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青春引航
14038100000007

第7章 推进深度辅导工作的几个维度

金锐

深度辅导,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和有力支持。然而,深度辅导并无统一的模式可循,如果走入僵化则无法发挥育人效果,因此,必须根据院(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近年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展深度辅导的实际工作体会,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推进深度辅导工作,以取得育人的实效。

一、最大限度地了解广大学生的相关情况,把准备工作做扎实

我国很多学者从理论上对高校师生关系进行了梳理,普遍认为师生关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动态性和可控性的重要教学变量,会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师生关系具有教育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人际关系的三重性质,是从属于学生“生活世界”的一种“生活关系”,因而不应该把师生关系单纯定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尤其是在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下,更应将师生关系看作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对我国高校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关系趋于紧张和疏远,师生互动状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

针对这一状况,打破师生之间的“紧张”和“疏远”,是深度辅导得以开展的根本。在工作展开之前,准备工作足够充分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深度辅导从根本上是“培养人、培育人的工作”,只有了解工作对象的特点,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提供有效的工作方案。以新生为例,新生进入大学,面临的是完全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在适应独立性、自主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的同时,容易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人的心理素质并非天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在新生未入学之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建立新生QQ群、利用学校中文论坛新生版、招生网院(系)频道等,先期了解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及时把握新生心态,了解他们的难处,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高校学生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对于学生的辅导也应从多角度入手。严格意义上讲,单纯的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育对象,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到辅导员工作,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及班干部从多维度关怀在校生的学习、生活、家庭、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要关注学生每学期的成绩、经济情况等,通过走访宿舍、班级干部了解情况、参加学生活动、与家长联系等方式进行积极干预。深度辅导的顺利有效开展是建立在扎实的准备工作基础上的。

二、营造氛围,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深度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仍以新生为例,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摆脱传统高中“照本宣科”的辅导模式的影响,他们对于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由于缺乏了解及“代沟”等因素很容易产生距离感,乃至抵触情绪。因此,培养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好感与需求,在新生中开展深度辅导至关重要。一些实际工作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间在大一和大二,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进入大三以后就很难改变他们业已形成的观念和想法了。由此,使新生从内心认可深度辅导,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深度辅导过程中极为重要。

我校中文系历来有与新生进行一对一谈话的传统。一对一谈话首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承担了师长、兄长、友人的三重角色。成为学生的兄长、朋友,使得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能够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同时,辅导员以其年龄、阅历的优势,能够及时疏导被辅导对象心理、生活中的困扰,给予学生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完成由“师长”到“亦师亦友”身份的转变。

在高校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空余时间日益减少,利用学生们宝贵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深度辅导,使之处于放松心态、劳逸结合的状态,更能凸显深度辅导的重要性。一对一谈话一旦顺利开展,深度辅导也将从单向选择转变成为双向需求,随着新生不断转变为老生,整个学生群体对于深度辅导的认可程度也将逐渐加深。

三、持续关注深度辅导的对象,使深度辅导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飞速发展,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世界观冲击着单纯的象牙塔,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一方面,心理困惑、就业压力、经济问题、人际关系、职业理想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可获取的信息五花八门、无边无界,自我意识、法律意识和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导致辅导员难以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想法和思想动态。时代在更新,大学生面临的困扰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深度辅导不能囿于一时一刻,而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

在我校中文系,深度辅导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的。点,即在特殊的时间点,集中进行深度辅导,如每学期开学、考试周、假期前以及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段等。青年人尚未形成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情绪活跃、思想较为不稳定,时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这些特殊时段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和行为,严重者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深度辅导需把握关键时间点,及时引导学生们的思想,及时排解他们的困扰。线,即建立班主任辅导员—院(系)学生干部—班级干部—普通学生之间的线性关联。深度辅导不能单独依靠辅导员,如果发动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即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如班会、茶话会、支部联谊等,创造更多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机会,减少因“80后”、“90后”青少年过强的自我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采取灵活的形式,借助多样的载体强化深度辅导的效果

持续性深度辅导需讲求方法。以一对一谈话为例,虽然有助于打破师生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然而若“一对一”过于频繁,不仅增加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更会使学生产生“被监视”、不自由感,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方式的灵活性、提升深度辅导话题的趣味性,都是使学生欣然接受辅导的有效方法。

首先,深度辅导并不等同于正襟危坐地问答,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十分重要。基于新生刚入学,与教师交流还存在胆怯的心理;班级里刚刚结识的学生,尤其是男女同学,需要更多地接触尽快熟悉的考虑,我校中文系定期(如中秋节、周末等假期或闲暇时间)举办茶话会,我们在温馨的休息室内准备了茶水和水果,学生们敞开心扉,畅谈理想。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也可以采取户外聊天的形式,辅以小规模的游戏、运动,将思想沟通和身体锻炼有机结合。

其次,大学生对网络和多媒体的适应程度较高,辅导员在沟通和交流中亦可以使用新媒体,通过QQ、电子邮件和学生取得联系,利用青年学子对新媒体的“信赖”完成深度辅导工作。我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上学校的未名BBS发帖。辅导员可以通过BBS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最新关注的动态、有趣的话题,减少、消除“代沟”的困扰。辅导员可以在所负责的班级建立飞信群,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好友,及时和学生们沟通,这样的方式容易为学生们所认可。

深度辅导的重点在于效果,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是好的深度辅导。至于具体的形式并无条框限制,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温馨、亲切的深度辅导环境。

五、将深度辅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承载部分深度辅导功能

20世纪后期,为了摆脱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应对大学提出的“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上的需求”,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任务和目的,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列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力图打破“学术事务”与“学生事务”的界限,共同营造无缝隙学习环境。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应该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理念、制度和内容的创新,进一步融合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加强学生工作与学术事务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方案,使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进入一个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学生阶段,对于教师的崇敬心理反映了学生对知识、对真理和对人格完善追求的渴望,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很可能成为这名学生的榜样。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开始以成人的眼光看待教师,其崇师情绪带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并伴随着不自觉的向往和模仿。这种模仿并不局限于学科本身,而是包含着对被崇拜对象的行为举止、世界观、人生观的效仿。我校中文系的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因此对于教学教师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学生们和教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为频繁。根据这一特点,辅导员可以争取使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深度辅导。

通常情况下,每个年级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学术事务”的工作,也同时承担部分“学生事务”工作。教学教师在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们探讨学术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解答疑惑,可能寥寥数语就能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课余时,部分老教师时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做客,畅谈理想,师生关系从学习和生活角度上都十分和谐。“学术事务”和“学生事务”相融合的模式弥补了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六、充分发挥院(系)学生自组织的作用,通过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达到“深度辅导”育人的目的

丰富多彩的学生自组织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学生个性、育人成效明显等特点,在高校育人和深度辅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学生自组织是集体的,也是个人的。从团队角度出发,集体意识和个人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深度辅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参与到学生自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尤其对于刚脱离家庭生活模式的新生,融入集体对其成长更为重要。学生自组织打破了班级、年级、性别的限制,是院(系)学生之间交流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高、低年级同学之间形成“传帮带”,以学生的视角交流彼此的生活学习经验,达成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助辅导。

我系目前有文学爱好者聚集的文学社、五四文学社;体育爱好者聚集的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和羽毛球队;戏剧爱好者聚集的剧社;思辨性较强的辩论队;学生自主创办的刊物《启明星》、《北社》、《我们》等学生自组织。多样的学生自组织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多层面上覆盖了全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信和归属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