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国武术技法
14062800000038

第38章 搏技(2)

第三节 搏辅概述

搏辅是指协助肘法进行攻击的辅助搏法,属阴,是搏技攻击的辅体。与其对立统一的阴阳辨证主体俗称搏架。搏架即武术搏技中的基本构架,属阳,是由肘法攻守构成的,是通过肘法与肘法的精巧玄妙组合、排列、配伍而形成的搏技攻守运动主体架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武术搏技的有效攻击。

一、搏辅的基本构筑

搏辅在理论上虽说是第二性的,其实际上搏辅技法在搏打厮杀中也有着相当的主宰地位,也有其独立主持攻守运动局面的时候,是名副其实的武术搏技母体。在临阵搏打厮杀中,其实搏辅技法往往更为灵活、机动、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比搏技主体还具有攻击力、撞击力、破坏力;比搏架攻击还要复杂、凶狠、精巧;甚至比搏架攻守还要柔和、空无、虚弥。因为,构成搏技攻守主体搏架的上肢,在临阵搏打厮杀中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肘法攻守,更多情况下上肢手法是临阵搏打厮杀把控、运化、招呼对手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手法把控对手,应用膝法、胯法、节法、头法、肩法等搏辅技法攻击对手,会显得更加合乎情理。

(一)基本归属

武术搏技中的搏辅,内容丰富、技巧充实、方法详尽,是搏技攻守的基本构成,是大量搏打厮杀技术的摇篮,具有非常可观的实质攻守能力,由膝搏、胯搏、节搏、头搏、肩搏等五个方面构成。就其归属,中国武学家认为:“膝搏者,属木,归为臣。胯搏者,属金,归为佐。头搏者,属火,归为使。肩搏者,属土,归为引。节搏者,属水,归为卒”。

(二)基本运作

在武术搏技的搏辅攻守运动中,膝搏强调的是拽、按、伏,胯搏强调的是切、贴、杠,头搏强调的是缠、抱、贴,肩搏强调的是带、摇、吃,节搏强调的是持、定、把。其各行一道,是武术搏技攻守最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武术搏技的基本攻守运作中,一般辅搏攻杀战守技术均附着在搏架上。搏架是搏辅攻守最基本的支撑,从贴靠到抓握把持,从抓握把持到搏技招法攻击,从搏技招法攻击到合理的战胜对手,都是搏技主体,简称搏主。其与搏技辅体,简称搏辅,对立统一辨证攻守的结果,即搏主在搏技攻守中主持局面,并在正常肘法攻守基础上给搏技五辅创造机会,以利于五大搏辅的猛烈攻击。也就是说,肘法与肘法构成搏架,五大搏辅附着在这个搏架上,随机决断,主动、积极、勇敢地配合搏架进行有效的搏技攻击。

(三)基本内涵

搏辅是构成武术搏技技术的阴性部分,其基本技法是搏技阴性攻守、运动、演练的基本结构和动作单位。虽说搏攻技术是以肘法攻守技术为主体,但搏击主体技术如果离开了搏击辅助技术,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搏击技术了。当然搏击辅助技术如果离开了搏击主体技术,也就不是名副其实的武术搏击技术了。

武术搏击中的搏辅与搏主技术的攻击,都是从贴、粘、抱、靠、挟、插等瞬间操固把定技术开始发起攻击、展开搏斗、实施搏击运动的。在一般搏攻技术打斗中,开展搏技搏打厮杀,其搏辅技术与搏主技术是不分彼此的,而只有主次之分,且没有先后之别。其均拥有着错综复杂、神出鬼没、多变精巧的法搏技术、照搏技术、招搏技术、制搏技术、套搏技术、化搏技术,在不同状况下均有着不可替代的攻守作用。其中,法搏技术又称直搏技术,即直接抓握、把持、控制、降伏、操定对手的武术搏击攻守技术,是有条件的初级搏击攻守。照搏技术即以阴阳肘法为主体所发起的搏攻技术,是有打探价值的搏技攻守。招搏技术即以招法为主体所发起的攻击技术,是有前提、有巧对、有境界的攻守。制搏技术即以制法为主体所发起的攻击技术,是有深度、有谋略、有计策的攻守。套搏技术即以套法为主体所发起的攻击技术,是有长度、有记忆、有熟练的搏技攻守。化搏技术即在抓握、把持、控制、降伏、操定对手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发起搏击运动转化的技术,是有前提、有背景、有支撑的攻守运化。

二、膝搏与膝搏间法

膝搏是武术搏技攻守中极具较大攻击力、提升力、强硬力的技术,是比较精到、巧妙、大气的攻守。在临阵搏技攻守运动中膝搏动作的难度相比是比较大的,难就难在膝搏的顺势性较大。其不仅难在对敌的贴、粘、抱、靠、挟、插等出手部分上,也难在对敌的抓握、把持、控制、降伏、操定等打入瞬间固定上,更难在对敌的膝法攻击上。搏技膝法攻击就是通过武家临阵随机的出手、打入、瞬定来开展顺膝、顺势、顺力、顺劲、顺情、顺理膝攻的。

(一)膝搏定义

膝搏是指利用自己的膝关节突出部位所开展的搏打厮杀,是在盘住对手瞬间所展开膝卫攻击的一项武术搏技攻守技术,由各种各样的膝关节突出部位攻击对手的方法,简称膝法,所组合而成。膝法,是指武术运动中用着法把定对手上盘后在上下肢以及中轴的协助配合下,采用一定的降伏技巧、方法、手段,使对手架势高度适应自己膝卫攻击所展开的膝关节突出部位攻击对手的方法,是根据敌我距离、架势、动作以及攻守必须等实际而主动发起的对敌膝攻,是构成膝搏的基本素材,由前膝类、侧膝类、上膝类、下膝类等四类膝法组成。

所谓着法,俗称着定,是指应用抓握法、把持法、操固法、控固法、降制法、伏制法、盘定法、绕定法、缠住法等九大着法使对手瞬间散失主动攻击能力的一种技术。这是所有上肢对对手瞬间控制方法技术的总称,是传统搏技攻守俗成的一种常规攻击办法。

(二)膝搏进程

从膝搏攻守的整体过程来看,膝搏进程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整个膝法搏击过程中,实现膝法搏击均有得手、顺势、进膝等三个基本过程。严格地讲,搏技的膝法攻守均讲究着:一得,二顺,三进,四下,五撤,六守等膝法搏击的六大步骤。具体来讲,膝法搏击由膝攻着入、膝攻顺定、膝攻得手、膝攻三致、膝攻三撤等五个基本进程构成。

1.膝攻着入

膝攻着入简称膝着,即膝法搏击攻守运动中搏技九大着法的对敌介入,是在对手身体出现利膝搏击情形所发起的进攻。它是搏技膝攻构够成的基本前提,是搏击攻守伺机逮住、掉住、捡住、捣住、接住、抢住、踢住、抓住(俗称搏技八住)对手肢节、手足、把位使对手出现弯、曲、歪、斜、跌、倒等利膝搏击情形的搏击运化过程。所谓利膝搏击情形,即通过攻守运化使对手身体出现弯、曲、歪、斜、跌、倒等六种利于我膝技攻击的情状和形状、形制、形式。

在搏技膝法攻守进退的膝着过程中,一般要求膝着的时机、力度、技巧要恰到好处,膝着的安全性、稳定性、把控性要确实保障,膝着的速度、占位、劲道要得道自然。其主要作用,是除具有攻守进退的高度灵活、巧妙、利落等运化调控外,还在武术膝法运动中起着开始、开头、开局和调控、调节、调和以及诱惑、拨挑、揪拽、撩逗、推拉、忽悠等多方面的攻守、娱乐、保健的开创作用。

2.膝攻顺定

膝攻顺定简称膝顺,是指在膝法搏击攻守运动中通过攻守六顺(顺手、顺势、顺力、顺劲、顺情、顺理)驾驭、借鉴、呼唤所实现的招法介入前的瞬间固定,是膝技攻守机制的基本拿捏,是膝搏施展的因势利导、随行就市、随机应变,是膝搏着手后所必须进行的六顺运化瞬固、瞬定、瞬把,是实现膝攻的大前提,是膝搏攻守进退的基本平台。

一般来讲,如果自己在膝招施展之前不能顺利到达膝定位置,做不好膝招攻击之前的所有前期工作,就意味着自己膝招攻守的勉强,就意味着膝搏方法、手段、技巧的失败。所以在膝搏运动中必须做到对敌的因势利导瞬定、随行就市瞬固、随机应变瞬把,而展开合情合理的膝招攻击。

3.膝攻得手

膝攻得手简称膝得,是指膝法搏击攻守运动中根据敌我实际选择利我克敌膝招所开展的搏打厮杀,是锁定对手标、点、部、营、穴、位等(俗称攻守六的)的膝法攻守,是得手、得法、得势、得劲、得力、得体等俗称攻守六得的实质性膝法攻击,是膝技搏击的实质性关键环节,是鉴别膝技搏击水平高低的根本所在。

一般意义上的膝得,是指武家利用膝关节突出部位功力点,简称膝点,所开展的合情、合理、合法(方法、章法、办法之法)的膝法攻击。这是实现预先选定招制攻守的基本过程,是达到膝法搏击预期目的实质环节,是膝搏攻守、对抗、展现的真正过程,是搏技膝攻一举战胜对手的时刻。在膝搏运动中必须使自己得以恰到好处的实质攻击,如果做不到恰到好处的致疼、致痛、致休,就等于前功尽弃,前面一切的努力都等于零,也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技膝搏了。

4.膝攻六致

膝攻六致简称膝致,是指武家在膝法、膝招、膝制攻守即将结束时根据攻守要求所实施的终极性武术攻守六致。这是膝技攻守的结束过程,是对手不服输、不识抬举、不知深浅所必需的恰到好处刺激,是修德、振兵、治气等武家三大天职实现的必须。

搏技膝法攻守中的致疼、致痛、致伤、致残、致休、致死,俗称武术攻守六致,简称致。其攻守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彻底制服对手;其次必须使受教育、训练、驯击者真正达到炎黄子孙修德、振兵、治气的标准。

5.膝攻三撤

膝攻三撤,简称膝撤,是指膝搏结束后根据作战分寸、尺度、火候处理残局后所进行的安全、迅速、利落撤出。这是收手站定后所必需的危险区域、作战区域、对抗区域跳出,是按照情势、需要、设计所开展的机断性撤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谋略的收场,是可操、可控、可持的现场向安全地带的主动撤退,有撤出、撤离、撤退之分。

在临阵敌我搏技膝攻后,如果不进行合情、合理、合道的膝撤,其后果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将对手膝搏后以及任何状况下的攻杀战守之后,必须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干脆、利落、脱险、避埋、免伏、迅疾、便利、巧妙等全方位地开展快速的战地撤离。

(二)膝搏特性

在武术搏技膝法攻击中,借单足的抢占、两手的操作、臂膀的协同、躯干的配合,不仅膝攻具有较强的搏击能力,而且对敌人的骨骼、脏腑、神经、血管、经络均有着较大的冲击,还具有付出能量相对较小、获得利益较大、且震慑能力强的攻守特性。另外,搏技膝法攻守对自身的躯干建设具有鲜明的拉动作用,对膝关节有着鲜明的建设效果。

古今的膝搏实践证明,合理的膝搏运动对人体生理的改善,对人体脏腑的调节,对身体疾病的康复,对身心的保健,对长寿的调和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其大就大在搏技膝法攻击对机体组织、器官、系统之灵性、应性、巧性、妙性、理性的实质性提高是比较显著的。

(三)影响膝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搏技膝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招制等一般因素外,主要是膝的强度、劲度、力度和膝的灵性、应性、巧性以及膝搏的时间、距离、速度的合理把持。其次即是自己膝攻的得体程度、膝攻的得劲程度、膝攻的顺便程度和自己得势、巧妙、合理的下盘切入以及对方的反膝、破解、干扰水平等。

在武技膝搏运动中,如果下肢的足力不足、劲气不够、力不顺达,必然导致膝搏根基的松动,造成膝搏根力的流失,使膝搏力度、劲度、稳度、定度、实度(俗称五度)减弱,无法实现对敌的最大把控和自身的最大稳扎。如果自己的胆力不足、见识不达、志气不强,必然导致膝搏决心的松动,造成膝搏机会的流失,自己膝搏功力难以充分发挥,使膝搏热度、烈度、强度减弱,从而错失对敌膝攻的最好良机和最大攻击。中国武学家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心不可虚,志不可弱。勇不可泄,敢不可寒。”

(四)膝搏功能

膝搏的主要功能,即将对手最强大、坚实、稳固、牢靠、猛烈的主宰点击垮。其次是对敌人远打、长打、野打优势最有效、最直接、最干脆的破坏掉。其三是对敌人短打、贴打、黏打优势最有效、最直接、最干脆的捣毁掉。其四即对敌人沉立(重心很低的站立)、阵脚、气氛实现实质性的破除。其四即自己与对手劲、力、能、量、度的有效相对锻炼,尤其在膝搏比赛、对抗、较量中是十分角力的。其五即对双方反应速度、灵敏速度、自卫速度的提高,对身体的素质、体质、心质的促进,对胆力、见识、志气的提升,对辨证、施谋、行计能力的拔高,对身体内外总体的调节、调和、调理、建设、强化,都具有比较显明的促进作用。

(五)膝搏运动对下肢骨、躯干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膝搏运动,除可使下肢骨、躯干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壮,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排列根据张力、压力、扭力作用更加整齐有规律外,还可以使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躯干骨关节的功能加大,牢固性加强,承受力得以明显提高。

(六)膝搏间法

膝搏间法是指膝法与膝法之间规定、有意、无意、下意识、自然连接所必需的武术运化动作支撑,是膝法运动的外环境,是膝法之间所必需的合理运化。其产生于膝搏,存在、运动、游离于膝法之间,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到位、破坏、调节的作用,与中国武术功夫的化功和技法运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不同的、相同的、相近的膝法均有不同的间法,不同的、相同的、相近的膝法连接均有不同的间法连接,不同的、相同的、相近的膝法转变均有不同的间法变迁。

三、胯搏与胯搏间法

胯搏是指武术运动中在手足、上盘、下肢的密切配合下使胯卫力点迅速搏击对手所形成的胯法攻守,是根据攻守需要针对对手大力攻击所开展的搏打厮杀,是针对对手攻守枢纽所开展的胯卫搏攻。具有鲜明的稳、准、很特性,是武术搏技攻守极具破根、破本、破稳、破定、破固等(俗称五破)的有效重力进攻。

(一)胯搏主体

胯搏由胯法、胯照、胯招、胯制、胯套的巧妙排列、精巧组合、合理配伍构成。胯法即胯卫攻守进退的基本方法,是由人体胯部本能性攻守提纯而成的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人体九卫攻守之一。胯照即胯卫攻守的照面,是胯法与胯法相互结合所形成的连续两动攻守,是打探对手攻守实际的基本过程。胯招即胯卫攻守的基本招数,是三胯以上九胯以下连续攻守的合理配伍,是攻击对手的基本过程。胯制即胯攻制法,是胯招与胯招的合理排列,是攻击对手、娱乐表演、长寿保健的关键。胯套即胯攻套路,是几制、几段、几趟的合理编排的结果,是攻击对手、娱乐表演、长寿保健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胯搏主要内容

胯搏是武术搏技胯法进攻的集大成,是武家必须学练掌握的中轴攻守技术。其内容较多,形式多样,分类复杂。从胯搏的结构形式来看,可分为直胯类、顺胯类、硬胯类等三大类。其中,直胯属阳,顺胯属阴,硬胯属禀,其三位一体,共同完成着搏技胯法的有效大力进攻。从胯搏的攻守形式来看,可分为胯击类、胯切类、胯抖类等三大类。其中,胯切属阳,胯抖属阴,胯击属禀,其三位一体,共同完成着搏技胯攻的搏打厮杀。

(三)胯搏进程

胯搏进程即武家开展搏技胯法攻守所拥有的基本进程,是胯技教学、训练、锤炼、修炼所必须遵守的基本步骤,是对常规胯搏过程的科学划分,由胯着、胯顺、胯得、胯致、胯撤等五个基本进程组成。

1.胯着

胯着即胯攻着入,是指胯法攻守运动中搏技九大着法的对敌介入,是在对手身体出现利胯搏击情形所发起的进攻。这是搏技胯攻构成的基本前提,是搏击攻守伺机瞬间控制住对手肢节、手足、把位使对手出现利胯搏击情形的搏击运化过程,是对方在猛烈、疯狂、重力、凶狠、稳硬、刚劲等攻守六悍情形下主动出手、打入、应对、招架、迎击、导入(俗称胯六着)所形成的有利于胯卫攻守发挥的打造过程。

2.胯顺

胯顺即胯攻顺定,是指在胯攻运动中通过攻守六顺所实现的胯招介入前的瞬间固定,是胯技攻守机制的基本拿捏,是胯搏施展的因势利导、随行就市、随机应变,是胯搏着手后所必须进行的六顺运化瞬固、瞬定、瞬把,是实现胯攻的大前提。

3.胯得

胯得即胯攻得手,是指胯法搏击攻守运动中根据敌我实际选择利我克敌胯招所开展的搏打厮杀,是锁定对手标、点、部、营、穴、位,俗称攻守六的的胯法攻守,是得手、得法、得势、得劲、得力、得体,俗称(攻守六得的)实质性胯法攻击,是胯技搏击的实质,是鉴别胯技搏击水平高低的根本所在。

4胯致

胯致即胯攻六致,是指武家在胯法、胯招、胯制攻守即将结束时根据攻守要求所实施的终极性武术攻守六致,是胯技攻守的结束过程,是在对手不服输、不识抬举、不知深浅情况下所必需的恰到好处刺激,是修德、振兵、治气等武家三大天职实现的必须。

5.胯撤

胯撤即膝攻三撤,是指胯搏结束后根据作战分寸、尺度、火候处理残局后所进行的安全、迅速、利落撤出,是收手站定后所必需的危险区域、作战区域、对抗区域跳出,是按照情势、需要、设计所开展的机断性撤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谋略的收场,是可操、可控、可持的现场向安全地带的主动撤退,是必须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干脆、利落、脱险、避埋、免伏、迅疾、便利、巧妙的快速撤离,有撤出、撤离、撤退之分。

6.进程拿捏

在临阵攻守进退中,虽说搏技胯击攻守是随机应断的,但搏技胯击的攻守进程规范是胯攻以及所有武术教学、训练、锤炼、修炼的必需,更是炎黄子孙修德、振兵、治气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实现过程。如果武家散失了攻守进程规范、攻守道德规范、攻守礼仪规矩,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家人士了。如果炎黄子孙散失了攻守进程规范、攻守道德规范、攻守礼仪规矩,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炎黄子孙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沦丧,那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二)胯搏主体构筑

胯搏在武术搏技攻守中是轴心性的,是搏技攻守的主体,是攻守占地的实质,是阵脚扎实与否的关键所在,由击胯类、活胯类、行胯类等三大类构成。其中,击胯类即将具有直接攻击特性的胯法、胯照、胯招归纳在一起所组成的攻守类别,由侧三胯、下三胯、后三胯组成。活胯类即将具有调理、调节、调和特性的胯法、胯照、胯招归纳在一起所组成的保健类别,是用来安神、醒灵、导引、养身、养生的胯搏运化,由活六胯组成。行胯类即将具有攻守、支撑、运化特性的胯法、胯照、胯招归纳在一起所组成的演练类别,由撑胯、拧胯、颠胯组成。所谓撑胯即前撑胯、侧撑胯、后撑胯,是用来支撑、摔打、擒拿的。拧胯即前拧胯、后拧胯、斜拧胯,是用来翻转、摔打、擒拿的。颠胯即侧颠胯、后颠胯、踏颠胯,是用来提升重物的。

总的来讲,搏技胯攻由活六胯、侧三胯、下三胯、后三胯、撑四胯、拧四胯、颠二胯、贴胯、靠胯等九部分构成。其最基本的运动章法由活、入、击、撑、拧、颠等六个方面构成。

(三)胯搏的特性

胯搏进攻的主要特性是对敌贴近性、斩首性、动根性、轴心性的攻击,是武家借两手、四肢、躯干、臂膀、头颈劲力所发起的胯卫攻击。这种攻击不仅具有较大的胯攻力度、劲度、强度,而且对对手阵脚、布局、布控的捣毁、对对手进攻、攻击、作战的破坏、对对手照法、招法、制法的解除也是相当大的。

从胯搏的运动锻炼角度来讲,由于胯是人体运动的最大枢纽,其系统演练不仅对人体灵性、灵机、灵巧、灵动的培植调和具有较大的作用,而且与人的灵活、调控、软硬和人体的活动、寿命、生存以及攻守的主持、把控、拿捏息息相关。因此说,胯搏运动对人体的活力、健康、长寿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对人体生理的改善,对人体脏腑的调节,对人体气血的调理,对身体疾病的康复,对身心的保健,对长寿的调和等都是持续且向上的。尤其对人体灵性、灵机、灵巧、灵动、灵活等感悟反应能力的培养、改善、建设是无可比拟的。

中国武学家认为:“气者万物之原动,神者万物之生象,灵者万物之动象,活者精气神之凝练,动者精气神之释放,运者精气神之沸腾。”并认为:“人之灵气,储于臀,存于胯,贮于关,藏于节,溶于百骸,动于筋骨。其好动者凝,善动者聚,好静者散,善静者落,不动者尽,绝动者亡。”故在中国武家的功夫修炼中,灵动能力的建设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关键就在于中国武家的胯功修炼,几千年的修炼早已是非常讲究、非常系统、非常完善的了。其根本内涵与其它所以的武术功技艺一样,均充满着久经考验、千锤百炼、颠扑不破的武术哲学、理论、章法、技巧、谋略、计策,是中国武术、武学、武文化、武文明最为丰富、厚重、精绝的支撑。

(四)影响胯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搏技胯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招制等一般因素外,主要是胯攻的灵巧性、机会性、深入性。其次是胯攻的强度、力度、硬度。其三是胯法攻击力点的凝聚力、攻击力、摧毁力。其四是胯攻时间、距离、速度的合理把握。其五是胯攻过程中的劲力配合程度、架势得劲程度、进退恰到好处程度和对手攻守应对的反作用力干扰。

(五)胯搏的功能

胯搏的主要功能是极为强硬有效的截住、止住、制住、切住、挡住、堵住对手,并以此来破坏对手的阵脚,使对手无法自由、随意、放肆开展攻守,是使对手瞬间出现失势、落势、败势的一种搏攻技术。一般要求,所有截、止、制、切、挡、堵技术的使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力度。力求胯要胯的对手无法躲避、无法破解、无法挣扎,胯要胯的对手不知所措、不知所行、不知所格,并为其他攻守创造一个顺风顺水攻守环境。其不仅具有超常的身体中部的承、受、忍、耐、持、立等六大攻守支撑能力,还具有超常的攻守稳定、把持、驻扎能力。

(六)胯搏运动对下肢带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胯搏运动,除可使下肢带骨骨密质增厚,骨变厚,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还可以使骶髂关节、耻骨联合、髋关节和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闭孔膜以及整个骨盆的功能、强度、力度加大,牢固性、运动性、随机性加强,承受力、运化力、周转力得以明显提高。它是中国武家丹田修炼、下焦炼化、盆腔运化、丹炉炼就、底气打造的根本所在。

(七)胯搏间法

胯搏间法由胯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胯法之间,是胯法运动的外环境,是胯搏运动中的合理运化部分,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密切相关。

四、头搏与头搏间法

头搏,是指武术运动中用头来攻击对手营穴,和在特殊情况下用口咬、口吐、口喊以及头部信息交流来应对攻击进退所形成的方法、技巧、手段性的搏打厮杀技术,是无奈、无招、无法状况下的绝处逢生技术。在某些特定攻击情况下,是其他方法、技巧、手段所无法代替的技术,是在对手搂、抱、把、控、锁、贴等情况下所使用的搏击技术。

(一)头的简介

头即人体的头颅、脑袋、悳荖、上丹田,是人体吃喝、感觉、思维、呼吸、意识、指挥、呼喊、说话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体最强硬、最软弱、最关键的部分,是武术攻守首先所必须捍卫、保护、守护的地方,是正三路攻守的上路,是人体中轴的上端,与躯干相阴阳,与颈躯干相道气,与颈胸腹相四柱,与颈胸腹盆相五行。

在搏打厮杀中,头属禀,是武家攻击的第一目标,与废残攻击目标的运动系统(简称外属阳)和伤损攻击目标的五脏六腑(简称内属阴),共同构成了武术攻守的阴阳禀三大目标。一般来讲,对头部的攻击往往会一击定输赢,对内部的攻击往往会一击定生死,对外部的攻击往往会一击定停止。

(二)头搏构成

武术搏技的头搏运动由攻击类、躲闪类、调节类之分。具体来讲由前三头、正三头、口三头、后三头、撑三头、和九头等六个方面构成。其内容丰富,动作精到,方法纯实,技巧玄妙,攻击强悍,是非常给力、给劲、给势的攻击技术。

头搏在武术运动中的动作难度比较大,先天支撑比较足,后天攻守比较少。使用者如果没有经过完整、系统、规范的头搏学练、训练、锻炼,是会有一定难度、困难、危险的。但对熟练、掌握、领会的人来说,不仅没有危险,反而具有超常的攻守、娱乐、保健作用。尤其在人体的康复修炼保健中,头颈部的支撑有利于人体上盘最大的精气神血调控、改善、建设,头颈部的撞击有利于人体闹环境的实质性改变改善,头颈部的敲打按摩有利于人体整体环境的优化,头颈部的运动动作有利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配合,一直是中国武家延年益寿、长寿保健、返老还童修炼的关键所在。

头搏章法在武术攻守运动中是比较特殊、奇巧、规范的。一般意义上的头搏均由头法构成,而头法的实现,就是头功攻击力点对对手要穴的猛烈撞击。其中,攻击力点是指通过训练可使在以头为卫比较特殊的攻守状况下自己将攻击劲力凝聚在头部极具功力的攻击点上以确保头搏的正常、顺利、得法进行。就其攻守的基本过程,由出头、着头、震头等三大进程构成,是比较讲究、巧妙、系统的搏击攻守技术。

(三)头搏的特性

武术技法的头搏进攻,借着对手的手足、肢节、臂膀定力,不仅具有鲜明的头搏攻击特性,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攻守娱乐、延年益寿、长寿保健特性,是极具方法性、技巧性、手段性的搏打厮杀运动。一般要求方法要精准,技巧要妙绝,手段要凶狠,机会要要适时、到位、得势,使用要安全、潇洒、自如,万不可轻易而为,随便而攻,随意而用。

一般来讲,头搏攻击主要是头颈吃力。其付出的能量较小,动作幅度要求略大一些。其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但对头部强度、力度、劲度以及头颈灵敏度、准确度、动作幅度的促进作用很大。如果能够合理开展头搏运动,那对人体头颈运动的综合建设以及头颈的反应速度、随机能力、灵敏素质的改善,是具有十分明显作用的。另外,对人体头部的适应性调节,对人体脖颈功能的提升,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敏感度的提高,对大脑思、想、意、念、悟等上丹田的修炼,对灵性、变性、锐性、智性、慧性、聪性、明性、记性、忆性等脑袋九大动性的建设,对修炼者延年益寿、健康长寿、康复保健的经验发挥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四)影响头法运动的因素

影响搏技头法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招制等一般因素外,主要是头的准确性、稳定性、牢固性和敌我上肢、下肢、躯干、脑袋的劲力、巧力、动力以及攻击时间、距离、速度的合理把持。其次是自己肢体的到位配合、架势的得劲程度、头攻的精绝实施和头卫攻击点的强度、硬度、力度以及对手抗击头攻能力的大小、头攻水平的高度、头攻熟练的程度等。

一般来讲,如果头搏的定力不足、劲气不够、力不顺达,必将导致自己头搏功力的松动,造成头搏冲击力的流失,使头搏效力减弱,而无法实现最大的头力进攻。如果自己头颈的运动幅度度、支撑劲力、头卫攻击能力,不能完全与实际相匹配,也是无法实现最大头卫进攻的。如果对手的反作用力干扰过弱、过强、过度,都会使头攻变异而导致头搏动作的失常。

(五)头搏的功能

头搏的主要功能是造成对手在瞬间内的恍惚、松动、迷茫、走神、分心、失意俗称攻守的六大松动,以利于自己攻击招法的启动、展开、发挥。其次,有效的头搏锻炼能醒脑、醒神、醒灵、醒悟、醒感、醒觉俗称头搏运动的六醒。其三,头搏修炼能有效调节、调理、调和、调控、运化、净化、充养、润泽人体的三精即脑藏之精、肾藏之精、生藏之精,使人体三精运化得以全面提升。其四,头搏修炼能显著改善大脑皮层、脑袋肌层(头部肌肉)、脑袋皮层(头皮),使人体的感官、大脑、小脑得以彻底放松,使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得以功能提升,使人体的筋骨、皮肤、毛发得以合理代谢,使人体的心情、心志、心理得以合理放松。其五,可调理颈椎代谢,改善脖颈各关节、韧带、椎间盘的充润度,尤其对寰枕、寰枢两关节灵气、心气、动气和润度、泽度、挺度以及开展攻守强度、活性、耐性的改善,都是十分明显的。

总的来讲,头搏运动的功能是鲜明、深远、全面的。虽说头搏运动主要在头颈,但其作用是极为广泛的。它不仅会使练习者的头、颈、胸、腰、骶关节得以灵便改善,使之动气、润气、泽气十足,而使自己精力充沛、血气旺盛、干劲倍增;而且还可改善人体的神经传导、反射、感觉,达到全面增强体质的目的。

(六)头搏运动对头颈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头搏运动,除可使头颈骨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还可使寰枕关节、寰枢关节、脖颈其他关节和脊椎所有韧带、椎间盘、窦腔以及脑部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幅度、强大、力度得以适应性的加大加强,使修炼者的自制、自立、自理能力升华,使学练者的承受力、释放力、自持力得以显著提高。

(七)头搏间法

头搏间法由头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头法之间,是头法运动的外环境,是头搏运动中的合理运化部分,是一头失效再来一头的关键性连接,具有捋顺、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密切相关,是头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肩搏与肩搏间法

肩搏,是指武术运动中用肩来攻击对手营穴和在特殊情况下,用肩扛、肩担、肩挠来应对攻守进退所形成的方法、技巧、手段性的搏打厮杀技术。它是提升、移动、转移状况下的真扛实干技术,是特殊攻击情况下其他方法、技巧、手段所无法代替的技术,是在挤、扛、担、挠、冲、撞等情况下所必需的搏击技术。

(一)肩的简介

肩即人的肩膀,是人体挤、扛、担、挠、冲、撞的关键所在,是人体最持久、最支撑、最劲力的部分,是武术攻守首先一马当先的地方,是上三路攻守的左右两路,是人体中轴的左右端。其左右相阴阳,是不可或缺的攻守上盘的强悍攻击力点。其中,左肩属阳,是武家常规攻守的当先、受力、吃劲部位。右肩属阴,是武家常规攻守的筹划、酝酿、大力、后劲部位。二者对立统一、相互轮换、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着武术肩搏技术的攻守进退。

(二)肩搏内涵

中国武术的肩搏技术由肩搏方法组成,肩搏方法即肩法,是指武术运动中当对手贴近时自己用肩卫来搏击对手所形成的肩膀攻击方法。它是用来攻击对手营穴的大力性上盘攻守技术,是在特殊情况下扛、揹、担、揉、靠、挤对手所形成的肩搏方法、技巧、手段,是一般对手在实战中不知、不识、不会的肩膀攻击技术,是扛、揹、担、揉、靠、挤等肩膀攻守的基本技法,是特定攻击情况下任何其他方法、技巧、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技术,是武术搏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

一般在对方中轴靠近自己的情况下,才可发起肩法的攻击;在对方中轴贴近的情况下,才可发起肩法的揉、靠、挤对抗。在中国武术理论中,虽只说是肩,但实际包括膀、胸、背在内相关部位,是发起肩法扛、背、担、挠、冲、撞攻守的必须。

(三)肩搏构成

肩搏是指以肩部为核心的搏打厮杀,是在胸、背、膀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搏技对抗,是武术搏技攻守中最为持续、便利、强硬的搏技攻守。从肩搏的功用上来讲,武术搏技肩攻可分为肩攻类、肩化类、肩扛类、肩揹类、肩担类、肩揉类、肩靠类、肩挤类等八类构成。从肩搏的方位上来讲,武术搏技肩攻的具体方法由侧五肩、活五肩、上五肩和胸三应(即挺、颔、碰)、背三应(即揹、顶、撑)、膀三应(即绞、挟、拨)等六个方面构成。

一般肩搏的运动动作难度较小,但技巧性特别强,且具有超常的身体上部的撑、受、忍、耐、持、立等六大功能,是为人、成人、做人的基本素质支撑。同时也意味着肩在中国武学中的构造是比较坚固、结实、耐用的。其中,承是指中国武家的成人六撑,即担、接、抗、挠、挤、承。受是指中国武家的做人六受,即骂、攻、击、打、惩、罚。忍是指中国武家的为人六忍,即悲、怒、辱、弄、疼、痛。耐是指中国武家的成人六耐,即用、劳、动、斗、仗、战。持是指中国武家的做人六持,即气、力、爱、憎、坚、强。立是指中国武家的为人六立,即心、意、志、足、身、道。

总的来讲,肩搏由肩法构成,肩法的实现主要是由两足、躯干、四肢来协助完成的。其中,肩特指人体的肩关节部位,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的肩关节以及肩锁关节构成,具有一定的支撑、撞击、运化、扛担、揉挤能力。搏是指肩的攻守、娱乐、保健、承受、调和、扛担、揉挤等运动技术。肩搏的主要功用包括对抗、支撑、撞击、运化、扛担、揉挤、活胸、启灵、健脑等多个方面,具有极强的攻守、娱乐、保健作用,尤其对头部的气血供应和胸部的心脏、心包、左右肺、膈肌、胸腔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所谓启,即启动、启发、启蒙之意,灵即灵气是机灵、灵活、灵力、灵动、自动、应变、随机、伶俐的意思。启灵是指肩搏运动具有启动、启发、启蒙人体机灵、灵活、灵力、灵动、自动、应变、随机、伶俐的作用。因为中国武学家认为:“人之先天灵气,藏于肩,灵于肘,活于腕。人之后天灵气,藏于髋,灵于膝,活于踝。人之禀赋灵气,藏于心,灵于脑,活于脊。”

(四)肩搏特性

武术的肩搏攻击,凭的是肩关节凸起部位的攻杀战守,与紧密相关的胸、背、膀是不可分割的,肩、胸、背、膀一直是传统武术肩搏技术的主体四柱,具有鲜明的肩扛、胸应、背揹、膀击特性,对躯干向我的攻击、靠近、溜过有着极为强硬的对抗作用。其不仅可借着腿胯、躯干、臂膀、手足的巧妙配合来强攻对手,还具有较大的打入、切入、挺入势头,更具有破坏、损毁、践踏对手阵脚的基本特性。

在搏技攻守中,肩搏攻守所付出的总能量相对较小,而获益是根本性的。肩搏运动对人的搏击技巧要求较高,对人体的架势影响较小。一般对自己手足的劲力能量度、灵活机巧、挺进靠实打入等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对合情、合理、合法的碰撞性搏击和对人体五脏、六腑、精气神血的完整系统建设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合理的肩搏运动对人体的头脑改良、生理改善、气血调节、脏腑建设和人的灵性、巧性、妙性的提高以及人体活性、动性、运性的增长有着极大的帮助、推动、建设作用。

(五)影响肩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武技肩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招制等一般因素外,主要是肩卫力点攻击的机会把握、手足到位的配合、肩搏的强度劲度力度和整体劲力应用、凝聚、挺进的巧妙程度以及攻击时间、距离、速度、部位的合理把握。其次是自己腰、腿、臂的巧妙配合和攻守式、架、势的得劲程度以及敌我相对力量的干扰转化水平。

实践证明,如果肩搏的力度不足、劲气不够、力不顺达,将必然导致肩搏的失败,以使自己无法实现最大肩力的攻击。如果肩、胸、背、膀、臂、腰、胯、臀、腿、手、足的配合不当,也是无法实现最大肩力攻击的。如果肩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不到利用、借取、巧使、妙用、豪夺,也是无法实现最大肩力攻击的。一般在临阵肩搏中,对手的用劲、用力、用势越猛,越会影响肩搏的施展发挥。

(六)肩搏功能

肩搏的主要功能是扛住、挤住、顶住、撑住、架住、挡住对手,其次是肩卫的扛起、挠起、顶起攻击,然后才是必要的练肩、训肩、锤肩、修肩、养肩和有效的娱乐、保健长寿建设,以及显著的灵性锻炼、可观的攻守本能调节、深层的应变改善。其与存活、生活、仙活、生存、斗争、攻守息息相关,可大大改善自身的机动水平、贴靠能力、打入优势以及死缠、烂泡、难缠等特定状况下做人、做事、做局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七)肩搏运动对手足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肩搏运动,除可使肩关节所有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不仅可使肩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以及相关韧带、肌肉的活动能力加大、加固、加强。还可使胸腔的支撑更加合理、有序、安妥,进而提高人体气血的合理代谢,促进人体骨骼、韧带、肌肉、骨连接的进一步完善、合理、系统。

(八)肩搏间法

肩搏间法由肩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肩法之间,是肩法运动的外环境,是肩搏运动中的合理运化部分,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拨乱反正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密切相关,是人体运动动作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撑。

六、节搏与节搏间法

节搏是指武术运动中用节来攻击对手营穴、标点、九卫和在特殊情况下用节来应对、封堵、拦截对手攻击所形成的方法、技巧、手段性的搏打厮杀技术,是招架、应接、攻守状况下的真攻实抗技术,是特殊攻守情况下其他任何方法、技巧、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技术,是在强攻、疯攻、狂攻、乱攻、恶攻、毒攻等情况下所必需的搏击技术。

(一)节的简介

节即正常人体骨节和运动环节的总称。它是人体切金、断玉、裁剁、鞭打、抡击、冲撞的根本,是人体挡、架、封、堵、拦、截的关键,是人体支撑、站立、顶杠、搅和、别撬、挟靠的大前提,是人体最结实、最强硬、最坚持的部分,是武术攻守维护、招架、支撑的必须,是大臂节、小臂节、胳膊节和大腿节、小腿节、全腿节以及大腰节、背节、脊柱节的总称。其中,上肢节以小臂节为主体,下肢节以小退节为主体,中轴节以背节为主体。

所谓环节,是指人体可以活动的每一段肢体、节段或围绕关节转动的骨。所谓运动环节,是指人体中既可以是单一的骨环节,也可以是几个肢体、节段的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某一关节运动的肢体。所谓体卫,是指人体上具有攻、防、守功能的肢体远端、环节、部位。

(二)节搏内涵

武术的节搏技术由节搏方法组成,简称节法。其中,法即正常人体运动环节在武术运动中攻守、运动、动作的基本方法。节法是指武术运动中用身体骨节、环节、运动环节来攻击、守护、担架对手所形成的搏击方法。它是武术运动中最为复杂、繁多、琐碎的体卫攻击,是对手贴近时自己用节卫来搏击、抵抗、挡架对手所形成的节技攻击方法,是用来攻击对手营穴的大力攻守技术,是在长期节技搏打过程中所形成的节搏方法、技巧、手段,是特定攻击情况下任何其他方法、技巧、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技术,是最为广泛的武术搏技攻守技术。

(三)节搏构成

武术搏技中的节搏是极为错综复杂的。概括地说,节搏由节法构成,节法的实现是由节的动作、攻守、运动等来完成的,有单节、双节、多节等三类之分。具体来讲,节法由鞭攻、切攻、甩攻、杠攻、挂攻、撑攻等六攻构成,均有出节、着节、收节等三个最基本搏击进程。其搏技节法攻守、对抗、作战的所有做法,都是极具方法、技巧、手段和理论、计策、谋略、智慧支持的,是中国武术搏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容上讲,节搏内容丰富、精到、得体、实际,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应用性。它由腿节、股节、胫节、臂节、肱节、尺节、腰节、轴节、身节以及头节、颈节、手节、足节、指节构成,是中国武术搏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四)节搏特性

在武术攻守中,节搏主要是指人体的四肢节搏击,更多的节主要是用来支撑、应对、招架、挡磕、保护的,其都具有极为鲜明的攻守进退特性。如果在武术娱乐运动中,节搏主要是用来定型、定力、定法的,具有极为鲜明的攻守娱乐特性。如果在武术保健锻炼中,节搏主要是用来导引、导气、导劲的,具有极为鲜明的康复保健特性。如果在武术长寿修炼中,节搏主要是用来调理、调节、调和的,具有极为鲜明的延年益寿特性。

一般情况下的节搏运动,其付出的能量比其他任何的搏法都要小一些,但要求自己环节的承受力较大。其对对手的攻击较强悍,对对手的拦挡较直观,对自己的守护较全面,对自己的支撑较坚强,且对自己的稳定性影响小。合理的节搏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瞬间承受、守护、招架能力,还对人体的感觉提升、位觉建设、悟性开发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人体承受、应变、运化能力提高和攻守动作速度、反应速度、攻守速度加快所不可缺少的教学、训练、锤炼必须。

(五)节搏属性

武术搏技的节法攻守与其他所有武术技法一样,都有其传统的科学属性。在构成武术搏技的六大方法之中,其肘法为太阳属土,膝法为太阴属木,胯法为少阴属金,节法为少阳属水,头法为阳明属火,肩法为厥阴属土。其中,节法为少阳属水是说,节法攻守就像初升的太阳是朝气蓬勃、活力无限,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样是无处不在的生命之源。

武术的搏技节法攻守,不仅具有较大的上盘节挡、节架、节动、节攻、节守能力,而且拥有着较强的支撑性、格挡性、保护性,更为厉害的是节搏的鞭、切、甩、杠、挂、撑等搏打厮杀功能,其动作直观,且具有超常的变换、变化、变迁能力。这意味着节搏在中国武学中的结构是比较自然、严谨、规范的,是武术搏技攻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节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搏技节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照制等一般的因素外,主要是节的绝对劲力把握、相对幅度把持、熟练技巧拿捏和手足的巧妙配合以及节搏能力、得手、得劲、得力、得势、得时的精巧结合程度。

(六)节搏功能

节搏的主要功能,是在搏打厮杀中给对手以致命的臂击、臂切、臂断,有道是:“千斤肘,万斤膝,要命还的靠肢节。”其次是节搏攻击中的承(支撑)、受(受劲)、磕(受力)功能。其三是出色的节法运动动作功能,其不仅会使自己的意、志、胆、识、情、欲得以发泄,还会使自己的精、气、神、血、津、液得以通顺,更会使自己的劲、力、能、量、度、态得以充分展现。其四,节搏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肢节运动水平,而且对敌我合璧的近距离把持能力、肢节转换能力以及控制、附着、节定等能力的培养、维持、提高,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七)节搏运动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搏技的节搏攻守运动,除可使上肢、下肢、中轴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还可使自己的骨质充润,骨关节牢固性加强、灵活性加强、活动范围加大,骨的密度、强度、承受能力得以提升,肢体运化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也能大大增强运动者的斗志、胆略、认识和体质、素质、品质以及力气、劲气、心气、勇气、盛气,更能对人体的运动、锻炼、娱乐、保健、益寿能力得以实质性的提升。

(八)节搏间法

节搏间法由节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节法之间,是节搏运动的外环境,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破坏、拦挡、招架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紧密相连。一般节搏间法在节法运动中均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拨乱反正的作用。其不仅具有维护攻击节法的作用,还具有辅助攻守节法的作用,更具有身形转化、运化、变化的随机应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