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说治论策
14062600000069

第69章 国际研究(2)

美国农业社会化探析

1997年10月,我作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产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培训团的一名成员,在美国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和培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努力寻求经济建设的新突破,并且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10月访美成功,开辟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美国农业生产社会化和规模经营的一些情况做一些介绍,希望有益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在美国,我们先后去过底特律、香槟市、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费城、康巴地莫、旧金山、洛杉矶等不少地方,对其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农业发展区域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重点是伊里诺伊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这里是美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培训团在美国先后访问了美联邦议会、政府、州政府部分官员,伊里诺伊州大学和美国科研单位部分公职人员、11个跨国公司,还走访了农场主、农户,实地参观了美国玉米、大豆、苹果、葡萄、牛、猪的科研、生产及经营活动。概括起来我以为美国农业生产社会化和规模经营有三根支柱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土地私人占有制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是美国农业社会化规模经营的社会基础和客观要求

美国现有播种面积(即耕地)3.7亿~3.8亿英亩,人口2亿多;而我国有15亿亩耕地,12亿人口,美国人均占有耕地要比我国多得多。气候条件也好,大部分时间风调雨顺,但美国土地是私人占有制。人们拥有土地多少不一。早在200年前,各国移民进入这块新大陆后,各自占领土地,开始了农业生产。之后,农户、农场主、合作社相继产生。由于土地私人占有,人们认识到土地作为一种资本能在运动中增值,因此土地在买卖中不断兼并。而有些农户由于种种原因,也常把自己的土地租赁给他人耕种,收获对半分成。农场主、合作社又不稳定,但总的是趋于减少,然而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却发展了。威斯康星州原有120个农场合作社,现有100个,因为土地兼并,合作社规模大了,数量少了。这是美国农业变革中的重要标志。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700万户农场,50年代560万个,以后25年又相继减少了50%,现在全国只剩不到270万个农场。不过减少速度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2.7%下降到70年代的1.1%。现在,美国城市中的一些大财团,看到土地能直接经营,由中介公司转包。银行、保险等各行业大户往农业投资,这无疑又加速了美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同时,美国政府、州政府,却不直接管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也不管)。土地私人占有,生产无政府状态,正好使生产者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起来。政府不管生产,社会服务应运而生。各种类型的生产、科研、经营性服务公司相继产生,如种子、农机、存储、食品加工、期货贸易各种公司,从田间到餐桌进行着全程服务,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应当说,中介服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只管宏观政策法规制度、对外贸易、邮电、环保、资源利用、安全检疫、公平交易、基础设施、税率调节、风险投入,当然还有军队国防、外交。政府主要是宏观调控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当然包括农业行为。美国农业由美国农业部一个部门管。美国农业部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伊里诺伊州农业部有80多年的历史,美联邦农业部和各州农业部是协作关系,不是领导被领导关系,美国共和党、民主党、联邦和州政府,在其他方面有争议,唯对农业相互争议极少,政府制定政策,农业部执行,其他政策可以州制定,但农业贸易政策不能制定(美农药费是有争议的,即公众和农户谁交农药执照费有争议)。农业部也包括公共事业这一块。美国1996年对农业补贴近10亿美元,他们说到2000年不再补贴。美国土地私人占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即使生产者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起来,也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更强化了中介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在美国土地私人占有制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美国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事实上起着三大作用,即决定性作用、推动性作用和调控性作用。

二、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技术含量,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推动了美国农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了美国农业工业化的进程

在考察中,印象最突出的是高科技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我们到田间实地参观了玉米的收割。收割机功能齐全,而最使人兴奋的是上边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可以告诉你土壤的氮、磷、钾及其他物质含量,可以告诉你该土地上长的农作物产量是多少,含水多少,粮食有无传染病毒。而且每三秒显示一下,精确度在1~3米之间的土地上。美国15%的农户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69%的农户有电脑,公路收费、家庭用水、用电皆用电脑,自动在银行账户过账,无人收费。还有机器人的使用也很多。据说到20世纪末世界上将有100万台机械人投入使用。我们还亲眼看到了美国无土栽培技术。一丈多高的黄瓜苗在一块木板上长势喜人,上面挂满了黄瓜。还有一些无土栽培蔬菜长得十分旺盛。还看到精密养殖,如鱼一类水产品在不大一块地方精密养殖得很快,效益也高。工业生产中的激光技术,令人耳目一新,而基因重组十分耐人寻味。我们看到猪接种,玉米、大豆育种大都经过基因重组。如果说全球定位系统装置可以告诉人们一切,那么基因重组可以改变一切。如克隆牛、羊、猪,世界上研究基因重组的国家主要有中、美、日三国。最初中、美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玉米生产国,大豆、玉米在世界上用量很大,其种子是否优良十分重要。基因重组就是从动植物种子开始的。一家猪育种公司给我们展示了猪育种的基因重组过程。经过基因重组生产的新猪种完全丢掉了原公母猪的劣势,新猪崽从基因重组中就已确定了今后生产中肥、瘦肉的结构比例。1997年全美养猪1亿头,平均3人1头,现养猪种27万头。世界上有菌猪多,去年经美国国会通过,给我国上海送来600头无菌猪。美国有400个亿元以上富翁,其中有一位就是借养猪致富的。美国荷美尔公司,一天杀1.5万头猪,每分钟可生产8.9个人吃的熟肉,生产食品200种,年销售额30亿美元。我们还参观了江地尔公司的农机生产线,这个厂和车间占地231英亩(合1386亩),仅自动生产轨道长达11公里,每30分钟即可生产出一辆车,每台价格20万美元,全年销售100亿美元。生产多用机器人、电脑,拥有激光切割以及先进的电镀技术,属世界一流。这个公司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该公司用于科研的经费高达2.5亿美元。有5404名科研人员,占全公司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还有ADM公司,全球总雇员1.8万人,主要加工经营玉米和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Ve、Vc厂家,车间只有两三个人,主要用电脑、机器人作业。每天加工大豆20万吨、玉米250个车皮。公司董事长年逾八旬,曾随总统见到过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他接见了我们并介绍了该公司的一些情况,并且讲到,美国大豆是从中国引进的,“我们欠中国太多了”。

美国高科技发达,首先是他们十分重视高科技研究的人力、财力投入。美国农业研究中心农业主管告诉我们,美国有48个研究中心,不但研究本国农业,而且研究国际农业。全美有100多个农业实验室,1997年国家拨款7亿美元用于农业研究,折合人民币58亿元。研究方案交立法机构,再交国会两个授权立法的委员会立法,交拨款委员会拨款,立法和拨款是研究的前提,每三年拨款一次。政府、研究部门、用户紧密结合,彼此共事,有合作协议。公司技术专利换成商品也要有使用协议。103个实验室跟许多国家合作,中国也很多。成果转换成商品的时候要有专利之说,并有付费,但这占5%。95%的研究成果是要免费向社会大众公开服务。我们还在伊里诺伊州农业大学参观和培训。这是一所有130年历史的农业综合大学,12个系,最突出的是机械工程、农业教育,对国际研究多,现在与我国10个地区有农业合作项目。该大学占地2万亩,学生和教职工有12万人。美国农业大学和其他一些科研部门(美农业研究中心)以及专业公司的厨房试验室,对农作物的种子、耕地、施肥、收割、藏储、食品加工进行一系列研究。总之,美国农业正在进行着又一次新革命,其主要标志:一是种子的基因重组;二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再就是中介服务公司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服务。这样就加快了美农业工业化的进程。美国正在进行的农业革命,必将影响世界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估计,而且要在研究和引进高科技方面舍得花本钱,实现赶超战略。我以为在高科技上做文章,才是最快、最好的捷径,当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三、“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的实际要求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局势由对抗转向对话,由军事对峙转向经济竞争,经济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关注和优先考虑的问题,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越发显得必要和突出。因此,“全球化”确有其时代的、历史的原因和背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程。现在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大气候,从而越来越重视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1997年,取消影响商品和服务进口管制的国家和地区,已从1970年的35个增加到137个,1996年世界出口贸易额比46年前增长100倍,达6.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世界总产值的20%以上。同时各国对外投资迅猛增长,直接投资总额已从80年代末的1660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3500亿美元。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已达3.2万亿美元。其间跨国公司异常活跃,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力军。现在全球跨国公司已超过4.5万家,雇员超过7000万人。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50%~60%、技术贸易的60%~7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另外,国际金融市场膨胀,输入资本规模空前,全球货币日交易量目前达2万亿美元,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日趋规范。区域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将近30个,包括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全球化”进程目前主要是由美国及西方几个经济大国主宰着。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正在积极利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紧国际贸易,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推进“西化”进程。美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是在美国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此次在美国参观了十几个跨国公司,农业机械方面如江地尔公司,屠宰加工如荷美尔公司,养猪机械制造如弗兰克公司,玉米大豆加工如ADM公司,全球贸易如PAD公司、嘉吉公司。嘉吉公司已有132年的历史,公司有7.8万人,一半在美国,一半在世界各地。1920年以来就向全球销售种子。该公司有40条生产线,1996年销售额580亿美元。这些公司与世界7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并在外国有分公司。我们还参观了美国芝加哥期货贸易市场,这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期货市场。许多农户通过期货贸易,地还未种,就已经把今后5年的产品卖了。另外,美国正在为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引人注意的是去年实施的《新农业法》,《新农业法》与过去多年实行的“免耕法”的区别在于新农业法减少了对农业的补贴,这一方面减轻了美国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鼓励农户扩大耕地面积。(过去免耕法是政府对农户自己的每亩土地按80%补贴,让其免耕,以使土地休养),显然《新农业法》的实施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社会化和规模经营,同时加大了农副产品的出口额,现在美国出口谷物已能满足世界要求的34%。美国政府一方面对本国资源实行战略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口贸易。其中对进出口贸易中的动植物检疫十分重视,因为国际贸易中动植物检疫具有相当大的控制力。美国很重视国际项目的研究和合作。伊里诺伊州大学学生上学第一课讲国际情况,以使学生了解全球农业项目,不少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渴望占领中国市场,希望扩大中美贸易往来。

此文从1998年6月25日开始在《忻州日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