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14059400000002

第2章 以更宽阔的视野 更富创新的精神 履行文化人使命 收获经济的硕果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的致辞

◎黄强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之际,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众多嘉宾汇聚文化产业投资论坛,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首先,我代表厦门市政府,向各位嘉宾、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作为海峡两岸文博会重点打造的核心论坛,已经成为两岸精英汇聚智慧、凝聚力量、引领发展的重要平台,受到海峡两岸和海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的论坛围绕“文化对接资本·智造美丽中国”的主题,研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与资本如何融合互动,助力“文化强国”与“美丽中国”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前瞻性。

对于文化与资本的关系,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文化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本作支撑,文化的产业化也可以给资本带来良好的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两者的结合却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复杂。这是因为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和思维定式:文化发散而浪漫,资本严谨而理性;文化企业小而分散,资本需要规模和集中。要实现两者的对接,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全新的模式和通道,让文化与资本“相遇”、“相知”及至“相融”。这样一个模式和通道的搭建,对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对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近年来,厦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向文化资本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政策支持体系。如今,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非公有资本和外来资本构成了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全市文化服务业机构非公有制的比重超过了80%。今后,我们还将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体制机制,也希望借这次论坛召开的契机,借鉴大家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文化与资本的对接融合创造环境、提供条件。

托夫勒说过:“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日趋没落的社会,不论它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能认为是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社会不只沿着单一的轨道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衡量社会的标准。”的确,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无疑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在动力。衷心希望两岸业界同仁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富创新的精神走到一起,履行文化人的使命,收获市场经济的硕果,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文化产业投资论坛圆满成功!

(本文为厦门市副市长黄强于2013年10月26日在第六届

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