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14040600000145

第145章 异物落入气管、支气管

每个人从咽喉向下部分出两路,即气管和食管,分别通向肺和胃,分管呼吸和吞咽功能。在分岔路口,有一小块薄片小骨,当吞咽东西时它能像小叶子一样盖住气管,免其误入歧途,这块小骨称为会厌软骨。孩子年龄小时,会厌软骨的功能就不如成人机敏,在大哭、大笑或仰脸吃一些圆滑的东西时,稍不小心,会厌软骨就会来不及盖住气管,使食物到气管里将气管堵住,有时继续下滑到支气管里。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气管(或支气管)异物。

孩子进食时,爱哭笑、打闹;又喜将一些小玩具含于口中。当其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异物进入气管后,引起剧烈呛咳;继之呕吐及呼吸困难。片刻后,症状减轻或缓解。因异物大小和停留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1)溜进气管道里的异物如果较大、停于喉头、抢救不及时会因窒息而迅速死亡;较小异物,停于喉头者,除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外,大多有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如停留时间较长,有疼痛及咳血等症状。

(2)异物居留气管者,多随呼吸移动而引起剧烈阵发性咳嗽。睡眠时,咳嗽、呼吸困难均减轻。多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但异物较大时,则表现为吸气、呼气均困难。呼气有喘鸣者,极似支气管喘息,应注意鉴别。其典型症状有气喘哮鸣,气管扬击音,气管撞击感。触诊气管,可有撞击感。

(3)异物停于一侧支气管,仅有轻度咳嗽、喘鸣,后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支气管阻塞症状。异物历时较长时,炎症加剧,尤以含脂酸的花生米等更甚,使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轻者,并发支气管炎及脂性肺炎。重者,可并发肺脓肿及脓胸等,加重呼吸困难,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等。

(4)一般异物,都停在支气管中。少数细小异物,如大头针等,可进入分段支气管中叶及下叶各基底支。小的矿物性异物,不足以阻塞支气管,无明显症状。经过数周或数月后,肺部发生病变,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等症状。

一旦出现气管、支气管异物,大人应立即站在孩子背后,搂其腰,双手按腹部,用右手背后顶住上腹部(横膈位置),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迅速间断地向其胸腹部上、后方用力冲击性推压,促使气管异物被造成的气流冲出。用此法无效时要立即送医院,医生会在气管镜的帮助下用钳子将异物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