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14059000000003

第3章 计划经济的由来及其特征(3)

三、计划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一)计划经济的实质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

计划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资源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国家统一管理和高度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配置资源所依据的主要作用形式就是计划机制。

计划机制就是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主体(政府)与客体(企业)要素之间所结成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联系和作用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所谓计划就是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人们所预先设定的一种规划。由于计划是人们预先做出的,是一种使人们的认识并自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种规划,因而计划要落到实处,人们就必须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此计划者就必须要有高度的权限来下达计划、调节计划、实施计划,以保证计划的权威性。计划经济的计划中需要包括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国家要通过层级管理部门垂直管理经济,甚至要将这种管理直接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内容也事无巨细,价格、工资、物资供应等都要囊括其中。

因此,计划经济的实质就在于它要根据预先确定的比例关系安排经济,是国家和社会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统一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在前苏联开始实行,这种体制最为突出的特征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决定权,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权,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协调权等无不集中在中央权力机构,中央权力机构通过制定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行使这些权利。

当时的苏联选择这种经济体制并非偶然,而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着国际帝国主义列强的孤立和封锁以及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的猖狂反扑,他们都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年轻的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要生存、巩固和发展,就必须要靠自力更生,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而当时的苏联又是一个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这就迫使苏联要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此就必须把有限的人、财、物力集中起来用于发展重工业,而这只能通过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2)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大国实行社会主义,为保证人民必要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权力,也只能通过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生活和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力的使用。(3)当时苏联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设想立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但当他在发现此路不通时就转而采取新经济政策,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可惜他却过早地逝世了。此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斯大林,在理论上始终不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商品,也不承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在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指导下,当时的苏联就只能实行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东欧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限于当时的国际和国内条件,它们从政治到经济都只能依附于前苏联,其经济体制也就别无选择地只能同前苏联相接轨实行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特征

1.实行单一公有制,排斥和消灭各种私有制。由于社会主义实践者们简单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在任何阶段都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此,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遗余力地消灭私有制,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甚至极端地追求“一大二公”。此外,计划经济本身也要求国家必须在通盘掌握社会全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

2.计划的制定和调节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权限过大。计划经济下,重大决策都是由中央计划机构做出的,中央计划机构权力极大,几乎无所不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决定于中央安排。由于中央的计划和政策是统一的,因而就不可能处处都能结合地方的实际,在一些环节上会造成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的现象,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另外,由于计划是计划制定者根据其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判断主观做出的,而人的认识又往往落后于实际,因而就可能会降低计划的科学性。

3.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管理造成政府机构庞大,社会管理成本很高。由于计划内容的庞杂和实施协调的复杂性,使得计划管理和调节的机构也极为庞大。计划经济时期,国务院机构在最多时有数十个部委,形成了雇员的大量增加和众多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使整个社会经济管理成本很高而管理服务效率低下。

4.以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指挥经济,经济本身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活力。经济与政治及行政有很大的区别,因而依靠行政手段指挥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长官意识”和“瞎指挥”。指令性计划由于其强制性,就使得在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不能灵活地适应其变化做出调整,而只能机械地根据已下达指标完成计划任务,造成供给与需求、计划与实际的相脱节。

5.劳动工资体制僵化,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技术人员、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干部和工人均由国家统一分配,新增就业计划也由国家逐年批准下达,劳动计划和劳动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国家对职工工资也实行统一管理,职工定级、升级、增资幅度均由中央统一规定,企业无权按实际需要自主招收、确定。由此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现象。

6.外贸、物价、物资、财政等都由国家统一领导和掌握,计划是指令性的,不得任意变动。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封闭式的,国家是国民经济高度集中的管理中心,企业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与国家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国家依靠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指挥经济活动,整个经济体制是僵死的。

(三)计划经济存在的历史适应性条件

计划经济作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认为计划经济一无是处,完全不能适应历史发展要求,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万能的观点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是有害的。应该看到,计划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总体要求的,但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在具备了一系列历史条件后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如果超前推行计划经济,则由于其超越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和要求,必然会带来重大的弊端,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此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否就是真正的计划经济,能否真正反映和表现计划经济的本质要求,也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反思,并在以后的经济实践中加以检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们的描述,计划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至少要具备以下社会条件:

1.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分工和生产协作水平更高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将需要更高程度的协调和管理,社会资源也需要更高效率地进行优化配置。这时,如果采取计划经济方式,预先按照社会需要进行资源的比例分配和安排,就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化生产的需要,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进行。

2.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巨大,并由国家或社会统一所有。社会只有在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极大,且生产资料在统一社会共同占有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能力,有效地为社会提供足额的消费资料,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保证劳动者享有生产资料主人的地位。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资料必须要高度集中使用,因而要由社会主义国家或专门的社会经济管理中心来代表全体劳动者统一行使公有制所有权职能,并按照社会需要有计划地统一安排和组织生产。

3.计划决策者和劳动者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实行计划经济首先要求计划是科学和切实可行的,为此就需要计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必须要对经济规律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保证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基本正确,不出现较大的失误。同时,计划经济也要求劳动者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生产自觉性,能够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参与生产,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

4.发达的信息系统和灵活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信息的获取是否充分。对称和充分的信息能够引导生产者的生产和社会实际消费需要相一致,避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由此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搜集、传递和反馈是借助于价格等市场信号自发地进行的,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滞后性,因而在提供信息引导的同时,也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必须要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快捷地搜集和传递信息,形成社会迅捷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便于决策机构能及时获取社会需求信息来调整计划和组织生产。

此外,社会的生产也需要由目前的大批量、范式化生产转向于柔性化、灵活的生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要。

5.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经济激励机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并对生产力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济激励机制必须要能够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满足其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出现的吃“大锅饭”现象。同时,公有制资产的管理要探索有效的方式加以改进,避免公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