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胡华文集(第五卷)
14040000000041

第41章 三 人物纪念(8)

“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忆吴老【24】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吴老(玉章)可以说是很博学的一位。他自幼攻读经史,对中国史书典籍,博闻强记,很是谙熟。从青年时代起,他曾留日、留法、留苏多年。他的日文造诣很深,又懂得法文、俄文,英文也不错。南昌起义失败后,党命他到苏联学习和工作。在苏联和法国10年,他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作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是中国最早的一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政论家。

从参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到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伐革命、南昌起义,可以说,中国革命,他无役不从,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思想也不断地随时代前进,他成为全党尊敬的老革命家,与徐老(特立)、林老(伯渠)、董老(必武)、谢老(觉哉),并称为“党中央五老”,享有崇高的威望。

吴老非常谦虚,他对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常常说的一句自谦的口头禅,就是说他自己“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枚皋和司马相如都是汉武帝时候的著名秀士,《汉书》说:枚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枚皋写文章极敏捷,扬雄曾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则用枚皋。”但枚皋也“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司马相如工文词,但成文比较迟慢,而且说话还有些口吃。吴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枚皋那样敏捷的天才,而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淹迟。他说:“我一生就靠坚持‘不懈怠’这三个字。”这也可以说是吴老的座右铭。

的确,革命意志,他从未懈怠;对党交给他的任务,他从不懈怠;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他更是勤奋刻苦,终生不懈。他用身教,也用言教,教育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懈怠自己的革命意志,不懈怠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他很爱引用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引用过的孟子的一段话,来勉励我们,他说:“我们要从事共产主义事业的‘大任’,也要‘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我跟随吴老工作,是从1948年吴老70岁起,到1966年12月12日吴老88岁逝世。这整整18年,吴老已进入晚年,但他还是孜孜不倦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已至。清早起来,一定要听新闻广播,每天除出去开会、外出工作或接待宾客外,不是坐在办公室中间的一个沙发上,就是坐在窗下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阅读或写作。60年代,有了电视,他一般也只看看新闻,就又继续读书或写作。他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字改革,研究党的文件,研究教育问题,总是兴致勃勃、勤奋不倦。他阅读范围很广泛。马列的书,他经常研读,50年代得到一批马、列单篇文章印成的薄本,他高兴地说,这薄本子好,拿着轻,读起来方便,就一本接一本地研读。60年代,又得到一批马列著作的大字本,他更高兴了,又研读大字本。此外,像《红岩》、《青春之歌》这样一些新出版的小说,他也成本地看下来,还发表评论意见。

1958年12月,他八十寿辰,为了避免同志们给他祝寿,他躲了出去,不在家。但写了一首自勉诗:“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八十身犹健。意志坚强嗜欲少,热爱劳动可延年。”他笑着对我们说:“我的热爱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我认为热爱脑力劳动,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是可以延年的。”他平生最反对松松懈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混资格的人。而对于勤奋工作的同志,写出了作品、著作的同志,总是慰勉有加。他一生确实是嗜欲很少,生活简朴。他饭食简单,不吸烟,不饮酒,甚至也不大喝茶,更不玩牌。他长期是独身生活。除了有时星期日天气晴和,他约同林老、谢老等几位老战友到郊外走走,平时,他日夜都是在勤奋地读书和工作。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如果文恬武嬉,文官贪财又怕死,武将怕死又贪财,在上者昏庸信谗,宦官、外戚、藩镇专权,官场中贿赂成风,乡里间恶霸横行,这就是败亡的景象。如果朝廷励精图治,起用谋国公忠的贤臣,罢斥谗媚的小人,朝野有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精神,那就是兴国或中兴的景象。我们现在是不同于任何朝代的社会主义时代,三中全会以来,领导上有老一辈革命家老成谋国,励精图治,拨乱反正,与民更始;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奋刻苦,用卧薪尝胆的精神,生聚教训,那么,国家兴旺、科学发达,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