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25

第25章 普京的治国理念:“新俄罗斯思想”(2)

二、“新俄罗斯思想”解决两个重大问题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转轨,虽然基本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由于改革方针和政策的失误,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俄罗斯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国内生产总值总计下降了50%以上,其中工业产值下降70%,农业产值下降50%,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0%左右,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大约20年。20世纪80年代,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居世界第7位。到90年代末,已经跌到了13~14位,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1.6%,不仅落后于西方七国集团,还落后于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更是落到100位以后。由于缺乏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导致财政空虚,俄罗斯不得不大规模举债,年复一年,恶性循环,到1999年,外债总额已达到1 700亿美元,加上内债超过2 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4%。与经济危机相伴的是政治危机。一方面,国内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地方“诸侯”各自为政,与中央分庭抗礼,严重威胁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联邦议会与政府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致使无法作出重大决策,叶利钦因此在两年内换了5个总理。政治经济危机双重打击下的俄罗斯,综合国力大大削弱,导致国际地位剧降。正如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指出,俄罗斯真正面临“沦为二流国家或三流国家的危险”。

普京上台时,接受的是一个烂摊子,需有一种思想把俄罗斯社会团结起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提出了富民强国的“俄罗斯思想”。在普京看来,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应是多元的,他“反对在俄罗斯恢复任何形式的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因为“凡是在国家意识形态被当做一种官方赞同和有国家支持的一种思想的地方,严格地说,在那里就不会有精神自由、思想多元化和出版自由”。但在另一方面,普京又认为:“我们国家迫切需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工作,然而,在一个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似的社会是不可能进行的。在一个基本阶层和主要政治力量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想倾向的社会里也是不可能进行的。”“我国的改革艰难而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公民不和睦,社会不团结。精力都耗费在政治内讧上,没有用在解决俄罗斯改革的具体问题上。”因此,普京主张用“新俄罗斯思想”团结俄罗斯人民。

普京把“新俄罗斯思想”概括为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4个方面。这4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是旗帜,强国意识是核心和支柱,国家主义是手段和动力,社会团结和稳定是基石。爱国是最基本的,只有爱国才能努力强国,而有效的国家权力和社会团结也是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普京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历史和成就而产生的自豪感,憧憬着自己的国家变得更美丽、更富足、更强大和更幸福的心愿”。在普京看来,爱国主义意味着不能否定历史,不能否定过去的成就,而是在此基础上的顽强奋斗。强大的国家观念与俄罗斯的民族特性息息相关。“俄罗斯即使会成为美国或英国的翻版,也不会马上就做到这一点,在这两个国家里,自由主义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历史传统,而在我国,国家及其体制和机构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什么异己的怪物,不是要与之作斗争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关于社会团结,普京认为:“在俄罗斯,集体活动向来比个体活动重要,这是事实……大多数俄罗斯人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善自己的状况,而习惯于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俄罗斯民族的传统是倡导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普京认为,国家管理者应焕发俄罗斯人的这种至今仍然盛行的传统精神,在制定社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传统在振兴俄罗斯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尽管普京指出,新俄罗斯思想是一个合成体,它把全人类的价值观和俄罗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但实质上它是带有浓厚俄罗斯民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其核心是“国家”的观念,即突出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地位。普京说:“俄罗斯唯一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作为施政纲领,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完全不同于学者的理论探讨,而是为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服务的,是在深刻研究和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1)“我们是谁”、“要往哪里去”的问题,即自古以来一直困扰俄罗斯的国家定位问题;(2)“怎么办”的问题,即恢复大国地位的具体措施。

在国家定位上,普京明确提出回归欧洲文明的思想。这一点,从2000年一次普京对记者的谈话就可以看出。

记者:“我们要不要为俄罗斯重新寻找一条特殊的道路?”

普京:“用不着寻找,已经找到了,这就是民主发展的道路。当然,俄罗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但我们仍是西欧文化的一部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价值。无论我们的人在哪里生活,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南方,我们都是欧洲人。”

记者:“还得看欧洲对此是否认同吧?”

普京:“我们将积极保持我们的地理和精神家园,如果有人要把我们从这里赶出去,那我们就将寻找盟友,加强自己。除此之外还能怎样?我们必须如此。”

2002年1月,在出访法国之前,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又一次明确表示,从地理角度而言,俄罗斯是个欧亚国家,“但就文明角度而言,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欧洲文明的国家”。他认为,界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属性,文明是首要因素,“尽管俄罗斯东西部之间物质生活水平不尽相同,但俄罗斯人民是同一文化下的人民。从这种意义上讲,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因为它具有欧洲文明,这是毫无疑问的。”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我们的重点绝对是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