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27

第27章 普京的治国理念:“新俄罗斯思想”(4)

四、经济增长是强国理念的保障

普京认为,经济发展在现阶段对于团结俄罗斯社会非常重要。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强大的俄罗斯需要富裕的人民为基础,所以“俄罗斯需要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制。稳定的经济——这是民主社会的主要保障,是世界上受尊敬的强国的基础之基础”。因此,在总结过去10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普京提出了发展经济的3个重点:

(一)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

普京认为,过去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失败有许多原因,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在重塑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普京指出,只有在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才能使俄罗斯经济沿着进步的道路卓有成效地前进。因此,普京非常重视制定一个15~20年或更长时间的经济发展战略。早在1999年,普京还是政府总理时,就授权经济学家格尔曼·格列夫组建了一个经济研究中心,并于2000年1月制定了“俄罗斯至2010年发展战略”。随后,俄罗斯联邦政府先后公布了《俄罗斯联邦2010年前发展战略》、《俄罗斯联邦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2000—200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社会政策和现代化行动方针》等重要文件。

(二)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统一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普京指出:“90年代的第二个重大教训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俄罗斯必须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调控体系。这并不是说要重新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管理体制,让无所不包的国家从上至下为每个企业制定出工作细则,而是让俄罗斯国家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协调员,使它们的利益保持平衡,确立社会发展的最佳目标和合理参数,为达到这一目的创造途径和建立各种机制……在确定国家调控体系的规模和机制时,我们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需要国家调控的地方,就要有国家调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可以看出,普京倡导的是一种有秩序的市场经济。这是一种既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同于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是将市场经济与俄罗斯的国情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模式。有秩序的市场经济要求国家建立完整的调控体系,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转创造条件。

(三)调整经济改革策略

经济发展战略一改过去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紧缩财政、货币,抑制需求的政策,转向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扩大内需,以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为中心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推行积极的工业政策;实施合理的结构政策;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取缔影子经【2】;加快实现俄罗斯同世界经济一体化;推行现代化的农业政策。

在2003年国情咨文中,普京又提出到201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力争在10~15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他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一定意义来说,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就是思想、精神和道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