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身边的秘密
14056200000130

第130章 牡蛎体内是怎样产生珍珠的?

尽管珍珠不需要像钻石一样进行磨切,但是我们好像可以透过表面见其本质。它珠光宝气,有着柔和的光泽,看起来由内而外地闪烁着光芒。当在沙子包裹着小得不起眼的贝壳中发现它们的时候,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吧!

很难相信如此完美的东西是软体动物痛苦的产物,甚至是意外形成的。许多软体动物都可以产生珍珠,例如贻贝、牡蛎、一些蛤蜊和鲍贝。不过,咸水牡蛎最能产珍珠,而且产出的牡蛎珍珠有种特别的光泽。

让人吃惊的是:珍珠的产生是因为软体动物进食的方式。牡蛎是滤食动物,水流入微微打开的贝壳之中,它便把美味的海藻过滤吃掉。

不过,携带着海藻的水流,在流入贝壳的同时,也把多余的漂流物卷入其中,比如沙子、珊瑚虫或一片破碎的贝壳,甚至是寄生虫。

若一块多余的垃圾摩擦着你,破坏着你小小的舒适的家,难道你想成为一只这样痛苦的牡蛎吗?对了,即使没有手,牡蛎也有办法把这块垃圾包裹起一个人的珠宝首饰是另一个人的痛苦利用我来制作项链,而且从未征得别人的同意!

哎呦!

来,使它不再那么让牡蛎痛苦。

牡蛎是这样做的。在贝壳和牡蛎柔软的身体之间是一层活组织,称为套膜。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珍珠层,珍珠层是一种包裹某些贝壳表面、形成珍珠光泽的滑滑的物质。珍珠层又称珍珠母,它是由一种透明的矿物质(霰石)和一种胶质物质(壳基质)构成的。珍珠质层闪烁着光泽。

当一块外来漂流物在牡蛎壳中安家时,套膜组织便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分泌出珍珠质将漂流物包裹起来。

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层又一层,漂流物上面覆盖上一层珍珠母。若珍珠质覆盖得完整均匀,一个圆圆的珍珠便逐渐在贝壳中形成了。

珍珠比较稀有,圆圆的珍珠更稀有,圆圆的大珍珠最稀有。大多数珍珠是小小的、形状不规则,而且色泽有点儿晦暗。毕竟,牡蛎并不是为了制作一串项链才开始这样的工作——它只是想减轻贝壳里面的碎石带给自己的痛苦。

到养殖场:人工养殖珍珠因为完美的天然珍珠非常稀有,因为潜到水下去寻找它们非常危险,所以珠宝商人建立了珍珠养殖场。珍珠养殖工人将一些小的刺激物插入到幼年牡蛎的珍珠母和套膜之中。然后,他们耐心地等待珍珠的产生。当今几乎所有项链上的珍珠都是人工养殖的珍珠。

不过,色泽非常好的人工养殖珍珠几乎和自然珍珠一样稀有。仅仅为一串项链寻找尺寸、形状、色泽相匹配的珍珠,便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打开牡蛎进行挑选。这就是一串能卖到350000多美元的原因。

科学家们说,将来人们可能在实验室里培植牡蛎组织(不是牡蛎),它也可以在刺激物周围分泌珍珠质。说明:比如培育试管牡蛎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