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雍郡王徒禛,也不是那种草率冒进的人,他更善于隐忍潜伏,谋定而后动。之所以给林如海去了那封信,原因是他被逼到绝境了。雍郡王巡查江南,这事虽说是皇帝密旨,可这诏令经过起讨,发布,传达到他手里,已是经过层层人手,谁知道这中间有谁的人呢,反正等他回来就发现,京城里有点身份的,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熙康帝看完奏折,气得差点没掀翻了乾清宫的案桌。他一向以为他主政四十多年了,已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了,可他没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党派林立官匪勾结,还有那些勋贵纨绔们已经从欺压百姓逼良为娼,嚣张到囤田占地卖官鬻爵……想到那些江南士子们的笔杆下,他会是何等昏庸无能的君王,已经被捧得飘飘然的熙康帝如同当头棒喝,羞愤了,恼怒了。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一向爱惜羽毛平日素来宽和的熙康帝决定,查的查,办的办,一律有过此等作为的,全都重罪处罚,都未经过完整的调查问询程序,就连求情高抬手的都被问责……熙康帝暗恼:我都被昏庸无道了,你们还能清清白白安安稳稳的不成。
歌舞升平的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街头巷尾打架闹事的泼皮流氓都开始夹紧尾巴度日,就怕大神打架,连累到小虾米。官员勋贵们更是战战兢兢,就怕下一刻就有刑部的人来问罪,毕竟在这个:“水至清则无鱼”的官场上混,认真追究起来,谁都干净不了……
终于等到这场:“严打”风过去后,劫后余生的官员勋贵们缓过神来,雍郡王徒禛的日子就不妙了。大家都知道嘛,这场:“祸事”是他上的奏折引起的。本来还看好他的官员们,都敬而远之了,更别提那些家里有某某因此出事的,那是仇人一样的存在了,不说有紧抓小尾巴了,甚至都出现指桑骂槐栽赃嫁祸的事件。雍郡王徒禛霎时间上榜京城最恨的人,还绝对占领着首位,地位相当稳固。
要不是有熙康帝护着,估计徒禛就是有皇子的身份,也已经被啃成渣了。可是情况依旧糟糕,因为即使有皇帝陛下保驾护航,徒禛依旧举步维艰。他负责户部的,那些老油子们有千百种办法,能在绝对站理得份上,还能治得你有口难言,受了一肚子的委屈还没处诉。朝堂上,他的兄弟们更是带着一批党羽上蹿下跳,明嘲暗讽……绝境中的徒禛这才使出了下策,去信招揽林如海。林如海,人品好还有能力有权势,还在江南名誉好威望高,振臂一呼,绝对会有大批的士子跟随的。这样的人才,徒禛一眼就相中了,可是他原本是想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感化,让林如海主动投过来,才是对他最有利最理想的结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只好出此昏招,寄希望于林如海能知情识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