的官员们开会时再也不敢插科打诨,而是正襟危坐,噤若寒蝉。因此,他得了个外号:“宰相”。普京在2004年连任后,将上届政府的6名副总理缩减到1名,由原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茹科夫担任。2005年11月,又重新增设两名副总理,梅德维杰夫就当上了第一副总理。此外,从2000年起,他还兼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主席,帮助普京看管俄罗斯的能源命脉。舆论普遍认为,他是普京有意栽培的总统接班人之一。

(二)谢尔盖·鲍里索维奇·伊万诺夫

伊万诺夫1953年生,退役中将,普京的同乡、校友和克格勃同事,现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从小就想当外交官,因此考入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翻译专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性格沉着冷静,毕业后被挑选到克格勃工作。曾在克格勃高级训练班以及克格勃第一总局101学校(现为俄联邦对外情报总局学院)受训。1981—1998年间,他历任苏联克格勃第一总局侦查员、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总局某处第一副处长。在第一总局期间曾与普京共事了一段时间。1981—1983年,他在苏联驻英国使馆担任二秘。1983年,因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离开英国,后长期在芬兰和肯尼亚任职。克格勃改组后,在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总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联邦安全总局。1998年8月起,任联邦安全总局副局长兼分析、预测与战略规划司司长。1999年11月,接替普京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在职期间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对世界格局、反恐、北约东扩及俄罗斯的国防力量等重大问题提出了鲜明的主张。由于这一职务所处的关键地位,伊万诺夫一度被认为是俄罗斯政坛的第二号人物。

2001年3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他对国防部机构进行了精简,将9名副部长减少为4名。刚上任时,由于伊万诺夫在军界没有威信,又缺乏专业知识,普京不得不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间搞平衡。伊万诺夫负责政治领导,总参谋长克瓦什宁负责军队建设。两人明争暗斗,但最终伊万诺夫取得了胜利,把克瓦什宁的人一个个调走,大大削减了总参谋部的职权。

伊万诺夫外表文质彬彬,待人和蔼,做事谨慎细致,是个工作狂。他喜欢历史,尤其是战争史。精通英语和瑞典语,在进行外交谈判时,他有时会对翻译不满意。在私人会面时,他会撇开翻译,因为他自己更懂得使用一些传达微言大义的措辞。他喜欢用成语,使别国外交官无言以对,从而掌握谈话的主动权。2005年11月,伊万诺夫被任命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与梅德维杰夫同是普京的“左膀右臂”,同样被认为是普京的总统接班人人选。“虎父无犬子”,他24岁的儿子小谢尔盖现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副总裁。

(三)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库德林

库德林1961年生,经济学副博士,普京的校友和同事,现任财政部长。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经济系,曾先后在苏联科学院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国防部后勤与运输学院工作。1990年,参加丘拜斯主持的列宁格勒经济改革委员会,任副主席,共同制定圣彼得堡自由经济区方案。之后,在列宁格勒市政府从事投资政策工作,1991年11月任列宁格勒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8月,任圣彼得堡财政局副局长。1993年1月,晋升为副市长兼财政委员会(财政管理局改名而来)主席。1993年9月,又兼任新成立的圣彼得堡复兴和建设银行总裁。1994—1996年,任第一副市长兼经济与财政委员会主席。当时库德林与普京关系密切,曾与普京一起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方案,共同领导索布恰克竞选班子,并称“北方之都”的两颗政治明星。

索布恰克竞选失败后,库德林立即被丘拜斯调到莫斯科,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督总局局长。1997年3月,库德林被改任俄罗斯财政部第一副部长时,推荐普京接替了自己的职务。1998年6月当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2000年5月,库德林被普京任命为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2004年,普京连任后改组政府,削减副总理人数,库德林卸去副总理职务。

(四)尼古拉·普拉托诺维奇·帕特鲁舍夫

帕特鲁舍夫1951年生,大将,普京的同乡和亲密战友,现任联邦安全总局局长。帕特鲁舍夫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船舶制造学院。1975年,他与普京同时进入克格勃列宁格勒局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帕特鲁舍夫曾任圣彼得堡安全局经济处领导,而当时普京正担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两人关系非常密切。1992—1994年,任俄罗斯卡累利阿共和国安全部长。1994年,调到莫斯科,任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内部安全局局长,后来又担任安全总局副局长兼组织局局长。1998年7月,普京当上联邦安全总局局长后,他接替普京担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被普京调去当安全总局副局长。1999年8月,接替普京出任联邦安全总局局长。由于普京总是在自己得到提升后,让帕特鲁舍夫接替自己原来的职位,所以,帕特鲁舍夫被形容为普京的“跟班”。

2000年3月,在帕特鲁舍夫精心策划下,安全总局反恐局特工人员一枪未放,就抓获了车臣非法武装力量头目之一、车臣前总统杜达耶夫的女婿。他没有大肆宣扬,而是悄悄向普京做了汇报。普京在大选前夕公布这一消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威望。2002年10月,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人质事件中,帕特鲁舍夫作为营救行动总指挥,连续奋战60小时,指挥“阿尔法”特种部队成功解救了人质,但在媒体面前他再一次将功劳推给了普京。由于在反恐行动中的卓越贡献,帕特鲁舍夫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作为总统“心腹中的心腹”,普京到外地巡视,一般都有他陪同。两个家庭间私交很好,经常互相串门。

(五)鲍里斯·维亚切斯拉夫维奇·格雷兹洛夫

格雷兹洛夫1950年生,政治学副博士,现任国家杜马主席、“统一俄罗斯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毕业于列宁格勒电子技术学院无线电工程专业,毕业后长期在电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1998年,开始涉足政坛,竞选圣彼得堡立法会议议员落败后,参加了“团结运动”。1999年,10月成为该运动圣彼得堡分部领导,12月作为“团结运动”成员当选国家杜马议员。2000年,1月当选“团结议员团”领导人,5月当选杜马与西方七国集团联络代表。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文职内务部部长。2002年11月“统一俄罗斯党”成立,当选党的最高委员会主席。2003年12月,当选第四届国家杜马主席,从而一身兼“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议会党团主席和杜马主席三职。俄罗斯舆论认为他也可能会成为普京的接班人。

(六)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科扎克

科扎克1958年生,普京的校友,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驻南部联邦区特命全权代表。科扎克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1985—1989年,任列宁格勒市检察院检察官,以原则性强著称,当过检察院党委书记。1989年,因愤于检察院领导人在分配住房时的舞弊行为辞职,任巨石-基洛夫建筑联合公司法律处处长、苏联海港贸易联合会会长。1990—1994年任列宁格勒市执委会(后改为圣彼得堡市)司法局局长、苏维埃(后改为议会)法律处副处长、处长,1994—1996年,任市办公厅法律委员会主席。1996年,索布恰克连选失败后曾辞职,但不久应新市长雅科夫列夫邀请再次出任该职务。1997年,获得“法律改革成就”奖。1998年,任副市长。1999年初,因不满市长夫人干预司法公正而辞职,创办自己的涅瓦河正义法律咨询公司,不久又出任国际金融投资联盟公司董事长;8月,应普京邀请来到莫斯科,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办公厅主任。一度被认为是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的热门人选,后来由于复杂的幕后交易,2000年6月起,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2003年10月起,任第一副主任。在此期间一直负责司法改革、联邦制改革等工作。2004年3月,重新任俄罗斯政府办公厅主任,由于普京改组政府,只保留一名副总理,科扎克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编外副总理”。“别斯兰事件”之后,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统驻南部联邦区特命全权代表。南部联邦区包括北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联邦形势最复杂的地区,普京这一任命,证明他对科扎克工作能力的认可。科扎克生活中是个享乐主义者,擅长交际,喜欢飙车。

(七)格尔曼·奥斯卡罗维奇·格列夫

格列夫1964年生,德意志族人,普京的同乡、校友和同事,现任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毕业于鄂木斯克大学法律系、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在列大认识了普京和索布恰克。1991—1992年,任圣彼得堡彼得宫区政府经济发展与财产委员会法律顾问。1992年,任彼得宫区财产管理委员会主席。1994年10月,任圣彼得堡市国家财产管理委员会不动产部部长。1997年,7月任市国家财产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席;9月,任副市长兼国家财产管理委员会主席、列宁格勒能源股份公司董事会委员。1998年1月,进入俄罗斯国家财产部部务委员会,4月起任圣彼得堡海港股份公司董事,6月起又出任彼得堡第五频道股份公司董事。8月格列夫被任命为俄罗斯国家财产部第一副部长,12月起任俄罗斯联邦地区间经济政策协调委员会委员。根据普京总理的建议,1999年12月,成立了以格列夫为首的“战略研究中心”。普京的设想是,该研究中心应不受政府各集团利益的影响,从国家和政府的立场出发,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纲领。2000年5月起,格列夫任联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6月被任命为欧洲复兴发展银行俄方代表。

(八)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谢钦

谢钦1960年生,普京的校友和同事,现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罗马语言专业。谢钦毕业后长期在非洲任军事翻译。1988年开始在列宁格勒苏维埃机关工作,从1990年普京到列宁格勒苏维埃工作起,谢钦一直担任他的助手。1996—1998年,在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工作。1998—1999年,在联邦安全委员会机关任职。普京当上第一副总理后,他调任第一副总理秘书处秘书长,不久普京任总理,他也升为总理秘书处处长。普京任总统后,又提升为总统办公厅副主任。2005年6月,被选为“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懂葡萄牙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九)维克多·瓦西立耶维奇·切尔克索夫

切尔克索夫1950年生,上将,普京的同乡、同学和同事,现任国家麻醉品流通监管委员会主任。切尔克索夫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市检察院工作了两年,然后与普京同年进入克格勃列宁格勒局。1984年,因破获重大间牒案获得“红星”勋章。1992—1995年,任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安全局局长。1998年,被普京调到莫斯科任联邦安全总局第一副局长,1999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1年5月被任命为驻西北联邦区全权代表,2003年3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国家麻醉品流通监管委员会主任。切尔克索夫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对属下要求严格。

(十)弗拉基米尔·伊戈里耶维奇·科任

科任1949年生,普京的朋友,总统事务局局长。科任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电力技术工程专业和德国外贸科学院高级商业学校,当过共青团干部,企业工程师、经理。普京担任圣彼得堡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期间,他担任圣彼得堡市合资企业联合会主席,在工作中与普京结识。1994年,普京任第一副市长,主管外汇流通,科任被任命为俄罗斯西北地区外汇和出口监督中心主任。1999年,普京任总理后,科任被任命为联邦外汇和出口监督局局长。2000年起,担任总统事务局局长,负责经营管理联邦政府所有的公共设施和财产。他喜欢运动,与内务部长、“统一俄罗斯”主席格雷兹洛夫等人开了一家体育俱乐部,普京也常去照顾生意。

(十一)瓦连京娜·伊万诺夫娜·马特维延科

马特维延科1949年生,普京的同乡和同事,现任圣彼得堡市市长。马特维延科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外交领导干部进修班,懂德语、英语。马特维延科从政很早,先是在列宁格勒任共青团区委、市委各级领导,后来又任过区党委书记、市苏维埃副主席等职,获得过“荣誉”勋章、“劳动红旗”勋章。1989年,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妇女、家庭、母亲与青少年委员会主席。1991年,出任苏联驻马耳他大使。1995年,回国任外交部部务委员会委员。1997年,任驻希腊大使。1998年9月,被召回国任副总理,分管社会问题,从此进入政权核心,为普京所熟悉,互相欣赏。

普京任总统后,马特维延科继续留任副总理。在任副总理的几年间,马特维延科大刀阔斧,颁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有效地改善了俄罗斯的社会治安状况,大幅提高了俄罗斯的教育预算。2003年底,在普京协助下,马特维延科当选圣彼得堡市市长。马特维延科就任市长之后,圣彼得堡市的犯罪率明显下降,财政收入增加了一倍。由于政绩突出,马特维延科在俄罗斯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也直线上升。俄罗斯曾有一份“您希望哪位俄罗斯妇女成为俄罗斯总统”的专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马特维延科支持率最高,为21%,比排名第二的“右翼力量联盟”领导人袴田高出11个百分点。但马特维延科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她说:“我认为,俄罗斯还没有做好选举女总统的准备,我们国家大部分人的传统观点还是把权力交给男人。对我本人来说,竞选总统职位没有列入我的计划。”

(十二)其他

普京其他来自列宁格勒的亲信和熟人还有总统助理维克多·伊万诺夫,前总理、现任联邦审计院院长谢尔盖·斯捷帕申,反垄断与扶持企业部部长伊利亚·尤扎诺夫,国家储备总局局长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夫,通讯和信息化部部长列昂尼德·雷曼,内务部刑事警察局局长尼古拉·鲍布罗夫斯基,驻中央联邦区全权代表格奥尔基·波尔塔夫琴科,驻西北联邦区全权代表伊里亚·克列巴诺夫等等。

普京的亲信不仅掌握了绝大多数政府高级职位,还控制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能源企业。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杰夫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主席;财政部长库德林是“俄罗斯萨哈金刚石公司”和“外贸银行”监理会主席;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谢钦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是“石油产品运输公司”董事会主席;总统助理维克多·伊万诺夫是“奥马斯-安德伊”军工企业和“俄罗斯航空公司”的总裁;俄罗斯铁路垄断企业董事会主席是副总理亚历山大·茹科夫,总裁是总统办公厅监察部部长弗拉基米尔·亚库宁,而俄罗斯铁路管理委员会主席是总统助理伊戈尔·舒瓦洛夫;普京的国际问题顾问谢尔盖·普里霍奇卡是火箭生产行业的督导员。有消息称,2004年,由普京亲信控制的企业资产总值达到222亿美元,净利润为1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