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14061800000027

第27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7)

第七节 本章小结

本章以Sinclair等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的会话结构描述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心理治疗话语的描述框架,该框架中的六个话语描述单位自上而下依次表现为六个层级:心理治疗会谈(psychotherapeutic interview)、交往(transaction)、系列(sequence)、对应(exchange)、举动(move)、行为(act),其中对应是互动的最基本单位。对对应结构的考察有助于揭示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微观互动体”的形式和特征。

根据对应结构中的启始举动(I)的不同功能,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可以分为诱发类对应、告知类对应和指示类对应,而启始举动的功能又主要取决于启始举动中的主要行为(head act)。诱发类对应可进一步分为诱发—告知型、诱发—确认型、诱发—赞同型等次类。告知类对应可进一步分为叙述型(reports)、评价型(assessments)、解释型(interpretations)、推理型(inferences)等次类。

对应不仅是结构单位,而且是完整的语义单位,因此在切分对应时,既要考虑结构标准、又要考虑语义标准。具体来看,心理治疗会谈中的主要对应结构模式有光杆“I”结构、“I-R”两步结构、“I-R-F”三步结构、“I-R-F-i Fii”四步结构、“I-R-F-i Fi-i Fiii”五步结构、“I-R-F-i Fi-i Fii-i Fiv”六步结构、“I-R-I-i Ri”重复结构,以及“I-I-iR-iR”包孕结构等等。

对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对应结构的模式和类型的统计分析显示了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其一,就对应结构的数量而言,治疗师启动的对应数量远远高于来访者启动的对应数量,这种不对称主要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的不对称以及心理治疗会谈的结构性特点以及阶段性目的造成的。其二,就对应结构的类型而言,在诱发类、告知类和指示类三种对应结构类型中,治疗师启动的诱发类对应数量最多,来访者启动的告知类对应数量最多,这与启动举动中主要行为的目的和功能是分不开的。其三,就对应结构的模式而言,“I-R”两步结构是心理治疗会谈中的主要话语结构,这与“I-R”结构表现出来的高度合作性和高效性密切相关。

在心理治疗会谈中数量仅次于“I-R”两步结构的是光杆“I”结构,尤其是来访者启动的光杆“I”结构的数量远远高于治疗师启动的光杆“I”结构的数量。光杆“I”结构主要以告知类对应为主。治疗师通过告知举动,向来访者提供信息,或者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变化等做出评价或解释,并不强求来访者的回应。来访者通过告知举动向治疗师讲述自己的经历、思想或者行为等,而治疗师没有给予回应主要是因为治疗师对会谈内容和会谈方向的有目的的控制以及治疗师所拥有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其进行选择性回应的权力。

作为典型的课堂话语互动模式的“I-R-F”三步结构在心理治疗会谈中的总数量位居第三,其数量低于“I-R”两步结构和I结构。但是对治疗师而言,其启动的三步结构的数量仅次于“I-R”结构,这是因为三步结构也是一个显示会话双方高度合作性的结构。三步结构中治疗师的后续举动“F”发挥着确认、评价、疑惑等语用功能。与程序性、机械性的两步结构相比,带后续举动“F”的三步结构更能显示会话双方的和谐关系。而且,治疗师启动的三步结构能够给来访者创造更多的主动发话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来访者的主体性能力。

此外,由一次主体对应加上一次辅助的后续对应所构成的“I-R-F-i Fii”四步结构也是治疗师的常用结构之一。治疗师通常通过后续的“F-i Fii”结构进一步确认和证实来访者提供的信息,为来访者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做铺垫。五步和六步对应结构主要是由于听话人就某些话语向说话人反复确认以澄清某些事实和信息所造成的。由于这两种结构比较拖沓,与按时收费、讲究谈话效率的心理治疗不太切合,因此在心理治疗会谈的所有对应结构模式中出现的频率最低。另外,重复结构在会谈中占一定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索取有关来访者问题的关键信息。

总的说来,心理治疗会谈中对应结构的模式和类型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对应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分布不仅取决于对应结构的各种模式和类型本身的特性,而且取决于心理治疗的总目的和心理治疗各个阶段的子目的。此外,治疗双方启动的对应结构总数量的不对称以及各种对应结构的模式和类型在分布上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不对称的话语权力关系。这种不对称一方面是由治疗师和来访者各自拥有的角色性权力、社会性权力以及历史性权力的不对称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心理治疗话语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心理治疗的目的所决定的。但是这种不对称的话语权力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因此,在心理治疗会谈中,对治疗师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自己的话语实践,以提高治疗效果。其一,治疗师在会谈中可以多增加I-R-F对应。通过F举动,治疗师可以对来访者的话语多给予回应,表示倾听和理解,传达共情,或做出评价等,从而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治疗关系。此外,治疗师还可以通过F举动给来访者提供更多的发话机会,从而增强来访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其主动性。其二,治疗师在谈话中要对来访者的启动“I”增加一些回应,从而减少来访者启动的光杆“I”的数量,避免通过不理睬或者打断行为使来访者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其三,治疗师要根据心理治疗的总目的和治疗不同阶段的子目的恰当选择对应结构的模式和类型,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来访者而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启动更多的对应结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发话的机会。此外,来访者对治疗师的告知类和指示类举动要给予更多的回应,而不是一味地保持沉默,被动接受治疗师的解释、建议和指导等。总之,只有当来访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才会得到根本改变,真正和谐、平等的治疗关系才能够得以建立,心理治疗的总目的才能够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