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13

第13章 车臣:普京最大的难题(1)

车臣:普京最大的难题

即使对俄罗斯不甚了解的人,大概也听说过车臣这个名字。俗话说的好: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车臣十几年来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仅从这一点就知道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事实也正是如此,车臣问题就好比被伏特加损坏的肝脏细胞,随时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俄罗斯国家躯体的健康。

一、车臣民族的起源

在俄罗斯西南的里海与黑海之间,横亘着一条大高加索山脉。这里生活着五六十个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语言、文化和信仰。因此,这里历来就是一个民族关系极为复杂的地区。复杂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高加索山民桀骜不逊的性格。车臣是众多高加索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现在的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之一,面积1.5万平方公里,首府格罗兹尼(俄文意为“震慑”),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前,人口为120万。

有关车臣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车臣”是俄罗斯民族对它的称呼,据说源于格罗兹尼东南、阿尔贡河岸上一座叫“大车臣”的村庄,逐渐演化为整个民族的名称。由于不同民族语言的发音规则不同,车臣人的相邻民族对车臣人也有不同的称谓。但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词源大约来自“耕地者”、“庄稼人”等词,开始只是山地车臣人对平原车臣人的称呼,后来就成为通称。今天的车臣人主要居住在车臣共和国境内。

古代的车臣是游牧民族,没有文字,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甚至没有留下口耳相传、隐藏着民族起源的传说,因此,俄罗斯人来到之前的车臣历史难以稽考。而邻近民族对于车臣人的记载充满了偏见和误解,认为车臣人是一个“强盗”和“盗贼”的民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外界对于他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们是一些掠夺和袭击的好手,是一帮没有名目的人群,人们对他们的了解就是山民,直到19世纪都是如此。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的后裔、著名的中亚征服者帖木儿曾经征服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直到18世纪末期,车臣人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车臣乃至整个北高加索地区,政治上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地理因素对于车臣先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高加索地区的地形分为平原和山区。长期以来,平原地区车臣人从事农业耕作,而山地车臣人则以放牧为生。19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之前,车臣人的经济活动以牧业为主要特色,农业和牧业并存。战争之后,车臣社会才出现了商品货币关系。此外,山民中间盛行“掠夺经济”,不同泰普(部落)之间互相劫掠,在高加索山民的社会观念中,对这种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抢得越多越英雄。他们甚至还有抢亲的习俗,苏联有一部经典喜剧电影《高加索女俘虏(舒里克历险记)》(名称借用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高加索俘虏》),就反应了这种习俗在苏维埃政权时期还未被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