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春没了,痘还在
14055300000013

第13章 “垮掉的一代”没有在灾难面前垮掉

“没有人知道我们究竟是催化剂,还是发明物,抑或只是实验中产生的一堆没用的泡沫。我想,我们三者都是。”这是著名的美国诗人,“垮掉的一代”的杰出代表艾伦·金斯堡对这个群体最准确的评价。

也许是因为继承了“垮掉的一代”身上最为显著的怀疑与反叛精神,有人也开始称中国的80后一代人为“垮掉的一代”,于是在跟风者、起哄者泛滥的中国,立刻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鼓吹——看看,这就是中国“垮掉的一代”,中国势必要毁在这一代人手里!

这无疑是一种恶毒的流言飞语和彻头彻尾的诽谤,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许不该这么说,这样听上去很像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然而事实确实是如此的——我们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呈现在大众面前的,的确在很多方面都与传统大相径庭。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虽然也觉得很别扭,但是却是适应最快的,于是,在那些无法适应的人眼里,我们就是异类——仿佛这个时代是我们开创的。要知道,如果这是一种危害,我们也是受害者,而开创者,无疑是我们眼中的“大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汶川地震,不仅考验了中国,也考验了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中国80后。在灾难面前,我们站直了,我们没有趴下。

黄英是绵竹市城北中学老师。5月12日的震灾,震垮了学校教学楼的走廊,砸死了10多名学生。悲情笼罩学校,可死亡并不是最让她难忘的。

地震那一刻,生病的黄英正准备到学校。地震发生后,她快步跑到2公里外的学校,眼前的一幕让她经久难忘——破烂的教学楼下面,上百名男生和一些女生正在使劲搬动碎砖石,抢救被砸师生,一些大个子男生正扶起救出来的同学,朝马路上走,现场除了哭喊,就是老师和班干部组织同学不断搬砖找人。“他们漂亮的衣服沾满鲜血。”

当时,她惊呆了,“这是我那些打扫卫生拖拖拉拉、遇到麻烦相互推诿的学生吗?!”黄英说。在她眼中,80后一直有些娇生惯养,不懂得尊重人,很不懂事。“作业做得不好,老师稍微批评一下,就耍小脾气,不服气。”

“我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勇敢!”黄英说,她为此想了好长时间,“我现在才明白,其实人的本性是一样的,80后同样勇敢、善良、富有爱心,只不过平时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绵竹市团委书记范晓华介绍,震灾后,团系统8000多名、社会近2万名志愿者来到绵竹抗震救灾,这些志愿者60%以上是80后。“一场大灾,把他们的真性情全部展露出来了。”

在深圳工作的李维这一天早早起床,坐飞机赶赴四川,下午他与其他5人出现在绵竹市政府门口,要报名成为志愿者抗震救灾。23岁的李维,向公司请了10多天的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我就想来。”“我们都是人,面对空前灾难,谁都不会无动于衷。”在地震发生后的10多天里,不能来灾区的李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默默筹集药品。后来,6个人自费飞往成都,将买来的药品送到绵竹市。他们没带帐篷,他们说,来灾区就没想到要休息!他们之中有5个人是80后!

24岁的胡正义,是宜宾某汽车模具公司员工。地震发生后,他向老板请了23天假,12日下午即从宜宾赶到了都江堰,次日徒步近百里,从都江堰走到了本次地震的震中——映秀镇,成为第一个徒步走进映秀的志愿者。他竭尽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深夜,看到凄风冷雨中走来寻亲的人,他立即将他们引向自己刚刚燃起的篝火;清晨,他拿起毛笔,在纸板上画了一个“简易地图”,摆到刚刚走过的路口,给后来者指明方向;傍晚,他捡起路上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放进满满当当的背包,然后集中扔进垃圾箱……胡正义说:“我终于弄明白了,人生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救灾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袁斌——德阳市嘉陵江路学校高三学生,震灾发生后,他走进军营,与战士们一起搜寻幸存者,帮灾民搭帐篷,近10天来,他吃住都在部队。学校复课,他也没回去,“灾情太严重了,我不忍心走。”

在这次地震中,还活跃着大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是80后在乡村的优秀代表。

在四川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绵竹市共有75名大学生村官。这次地震中,有2名大学生村官牺牲。绵竹市人事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他73名村官没有一个回家,全都活跃在抗灾一线上。

昨天中午,记者在绵竹市2号立交桥灾民安置点,找到兰敏毓。她是天池乡党务干事,震灾发生后,她立即组织团员青年搜救幸存者。天池乡负责人称,连续工作的兰敏毓曾三次晕倒在灾民安置点。

今年23岁的代磊,2年前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遵道镇政府工作。年轻的他在救灾中被安排搬运尸体,他搬石块、抱尸体,身上长满湿疹依然连续工作。随后,主动请战,到35个防疫最难的养殖场搞防疫。

“你看他做事那样老到,根本不会相信他才23岁!”遵道镇一位副镇长说,代磊改变了他对“80后”娇生惯养的看法。

都江堰233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经此大灾,他们中的99%都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都很优秀,非常出色。”都江堰市人事局副局长丁成贵介绍说。在都江堰市虹口乡,女大学生村官何珍冒着被山石击中、被滑坡掩埋的危险,带着乡上写的紧急信件,徒步走到都江堰,第一时间把伤情送到市里,为营救争取了时间。地震发生时,大学生村官程丹正在都江堰市档案馆查资料,被营救出危楼后,程丹拖着简单包扎的伤腿,回到翠月湖镇救灾。

这是媒体对地震中的80后的直击,击碎了那些流言:所谓“80后垮掉了”,是一些人的误解。80后只不过没有适当的机会来表现他们的责任、爱心。地震“震”出了80后的社会责任感,其实社会责任感一直藏在80后的心中。“那是人的本性,在抗震救灾中,80后爆发了。”正如暨南大学马秋风教授所说的,对一个群体的判断,不能贴标签。要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显然是不对的。

实际上,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性格特征、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很难简单地用“好”或“坏”去评价。上世纪80年代,社会舆论也是几乎一边倒地评价当时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并忧心忡忡;而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垮掉”,他们在很多方面比父辈做得还要好。

任何人都年轻过,都有过不成熟的表现,也许80后成熟得要慢一些,但没有必要夸大这些表现。如果把自己对后辈的担心变成消极舆论,在社会上传播,这是不是一种不负责任呢?毕竟,无论你同不同意,未来还是要交到80后这一代人手中。

一个人的发展是有潜力的。人有修正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生活中,80后会慢慢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慢慢改进自身的不足,慢慢融入整个社会。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下一代肯定有许多与上一代不一样的地方,而这正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杰克·克鲁亚克的呼唤,正是我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