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14061800000022

第22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2)

第二节 对应的界定以及对应结构的切分标准

“对应”在会话互动分析中处于核心位置。根据Sinclair、Coulthard、Stubbs以及Tsui等的观点(Sinclair & Coulthard,1975;Coulthard 1985;Coulthard & Brazil,1992;Stubbs,1983;Tsui,1994),“对应”是交际互动的基本单位,由启动(initiation)及其后接的受启动限制的话语构成。“对应”通常是由三个举动所组成的结构:启动(initiation或I)、回应(response或R)和后续(follow-up或F),简写为IRF。“对应”有诱发对应(eliciting exchange)、告知对应(informing exchange)和指示对应(directing exchange)三种主要类型。

三举动结构的对应是最基本的分析话语的方式。在一个“交往”(transaction)中,要把前一个对应与后一个对应划分开来,必须运用一定的标准。Coulthard和Brazil(Coulthard,1977/1985:135;Coulthard & Brazil,1992:71)最早提出了区分“对应结构的成分”(即举动)的两个标准:(1)该成分是否产生限制(constraint),而这种限制其实是对后接成分的预测(prediction);(2)该成分的出现是否被前一成分所预测。于是,启动在开始一个新的对应的同时,建立了对回应的期待;回应被预测,但它自身不对其他成分产生期待;后续在这一特定意义上既不被预测,也不预测其他成分。此外,还有一种成分既被前一成分所预测,也对其后续成分产生预测,这种成分被称为“R/I”举动。

由于话语序列中有时会同时出现两个诱发举动或者两个告知举动,Coulthard和Brazil(Coulthard,1977/1985:139-142;Coulthard & Brazil,1992:74-75)对上述区分对应的结构标准进行了补充。他们将“诱发举动”(eliciting move)和“告知举动”(informing move)分别分为两个次类:e?寻求主要信息的诱发举动;e?寻求归一度信息的诱发举动;i?断言主要信息的告知举动;i?断言归一度信息的告知举动。每一种举动在一个对应结构中只能出现一次,并且以e?i?或者e?i?的序列出现。一旦某一个举动在一个序列中出现两次,就标志新的对应结构的产生,尽管可能出现第一个对应结构不完整的情况。

例1

e? A:Where are you going?

e? B:Why do you ask?

但是,运用上述结构标准不能解决语法形式与话语行为类别不一致的问题。对此,Sinclair等提出了“二阶段”的解释过程,即:首先了解情景(situation)信息,然后了解策略(tactics)信息。情景信息是指所有与环境、社会规范以及会话参与者所共享的经验相关的因素。策略信息是指话语的组合模式,即语言成分在话语中的先后位置以及相互关系。“一个具体的语法项目所实施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由它在话语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转引自Coulthard,1977/1985:129)。在Sinclair等提出的“二阶段”的解释过程中,前一阶段与语义相关,后一阶段与结构相关。也就是说,在Sinclair等分析话语行为类别时,实际上采用的是先语义、后结构的标准。那么,在例1中就只有一个对应。

Stubbs(1983:109)在区分对应结构的成分时也把“语义”纳入了对应结构的认定标准之中。他在Coulthard & Brazil提出的“是否预测其他成分”与“是否被其他成分预测”这两个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是否处于初始位置”的特征。因此,对应被定义为一个信息单位,是由启动所定义的命题框架,任何完成该命题的话语构成同一个“对应”的一部分。随着对应的发展(progress),其预测性和语义的完整性通过句法形式的不断省略来实现。每一个对应都是交往的一部分,都是关于一个微小话题,都是一个信息协商单位。

Tsui(1994:15-17)在区分对应结构的话语行为时也沿用了Sinclair & Coulthard(1975)所提出的结构位置标准(structural location)以及预期类别标准(prospective classification)。

之后的研究者们在切分对应结构时也强调了语义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刘兴兵(2007,1111-1113)以门诊医疗话语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明确了对应结构切分的三个标准: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可预测性、句法的可省略性,同时强调对应结构的切分标准要严格遵循这三个标准的先后顺序。

在我们的研究中,对应也是被视作一个语义整体。每一个对应都是交往的一部分,都是关于一个微小话题,都是一个信息协商单位。也就是说,对应不仅是结构单位,更是完整的语义单位。因此在切分对应时,要本着既要考虑结构标准、又要考虑语义标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