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科学的秘密
14056100000035

第35章 什么是脉冲星?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家认为,中子星在被发现很久以前,就是存在着的。在1967年11月,他们得到了第一步证据,英国的一组射电望远镜,发现了太空中一种新的电波源。

宇宙中有很多种电波源。比如,漂浮在太空中的水和氨的分子,就能放射出电波。射电望远镜的碟形天线,可以检测到这些波的存在。

但是,这种新的波源与其他是有所不同的。当电波信号进入时,会在滚动的纸上标出记号。一位名叫乔丝琳·贝尔的毕业生,对这些记号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当她发现这种新波源以1.3373秒的周期放射出有规律的电波时,贝尔大吃一惊。

在贝尔的新发现被公布于众之后,一些科学家认为,她是碰巧接收到了来自某个外星球电台的信号。但是几个月之后,另一个脉冲电波源也被发现了。不久,科学家们摒弃了该电源是人造的这一想法。他们判断出,这种电波的来源是坍塌的恒星,并将其命名为“脉冲星”。

脉冲星是科学家一直想寻找的中子星的一种。在此之后,又有上百种神秘的星星相继被发现。

那么,为什么脉冲星会发射“脉冲”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它们旋转得非常快。

和行星一样,所有的恒星也会以它们的轴为中心旋转。拿太阳来说,每转一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所有旋转中的星体收缩时转速都会加快。回想一下花样滑冰选手,当她把手臂折叠到身上时,可以转得更快。坍塌的恒星也是同样道理。一个城市大小的脉冲星,它的转速可达到每秒一次,让人眼花缭乱。有些甚至转得更快。

下面解释一下脉动是如何发射出的。脉冲星有着强大的磁场。星体表面那些不受约束的质子和电子受到磁场的吸引,在星体的南北两个磁极排列成行。随着粒子的加速,它们散发出光子能量流,包括X射线和电波。所以当脉冲星旋转时,这种放射物会射出小范围的光线,就如同旋转的灯塔发出的光一样。

小趣闻

脉冲星每秒可以旋转1000次。

区域,它的引力强大到连光也无法逃脱。

科学家说黑洞可以分为好几种。其中一种可能是巨大的恒星衰老死亡后形成的。(在茫茫宇宙中,每天都有星星诞生和消失。)另外一种黑洞则潜伏在星系的中心。这种巨大而黑暗的天体,有可能与上百万颗星星等量。最后,还有一种小黑洞,只有大头针或弹球那么大。它们是那些相对较小的物体,受到挤压后形成的难以置信的小块。

第一种黑洞有可能是一颗质量为太阳的8到100倍的恒星,在大爆炸中毁灭后形成的。之后,坍塌的恒星中有些东西留了下来。受到自身的万有引力牵引,星体聚集在一起,并且聚得越来越紧。

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在一个场所中,物质越多,引力就越强。在一个缩小的恒星表面,由于大量物质都被聚拢在很小的空间里,所以它的引力也大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