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世纪重庆文学史
14064000000036

第36章 附录(4)

同年,《四十年的愿望》单行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5年

1月

21日,《重庆日报》发表野谷的诗歌《我将会安心乐意地回来》。

3月

15日,中国作协重庆分会举行常委扩大会议,学习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文件并决定展开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25日,中国作协重庆分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通过检查分会和“西南文艺”编辑工作的计划。

6月

24日,市文联致信编辑,要求严惩“胡风反革命集团”。

1956年

5月

20日,《文艺生活》发表消息《中国作协重庆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决议》。

12月

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编辑的综合性儿童文学选集《金贵明和他的爸爸》。

同年,重庆市文工团排出了独幕剧《归来》、《家务事》等几个在全国话剧会演演出受到普遍欢迎的优秀剧目。

同年,《四十年的愿望》剧本在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上,获创作二等奖。

同年,张继楼出版第一本童话诗集《母鸡和耗子》。

1957年

2月

10日,周恩来、贺龙由李井泉、任白戈陪同在红旗剧场观看《日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与市文工团全体演职人员进行座谈,向剧团提出自给自足问题。

1958年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梁上泉的儿童诗集《从北京唱到边疆》。

1959年

重庆市话剧团创作演出了喜剧《红花朵朵开》。

同年,重庆大学学生自己编导和演出了话剧《新的一课》。

同年,雁翼的长篇叙事诗处女作《东平湖的鸟声》在《少年文艺》杂志发表。次年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该诗单行本。

1960年

反映1958年山区人民在大办钢铁的运动中,为了把矿石从山区运出,在河道上架设桥梁的话剧《降龙伏虎》在重庆演出。

同年,市话剧团创作并演出了喜剧《红日照山城》。

同年,张继楼陆续推出儿童文学专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在城市的大街上》。

同年,雁翼的长篇叙事诗处女作《东平湖的鸟声》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并获得建国10周年优秀少儿文学一等奖。

1961年

3月

8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田汉来渝视察工作,并以《略谈戏剧艺术的真善美》为题,向重庆戏剧工作者举行报告会。

市话剧团演出了四幕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

同年,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同年,陆?出版诗集《灯的河》。

1962年

市话剧团演出了反映部队生活的喜剧《哥俩好》。

1963年

话剧团演出席明真改编的话剧《红岩》。

同年,张继楼推出儿童文学专集《夏天到来虫虫飞》。张继楼从1956年出版第一本童话诗集《母鸡和耗子》开始,又陆续推出《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在城市的大街上》(1960)、《夏天到来虫虫飞》(1963)、《在农村的田野上》(1964)等儿童文学专集。

同年,崔英在市文联编辑的奔腾文艺副刊上发表的900余行童话诗《老狐狸的故事》,具有浓郁的重庆民俗特点和乡土气息。

1964年

由市话剧团集体创作,石玺、田广才执笔的话剧《比翼高飞》发表于《四川文学》1964年4、5月合刊并随后搬上舞台。

同年,张继楼推出儿童文学专集《在农村的田野上》。

同年,陆?出版诗集《重返杨柳村》,产生较大影响。

1965年

9月1日至10月10日,在成都由西南局举办的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大会上,重庆市职工业余创作演出了两个独幕剧《师徒三代》和《万紫千红才是春》。

1966年

3月

4日,重庆市话剧团“比学赶帮”话剧《比翼高飞》由中央文化部调北京公演。

4月

21日,新华社报道,西南区话剧、地方戏优秀剧目在京演出受到观众好评,“又一次显示我国戏剧革命的成果”。

7月

6日,《人民日报》发表穆欣批判周扬的文章《“国防文学”是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口号》里面点名批评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在重庆引起震动。

本月,重庆掀起对原四川省文联党组织书记,当时任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李亚群和作家马识途及沙汀的批判,李亚群被认为是“以周扬为首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在四川的主将”,马识途被认为是“周扬黑帮的一个急先锋”。

9月

6日,《重庆日报》发表一组赞颂红卫兵的诗。《重庆日报》几乎是“文革”开始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重庆唯一公开发行的报刊,也是当时的文学作品得以发表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园地。

1967年

2月

上海“一月夺权”风暴刮到重庆,市内各文艺团体全被造反派夺权。从2月1日起,一度改名为《新闻报道》的《重庆日报》改称《新重庆报》;从2月9日起恢复停刊一段时间的《山花烂漫》文艺副刊,在其“告革命造反派战友和革命的读者”中,编者表示要“要把《山花烂漫》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

10日(春节的第二天),被重庆市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绑架、关押的罗广斌在关押地“跳楼自杀”。

7月

8日,《新重庆报》发布《重庆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关于深入开展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任白戈大批判的通知》,开始对原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的“总攻击总清算”。其中要清算的自然也包括他“在文艺界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

1968年

9月

6日,新华社发布《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热烈欢呼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全部成立》。《山花烂漫》相应地有“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文艺专版。

1970年

5月

市文化局革命领导小组成立。

9月

市文化局举办革命样板戏会演大会,各区、县各系统3000余人参与演出。

1971年

10月

从本月起,《重庆日报》文艺副刊开始发表诗歌(韵文)之外的小说、散文等,以“让无产阶级文艺园地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1972年

5月

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重庆有诗集《红岩村颂》问世,由重庆《红岩村颂》诗歌编写组编写。

1973年

1月

《四川文艺》创刊。这是重庆作家发表作品的又一主要园地。

4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重庆作家王群生经过修改的《新兵之歌》。

11月

25日,《重庆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工人”金泉、刘滨文章,提倡“创作更多更好的少年儿童文艺作品”。

1974年

3月

15日,出生于万县的诗人张永枚以西沙保卫战为题材的“诗报告”《西沙之战》在《光明日报》发表,此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党报都加以转载。张永枚在“文革”期间还出版了诗集《螺号》(修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9月版;《人民的儿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版;《椰岛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革命现代戏《平原作战》也由张永枚执笔。

1975年

2月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编的“革命故事”《谁说打不通》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7月《进攻的炮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三结合”编写组编写的诗集。

同月,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联合编写的《奴隶们创造历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的是二十七位翻身奴隶的家史”。

1976年

1月

《诗刊》、《人民文学》复刊。《诗刊》在复刊号上发表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各大报和各文艺刊物都加以转载。

8日,重庆市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学习毛主席壮丽诗篇”的体会。梁上泉、陆?、王建武等朗诵诗作。

4月

16日,《重庆日报》刊登《〈文化大革命好〉征文启事》,以后数月陆续登出多篇歌颂文化大革命的作品。

本月,王群生所作长篇叙事诗《火凤》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月

梁上泉诗集《歌飞大梁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梁上泉是“文革”期间尚能创作的少数诗人之一。他1979年1月出版的《山海抒情》(四川人民出版社)中也有一些诗写于“文革”。

1976年出版诗集的重庆诗人还有雁翼(《黄河少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诗写于“文革”期间,不过出版时已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了)。

11月

1日,彭斯远在《重庆日报》发表《坚决打倒四人帮(儿歌四首)》。

1977年

2月

18日,市话剧团创作的话剧《针锋相对》正式公演,连续演出四个多月受到欢迎。该剧以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为内容,曾被“四人帮”诬为“为修正主义路线翻案的坏作品”。

23日,本市文艺战线广大文艺战士认真学习两个文件:狠批“四人帮”插手文艺界的罪行。

24日,本市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

同日,话剧《针锋相对》到成都演出。

7月

24日,何其芳同志病逝,8月6日在北京召开追悼会。

9月

11日,重庆市举行文艺演出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

21日,本市文艺工作者举行批判大会,愤怒揭批“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

1978年

3月

21日,本市文艺工作先进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提出要“繁荣文学艺术”的口号。

5月

8日,《重庆日报》发表傅天琳的诗歌《包装场抒情》。

8月

20日,《重庆日报》发表傅天琳诗歌《公社的春雨》。

11月

16日,罗广斌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本市举行。

19日,市少年宫于12月17日举行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并成立了儿童文学创作组。

同年,高缨的长篇小说《云崖初暖》出版。

1979年

9月

25日,市话剧团创作的话剧《虎穴英华》在红旗剧场首演,该剧反映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团结各界人士和国民党斗争的史实。

10月

8日,《虎穴英华》创作演出出乎意料的好,市文艺界人士认为这一创作为重庆文艺界争了一口气。

29日,傅天琳的诗歌《果园抒情》发表于《重庆日报》。

12月

29日,重庆地区会员在重庆市文联集会,到会会员70多人,这是自1956年以来作协重庆分会举行的一次最大的集会。

同年,《红岩》杂志复刊。

同年,李钢发表了以悼念周恩来为主题的长诗《白玫瑰》。

1980年

3月

27日,市文联邀请本市部分文艺评论者和作者座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4月

27日,本市文化工作会议讨论繁荣文艺创作问题。

8月

17日,《重庆日报》发表沈国仁专访《诗人沙鸥谈诗》。

9月

2日,《重庆日报》发表宁静评论《文学评论应该从作品的实际性出发――同李敬敏同志商榷》。

11月

24日,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学会成立,由21人组成理事会,方敬为会长,沙汀、艾芜任名誉会长。

12月

5日,市1980年现代戏创作会演开始,市区县八个剧团演出九台十二个创作、改编的现代剧目,会演历时一个月。

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陈翔鹤选集》。

同年,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雁翼的《紫燕传》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作品第二次评奖的二等奖。

1981年

1月

1日,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陈戈逝世。

19日,中央实验话剧院来渝,在重庆剧场演出18世纪意大利哥尔多尼的代表作《一仆二主》,受到热烈欢迎。

同日,重庆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实验剧场隆重开幕。王觉同志作《振奋精神、同心同德,为繁荣我市文艺事业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25日,我市第三次文代会胜利闭幕,会议通过《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市文联第三届委员会。

同日,《重庆日报》第2版刊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会成员名单。

4月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陆续刊载抗战时期国统区文艺研究文章。

同月,《重庆文史资料选辑》刊登抗战时期我市在党领导下的斗争史料。

7月

8日,作家王群生、诗人傅天琳介绍赴京受奖情况,两人分别获短篇小说奖和诗歌奖。

15日,重庆人民出版社1980年底恢复建制,改名重庆出版社,上午在市政协礼堂召开成立大会。

8月

6日,上海大型文学丛刊《小说界》编辑来渝,邀请本市作者座谈小说创作问题。

20日,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评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我市97件作品获奖。其中有中篇小说《飞雪》(陆大献)、短篇小说《最后一根火柴》(笑生)、老诗人,市文联主席方敬获荣誉奖,金钱板《雪中送炭》(作者蔡佳伶、唐心林)获得抗洪救灾作品特别奖。

9月

24日,市文联于召开鲁迅思想、创作学术报告会。

29日,《红岩少年》报正式创刊发行。

12月

24日,市文联召开第二次全体委员会,增选席明真、朱鼎田为副主席。

25日,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重庆剧场隆重开幕。

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邓均吾诗词选》,收入他1922―1968年所作新、旧体诗及译诗251首。

同年,傅天琳的果园抒情诗结集为诗集《绿色的音符》出版,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

同年,向求纬诗歌《喊海谣》获1981年四川省第一届优秀文学作品奖。

1982年

1月

17日,重庆戏剧家协会在市歌剧团举行歌剧《天涯歌女》座谈会。

18日,我市召开了儿童文学、戏剧创作座谈会。

27日,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演出结束,市曲艺团的盘子《三个媳妇争婆婆》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11月

16日,重庆歌词研究会在群众艺术馆召开成立大会。

12月

7日,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学会在成都召开学术探讨会,对抗战文艺时代意义、作用与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探讨。会议于13日结束。

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吴芳吉的《白屋诗选》。

同年,余薇野讽刺诗集《辣椒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1983年

3月

23日,市文联举行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立志改革,繁荣文艺创作,认为本市文艺工作者1982年成绩显著,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后方》、《蓝宝石花》和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作品。

同年,周永林主编的《邹容文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同年,李钢创作的组诗《蓝水兵》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

1984年

李钢部分诗歌结集为诗集《白玫瑰》出版。

同年,余德庄早期散文结集为《月亮与火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作家艾芜作序,并给予积极评价。

1985年

1月

6日,重庆市大学生联合诗社在西南师范学院成立,于汉卿、方毅为该社名誉社长。

2月

5日,市作协召开评论会讨论杨益言、刘德彬的《大后方》,黄济人的《崩溃》,王群生的《朋友,我爱你》三部长篇小说。

16日,我市设立重庆市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

重庆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昨天,昨天的故事》在京获得好评,这是根据我市作家王群生的长篇小说《蓝宝石花》改编拍摄的。贺敬之、丁玲、林默涵、刘白羽、冯牧、王蒙、柯岩等出席了试映招待会,并高度评价了此剧。

3月

1日,《重庆日报》发表肖鸣锵、白舒荣的《一部开拓独特题材的小说――喜读黄济人新作〈崩溃〉》。

8日,《重庆日报》发表马立鞭的《诗,从生活的地心升起――柯愈勋诗印象》、罗良德的《用情感浇灌生活的沃土――谈徐国志诗的特色及其近作》。

4月

23日,《重庆日报》发表马立鞭的《拾自乌江两岸的诗――华万里诗漫评》。

5月

3日,《重庆日报》发表陈淑宽的《开掘富有时代特色的儿童心灵美――读儿童小说集〈螃蟹大仙〉》。

4日,“五月诗会”在文化俱乐部举行,20多名知名作家、画家、诗人应邀参加。其中有公木、阮章竟、邹荻帆、严辰、肖干、罗工柳、荒煤、秦兆阳、黄裳、绿原、曾卓、端木蕻良等人。

6月

7日,《重庆日报》发表石曼的《得失众人知――参加巴金、阳翰笙、沙汀、艾芜创作学术讨论漫议》。

28日,《重庆日报》发表何文安的《诗的理论诗一般的理论――读吕进新作〈给新诗爱好者〉》、冯牧的《欣喜之后的遐想――序余德庄中篇小说集〈同舟的人〉》。

7月

30日,《重庆日报》发表罗良德的《普通人的风情画卷――评罗学蓬部分中短篇小说》。

10月

14―20日,“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在我市小泉宾馆召开。

22日,“重庆雾季艺术节”隆重开幕,任白戈、曹禺等出席开幕大会。

《重庆日报》发表夏衍的祝词《祝“雾季艺术节”胜利、成功》。

28日,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在市政协礼堂作学术报告。

15日,梁平诗二首《校园诗笺》发表于《重庆日报》。

同年,王川平在《中国》杂志上发表长诗《雩舞》,引起诗坛关注。

1986年

3月

11日,《重庆日报》发表罗良德的《寻找“质”的突破――一九八五年我市中短篇小说创作漫谈》、王泉根的《浓重的童心童趣――读谭小乔的幼儿文学作品》。

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授奖大会上,我市青年诗人李钢的诗集《白玫瑰》获得优秀新诗奖。

4月

《中国四十年代诗选》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6月

6日,《重庆日报》发表陈淑宽的《闪耀着童趣的生活浪花――评价儿童小说集〈“汽水杯”足球大赛〉》。

27日,为期四天的省作协城市文学讨论会在我市结束,会议要求作家应该深入研究社会,充分表现改革。

7月

8日,罗良德的《年轻的冲击波――我市中青年诗坛漫评》、杨山的《儿童诗园的奉献――张继楼近作印象》、万龙生的《填补空白的工程――简评〈中国现代格律诗选〉》。

18日,重庆新诗学会成立,方敬当选为会长。该会宗旨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繁荣诗歌创作,使重庆诗群为我国当代诗坛作出更大贡献。

8月

5日,重庆晚报和重庆工商银行联合举办的储蓄题材电视文学剧本有奖征文揭晓,曾志明、舒琦的《风雨储蓄窗》、昌牌的《死去活来》、培华的《生活的插曲》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12日,《重庆日报》发表罗良德的《新诗欣赏的艺术――〈一得诗话〉读后》。

17日,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农村业余戏剧剧本和学校戏剧剧本评奖揭晓,我市选送的农村业余戏剧剧本:李泽武的《二姑娘的婚事》、吴科瑞的《重愿难违》、冯振江的《温书记与惹不起》均获三等奖;我市选送的学校戏剧剧本《家庭作业》(周正光)获二等奖,《谁的书》(吴科瑞)获三等奖。

19日,《重庆日报》发表马立鞭的《自然?情真?童趣美――梁芝诗印象》。

9月

24日,“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评选揭晓,我市傅天琳、李钢位列前十名,分列第3名和第6名。

10月

31日,《重庆日报》发表肖鸣锵的《一石激起千重浪――本市文艺界对川剧〈潘金莲〉议说纷纭》。

12月

4日,我市电影评论学会成立,学会由著名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钟惦?任名誉会长,市文联副主席王觉任会长。

同年,余德庄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同舟的人》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年

1月

7日,市话剧团新排幽默讽刺喜剧《寻找男子汉》开始在重庆剧场公演。

26日起,《重庆日报》“重庆小说百家”栏目陆续发表王光正的《礼物》、杨大矛的《生活启示录》、梁平的《德望先生》、张望的《五月小麦黄》、刘彦的《歌声、歌声、歌声》、陈薇莉的《路漫漫》、苏渝的《燃烧》、卢正辉的《妻子的哭》等作品。

3月

13日,《重庆日报》发表马立鞭的《诗不是“哥德巴赫猜想”――论当前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问题》。

4月

11日,《重庆日报》发表刘集贤的《从“本质真实”看刘宾雁唯心论的新闻观》。

5月

12日,《重庆日报》发表吕进的《爱的诗行――杜承南译施巴乔夫〈爱的诗行〉读后》。

市政协文委邀请文艺界部分和知名人士座谈: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6月

15日,《重庆日报》发表沙鸥的《雏鹰展翅――喜读梁芒的诗集〈风筝与鸽子〉》。

16日,旅加著名华人作家陈若曦女士与我市妇女代表座谈。

7月

7日起,黄济人的长篇小说《哀军》开始在《重庆日报》连载,17日结束。

8月

11日,发表余薇野的《读华万里诗作有感》。

9月

《重庆日报》七篇杂文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它们是:曹廷华的《关于杂感的杂感》、《“对号入座”的乱弹》,践之的《笑声的鞭策》、《岳飞、汉文帝、裙带风》,盛维的《门外谈门》,饶成德的《坐矮板凳与国家的安宁》,范国华的《“自满”与“不满”》。

10月

23日,《重庆日报》发表廖宛虹的《诗的不重复,不重复的诗人――兼评杨山近期诗作》。

11月

20日,《重庆日报》发表聂云岚的《优美的故事珍贵的资料――〈土家族民间故事〉》。

12月

29日,《重庆日报》发表罗良德的《城市改革的风情画卷――读曾宪国的长篇小说〈雾都〉》。

1988年

1月

12日,《重庆日报》发表尹安贵的《春来更见玫瑰红――余薇野讽刺诗近作一瞥》。

19日,《重庆日报》发表邓芝兰的《女教师日记》。

2月

2日,《重庆日报》发表吕进的《愿世界充满爱――序培贵编〈台湾爱情诗选〉》。

3月

4日,《重庆日报》发表敖忠对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穆仁诗集的评论:《喜读〈绿色小唱〉》。

19日,《重庆日报》发表虹影作品《独语三章》。

26日,《重庆日报》刊登刘火对莫怀戚发表于《现代作家》1988年第2期的作品的评论《对旧习惯的黑色幽默――评小说〈新住宅区第一坍塌楼〉》。

5月

14日,重庆中华书画研究会,中华诗词研究会成立,凌文远为理事长。

27日,《重庆日报》刊登谭小乔作品《小水滴流浪记》。

6月

23日,《重庆日报》刊登辛之对叶延滨诗集的评论《时代的三棱镜折射的感情之虹――读全国获奖诗集〈二重奏〉》。

24日,《重庆日报》刊登吕进的《中国新诗发展大趋势》。

7月

5日,《重庆日报》发表马立鞭的《当代性、可唱性、精致性――培贵诗歌新作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