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14061800000037

第37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2)

第二节 问话的预设机制

问话的形式不同,命题的预设性也不一样。廖美珍对法庭语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说来,是非问话、正反问话、附加问话和选择问话的命题的真伪是要经答话人认可的,而特指问话中的命题往往是设定的”(廖美珍,2003:491-499)。但是,在心理治疗会谈语料中,不仅特指问话,而且很多附加问话的命题真伪也由问话人预先设定。

问话的形式不同,支配力的大小也不一样。支配力与问话人所掌握的信息量相关。问话人掌握的信息量越小,疑惑程度越大,对答话和答话人的支配力也就越小。反之,问话人掌握的信息量越大,疑惑程度越小,对答话和答话人的支配力也就越大。支配力由弱到强的问话类型分别为:特指问话,选择问话,正反问话,是非问话,陈述问话,重复问话,附加问话(详见第四章)。

此外,不同的问话形式也影响预设嵌入的程度或深度(Clayman & Heritage,2002)。在心理治疗会谈的各个阶段,治疗师策略性地运用各种形式的问话来实现“以言治病”的目的。下面我们针对心理治疗会谈中几种常用的问话形式的命题预设性、支配力以及嵌入性程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非问话

是非问话是封闭性问话的一种,对答话和答话人有一定的约束力,其问话预设的命题往往需要答话人来确认真伪。是非问话是治疗师运用较多的问话方式之一,其中包括肯定是非问话,否定是非问话和陈述式是非问话。

例1

60 治疗师:那你每当考试的这个怕呀,与这个抢劫的事情有关系吗?

61 来访者:我觉得应该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啰。

此例中,第60行是一个肯定是非问话,“每当考试的这个怕与抢劫的事情有关系”这一命题的真伪需要答话人通过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予以确认。

例2

15 治疗师:你哪方面不好啊?

16 来访者:就是感觉到·郁闷呢,好像总是开心不起来,好像▲

17 治疗师:▼总是觉得不开心?

18 来访者:对!有好多事情,反正好像对什么事情也不感兴趣。

19 治疗师: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

20 来访者:欸,很多⊥反正感兴趣都是些那种很开心的那种感觉。(3.5s)有很多的这个心里啊,非常的恐慌啊,就是说。

例2中的第17行和第19行都是陈述问话。这类问话一般通过直接重复来访者前一话轮中的部分内容或者通过解述来传达预设,体现了治疗师对问题的关注、理解和澄清。

二、特指问话

特指问话主要目的是向听话人索求信息。相对于是非问话,特指问话对答话和答话人的约束力较小,但是命题内容的嵌入性更强。是非问话使答话人有机会选择否定的回答方式来反预设,即否定问话的命题内容,而特指问话的命题预设较为深入,对该命题持异议的唯一方式就是拒绝作答。

例3

148 治疗师: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149 来访者:上学的目的呀,起码,作为一个学生应该上学,不然就被人家扣学分嘛。

150 治疗师:怕扣学分?啊。⊥

151 来访者:⊥扣学分扣得多,就好像就不能——就不能——考、考大学吧?这样子。

152 治疗师:嗯。那考了大学、读书出来以后怎么办呢?有什么打算、理想呢?

153 来访者:考完大学啊?有必要的话去深造一下啰。

该个案中,来访者患有严重的厌学症,治疗师期望通过引发来访者对学习目的和未来理想的思考来激发其学习动力。这段谈话中有两个特指问,第148行和第152行。在这两个问话中,治疗师的关注点是来访者的“目的”、“打算”和“理想”。第148行中的问话预设了“上学是有目的的”,让来访者对问题无法拒绝,引发来访者对自我的反思。第152行中的问话预设了“考了大学、读书出来以后有打算、有理想”,同样让来访者对问题无法拒绝,进一步深化了来访者对学习目的,乃至对人生的思考。

三、正反问话

正反问话也属于封闭性问话,其问话预设的命题也需要答话人来确认真伪。

例4

50 治疗师:那么现在又要考试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回忆起抢劫的那个事情了呢?

51 来访者:也不会啊。

例5

263 治疗师:不想上学[,=

264 来访者:[嗯

265 治疗师:=与你自己本身的·原因有没有关系?

266 来访者:有啊。

治疗师在例4中和例5中的问话均为正反问话,其中的命题“现在又要考试的时候回忆起抢劫的事情”和“不想上学与自己本身的原因有关系”都需要答话人来确认。

四、附加问话

在所有的问话类型中,附加问话的支配力最大。附加问话陈述部分的命题是Labov和Fanshel所指的B-事件,即仅为受话人所知道的事件。关于B-事件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当说话人做出一个关于B-事件的陈述(statement)时,要求受话人予以确认(Labov & Fanshel,1977:62)。具体来说,附加问话的主要话语功能是“寻求核实”与“寻求认同”(高华,张惟,2009:45-52)。

例6

17 治疗师:那就是在——星期一的时候你本来应该上学,你没去上学[,=

18 来访者:[嗯

19 治疗师:=对不对啊?

20 来访者:嗯嗯。

例7

341 治疗师:这个情况啊就是说从你目前的情况来看呢因为你到大众广场去啊,跟熟人呐,跟你家里人呐,对不对,的接触都是很好的[,=

342 来访者:[对。

343 治疗师:=对不对啊?你跟你相好的,玩得比较要好的朋友在接触上没有什么障碍,对不对啊?

344 来访者:对。

例6中,治疗师向来访者核实命题“星期一的时候你本来应该上学,你没去上学”的真假。例7中,治疗师的两个附加问话陈述部分的命题都是对来访者前述话语的解述(第341和343行),后一次解述建立在来访者对前一次解述表示认可(第342行)的基础之上。治疗师针对解述的命题内容向来访者确认,寻求来访者的认同。

在前面两例中,问话陈述部分的命题针对的都是B-事件,即来访者知道的事件。但是,当附加问话的命题内容针对的是“A-事件”,即仅为治疗师知道的事件时,附加问话的话语功能不再是“寻求核实”与“寻求认同”。如Labov所言,“说话人像专家一样对A-事件享有特权,丝毫不担心遭到反驳”(Labov & Fanshel,1977:100)。因此,当附加问话的陈述部分的命题为“A-事件”时,问话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和指导。

例8

573 治疗师:那么今天跟你讲的这些啊最主要最主要是信心问题[,=

574 来访者:[嗯。

575 治疗师:=这个问题不解决啊你怎么做都没用的,对不对呀?因为像你这样最大的障碍问题就是自信问题嘛,病的特点就是自信问题嘛。

576 来访者:嗯对。

显然,治疗师的附加问并非向来访者核实“信心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不解决信心问题做什么都没有用”这一命题的真实性,表面上是寻求来访者的认同,实际上是给来访者提供信息和指导: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信心。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中,治疗师通常避免给来访者直接的指导,而附加问话则使信息的提供和指导更间接、更隐性、更能为来访者接受。

五、选择问话选择性问话通常提供多种可能的回答(possible answers)。选择问话不仅通过向来访者明示治疗师所寻求的信息以节省时间,还控制和引导来访者朝特定的方向前进(O’Hanlon & Wilk,1987:120)。

例9

69 治疗师:是不愿意跟别人交往还是怎么着?

70 来访者:跟别人交往呢,还是有很多·恐慌在里面。比如呢,我很好,很怕处理不了,处理不好这些日常的这些,有很多事情我处理不好。比如,比如说呢……

来访者在治疗师的选择问话的引导下详述了他和别人交往少的原因:不是不愿意和别人交往,而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的恐慌感使他失去了交往的兴趣。

六、元问话+其他问

元问话是一种前导行为,并伴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或者背景信息,之后才是核心问话。前提条件或背景信息与核心问话的命题内容一起构成预设的命题内容。前导行为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问话的命题内容不至于过于唐突,同时也能起到弱化问题的指令性和权威性的作用。

例10

87 治疗师:那我问你啊,就是说你跟这些朋友接触的时候[,=

88 来访者:[嗯。

89 治疗师:=你有没有这一点,你刚才所反映的那些问题啊?(2s)就是跟你要好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90 来访者:可能比较轻一点。

例11

59 治疗师:那我问你,就是你要是见了那些人感觉到紧张主要是怕什么?

60 来访者:怕做不好吧,←好像,我反正现在表现是·做事很慢。(3s)

例10 是元问话加正反问,对问话命题“跟朋友接触有没有你刚才反应的那些问题”的真伪寻求来访者的确认。

例11 是元问话加特指问,问话预设了“你见了那些人感到紧张主要是怕”,而且重点在“怕”,从而引导来访者对所怕的对象进行描述,即“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