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科学的秘密
14056100000077

第77章 为什么有些动物有四条腿,有些却只有两条?

每个物种都为了拥有更有效的行动方式,经历了重大的适应性变化。无动物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特殊形态,而它们起源的独特历史也可以从中得论是用两腿走路,还是用四肢奔跑,都是动物适应性变化的一部分。我们来观察一种动物,比如人类,了解人类进化到用两脚走路的过程,或许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人类属于动物中叫做灵长类的一个大的组别,其中还包括了猴子、狒狒、长臂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那些可以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其他灵长类,和我们的走路方式并不一样。它们大多几乎直立着用四肢移动,还有很多用自己的胳膊在树之间摇荡。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把时间花在树上,当然有时也会下地觅食,所以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行动方式。

举例来说,长臂猿可以用它长长的胳膊,在树枝之间来回摇摆。这种强大的握力让它们在高空中来去自如。当长臂猿移到树枝的顶端时,就会用两条腿来行动。黑猩猩在吃东西时,通常用手臂把自己挂在树上。在陆地上,它们则靠脚和指关节来走路。狒狒在地面奔跑时四肢并用。大猩猩,是利用指关节行动的。以上所有的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能在热带森林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因为那里是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栖身的家园。

虽然人类也属于灵长类动物,但是我们的形态却与同系别的亲戚们有所不同。人类有着挺直的脊骨,能用两条腿完美的站立。(大猩猩的脊骨是弯曲的,与臀部形成一个角度,更适合用四肢行走。)

人类的腿要比胳膊长一些。(长臂猿的胳膊比腿还要长。)我们的双脚可以用来行走较长的距离。(猴子的脚则是为了紧紧抓住树枝。)

现在有足够的特征,能显示出人类依然是灵长类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只不过我们是其中唯一进化到用两只脚走路的一种。

科学家认为,推动我们的祖先猿人使用双足运动的因素是对食物的需求。他们几乎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收集食物,然后靠吃东西来生存下去。随着人类的祖先从非洲的森林迁移到草原,他们又发现了新的食物——小树叶、坚果、种子和浆果。为了收集到这类足够的小块食物,利用双手的采集和食用就相当必要了。

这样一来,能用双脚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就变得大有好处了。在“偶然”的情况下,那些长着较为挺直的脊骨和长腿的人类祖先就有了这样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多的食物。于是他们得以生存下来,并且有了自己的后代。这些后代又继承了父母笔直的身材。经过了很多个世纪,人们渐渐进化成了这个样子:几乎只靠双脚行走,获得自由的双手则用来捕猎、采食和创造。

半夜里,一只蝙蝠可能会从仓库里俯冲而下,巧妙地避开柱子、房椽和正在睡觉的动物。其实,它在黑暗中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漆黑的环境下,蝙蝠如果只靠眼睛视物的话,可能也会同你我一样,一头撞在墙上。

不过,它拥有外一种能在黑夜中生存的方法——靠听觉。

蝙蝠一般都是在太阳下山之后才出去觅食的。在白天,它们在家的附近徘徊——通常是一个洞穴,一个坑,或是一座阁楼上的椽。为了迎接夜晚的到来,蝙蝠要花上大量的时间梳洗打扮。它们用爪子来梳理羽毛,再将翅膀舔舐干净。在理毛期间,有时还会打个小盹。

到了半夜,蝙蝠拍动着翅膀离开自己的家,出门寻找食物。有些蝙蝠会大嚼水果。而热带地区的一种吸血蝙蝠,则靠吸食鸟、牛和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不过,大多数的蝙蝠都是把昆虫当作晚餐的。

蝙蝠更喜欢在黑夜捕捉昆虫的原因有好几个。黑夜可以保护它们不被其他动物吃掉。还有,只有在夜晚飞行时,蝙蝠宽大无毛的翅膀才不至于暴露在炎热干燥的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