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13948600000009

第9章 长安一梦(1)

大鹏终展翅

失去爱妻的李白心情更加惆怅,他决定要到北方游历,他首先来到太原。太原是当时的北方重镇,唐朝先祖兴起时就是以此为根据地,形势极为险要,后被定为北都。当时,李白的从兄李舒是太原的主簿,他热情地款待了李白。同时,李白又遇到了在洛阳时的旧识谯郡元参军。

在这一段时期,李白常出入官府,每每受到了官场人士的礼遇。有一日,李白与李舒、元参军等人应邀前往参加一次盛大的官宴,与会人士都是达官显要。在正式宴饮之前,主人还安排了一次精兵的演练。

李白在这支精兵的队阵中发现一位士兵,气宇轩昂与众不同,带着一股不驯的傲气,似乎以身处于这种表演的行列为耻。这种神态似乎与李白的秉性产生了一种应和,于是在演练完毕后,李白不惜以贵宾之尊,亲自去与这位士兵交结。这人便是郭子仪,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成为日后威震天下的汾阳王。

此时郭子仪尚未发迹,仅是侍卫部队中的一员小卒,由于性情急躁,且不拘小节,所以常得罪长官,屡受刑责。李白见了郭子仪后,从他不凡的气宇中看出他是将帅之才,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成大器,只是目前困顿此处,志向不得伸展。于是李白对郭子仪产生了英雄相惜之谊,郭子仪若有错失,李白总是替他向上司求情,免其责罚。不仅如此,李白还多次央请上司多多擢拔郭子仪。

虽然李白结交照顾郭子仪纯粹出于一股惺惺相惜的真挚心意,并不冀求将来能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回报。但是郭子仪深感李白的知遇之恩,视李白为知己、恩人,时时刻刻都存有报恩之心。也就是因为这一段善缘,使李白日后逃过了杀身之祸。

自从蓝仙离世以后,李白总是难以畅怀,与朋友相携游玩时也时常面露悲伤。为了排遣李白心中的抑郁,元参军时常尽地主之谊领着李白游山玩水,并介绍了一位刘姓的女子给李白。

这位刘姓女子乃是一落泊贵族家里的小姐,曾祖是朝中的高官,传至父亲时因罪被除去官籍,再加以兄弟挥霍成性,所以家道已经败落,但她仍不失为一位出身良好的女子。

李白认识了这位刘姓小姐后,经常相偕出游,互诉苦闷,以稍解胸中郁闷。但李白对蓝仙仍是不能忘怀,因此他与这位刘小姐仅止于兄妹之情。当他辞别太原的友人前往齐鲁后,这段感情也就终结了。

李白此次前往山东,是因为他听说“当世第一剑”裴旻任职于北平府,于是前去拜访。裴旻以剑术闻名,他是李白最为崇拜的剑客,李白专程前往山东也是为了想与他切磋剑术。

齐鲁临海,与外界交往频繁,而且域中多名山大川,所以高人隐士特别多。李白本身在这方面的根基也不差,但此时的他已深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他一到山东就到各处打听此中高手的居所,亲自拜会,并时时向他们求教请益。在亲去拜访裴旻之前,李白写了封信向这位“当世第一剑”殷切致意,恳切地表示愿意投于门下,这封信函文笔优美,笔法遒劲,裴旻甚是喜爱。李白当时的诗名已颇为响亮,裴旻当然乐于与他交往,能有这么一位名诗人拜在自己的门下,裴旻自己也甚感荣耀。

李白这次来齐鲁之地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最崇拜的鲁仲连便是齐地人,所以他以能踏上这位英雄人物家乡的土地为荣。来到了鲁仲连的故里,他自然要去凭吊一番。但由于年代久远,这里已不复当年的景致了。虽然如此,李白仍以诗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敬意: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别鲁颂》

李白除了才气颇高之外,还喜爱云游,不管到什么地方,他必定先把这块土地踏遍,看过这地的山水景物。这种雅好使他观察事物颇为洞彻,这对他文学的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东鲁周边名山和古迹都被李白游遍了,而且他随时在游赏中将所看、所闻、所感写成诗篇。李白到了山东后,一直住在任城,他在汶阳购置土地,为自己造了一间精巧的雅筑。

他自幼便喜欢饮酒,到了任城后,闲来无事,便又在当地临河兴建了一座酒楼,每天和同好宴饮其上,赋诗作对,饮酒作乐。这座酒楼后来成了当地的名胜,文人墨客,凡是到了任城,都会前往凭吊。

李白在任城住了几年,这期间他除了以诗酒会友和游山玩水外,还常常上徂徕山去拜访隐居在那里的韩准、孔巢父、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

徂徕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县东南,山上有紫源池,山下有白鹤湾,一溪流水,澄澈蜿蜒如带,山间时时弥漫着雾气,真有如人间仙境一般。李白与韩准、孔巢父等人常聚在徂徕山下的竹溪,并在此结社。由于一伙人对仙道、诗文、酒乐都有雅好,所以经常轻摇羽扇,谈玄论道,人手一杯美酒,酣歌醉舞,酒过数巡后诗兴大发,便争相吟对,挥笔赋诗。这种悠闲风雅的生活令当时的人们羡慕不已,而他们的诗赋也都很出色,广受赞许,所以时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李白曾有诗作述及他们的交情与当时的生活:

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李白初到任城之时,仍十分怀念许蓝仙,所以心情一直无法开朗,常在知交友人前一再提起她、悼念她。他的友人除了一再地慰恤他外,还在一次盛宴中介绍了一位孟姓女子给他,这位孟姓的姑娘出身鲁地的名门,从小就熟读诗书,对李白的诗名颇为仰慕,如今亲睹李白,见他一副洒脱倜傥的模样,而且谈吐间又有着异于常人的豪迈和超拔,不免芳心暗许。而李白经历了长期的抑郁,也亟待一位听他倾诉的人来相伴,所以在友人的撮合下,李白便和这位孟姓小姐结了婚。

婚后,李白的生活倒也还算美满,也暂时结束了漂泊云游的岁月,重享他失去了多时的天伦之乐。他们共同生养了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有妻女和徂徕山上志同道合的逸友们,李白在任城一待便是数年,在这期间,他的足迹一点也没踏出齐鲁一步。可是李白虽然暂时生活在这一种甜蜜安逸中,日日饮酒赋诗,但在他的心灵深处仍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而此时的唐王朝隆盛之世已过,国势已开始走下坡路,当年盛气凌霄、英明有为的唐玄宗已渐入暮年,他似乎十分满意大唐在自己手中所达到的盛况,于是开始耽溺于酒色,常数日不朝,将政事交与亲信,不再有励精图治之心。而此时朝中的权臣大多为奸佞之人,所以朝政被搞得乌烟瘴气,已露颓败之迹象。

李白目睹朝廷中奸佞妄为,致使冤狱连连,民生涂炭,他潜在的那股行侠好义的性格经长期的掩抑又复苏了,他抱着一股悲天悯人、替天行道的侠义锐气,决定要前去进谒当时的奸佞之首——李林甫。

李白此次前去谒见李林甫并非像往常般投刺求见,而是完全的一副侠客做派。他手持着一块长形的木板,上面写着:“海上钓鳌客李白”,径直前往相国府,叫相国府中的童仆将木板转呈给李林甫。

那位童仆将木板携往府中,呈给李林甫。李林甫见了颇感诧异,想不出来者究竟是个什么人,便向前来通报的童仆询问。

“他身着青衫,腰间佩一长剑,看似一个侠客浪人。”童仆答道。

这更令李林甫感到奇怪,心中暗忖着:“一介布衣要谒见相爷竟然这样装扮,这人也未免太狂妄了!”但出于好奇,李林甫还是决定接见这位“海上钓鳌客”,于是吩咐下去:“把他身上的宝剑缴下,带他上来。”

李白于是交出身上的宝剑,被带进了相府。李白虽然常进出官府,但他从未见过像这般华丽的府第,屋中雕梁画栋,煞是壮观。

李白见了李林甫,仅施了个拱手礼。

“你就是海上钓鳌客——李白?”李林甫打量着李白问道。

“在下正是李白。”

“坐。”李林甫要李白坐在下手的一把椅子上,李白也就不客气地坐下了。

“先生!你临沧海钓巨鳌,是以什么东西作钓线和钓钩呢?”李林甫带着调侃的口吻问道。

李林甫是相爷之尊,而李白只不过是一位江湖中的游侠剑客,且还带着浓重的寒酸气。于是,李林甫便以一种轻蔑而好奇的态度面对眼前这个“钓鳌客”。

“我临沧海钓巨鳌,是以海中的风浪来逸扬我的情趣,以朗朗乾坤来纵展我的宏志,而以天空中七彩的虹霓为我垂钓的丝线,以天上皎洁的弦月作为钓钩。”李白不假思索,朗声回答。

李林甫对面前这位神情自负、态度从容、口齿伶俐的游士甚觉惊讶,过了半晌方又问道:“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那又是以什么东西为饵来垂钓呢?”

“将以天下为非作歹、不义不仁的人为饵。”李白提高声调,缓慢而清晰地回答。

李白这种涵盖天地、气吞万物的豪情和义正词严的答语不禁使这位当时的奸佞权相为之一震,他无言以对,只能目瞪口呆地愣在那儿,恍惚间,手中的茶杯竟然不慎掉落,摔得满地碎片。

立于一旁的侍卫看到这情景也不禁悚然而惊。厅中出现了好一阵子令人难耐的沉闷,而后才有一位仆役上来将地上的茶杯碎片清理干净。李白似乎早已料到李林甫会有这般的惊悸反应,他仍是一脸的悠然。待一切都恢复了原状,他便更进一步地向李林甫陈述目前社会的腐败和不平,以及他自己的政治抱负,且在话中一再地暗示李林甫,今日民生的疾苦是在位者应负起的责任,如果不赶紧设法改善,却仍一味地钻营私利,则将不为天下的正义之士所容。

李白陈述完,便起身向李林甫请辞,李林甫这时似乎回过神来,连忙起身,以先生之礼来送别李白。

李林甫并没有因为李白的一片忠诚而稍作改善,权势与财富蒙蔽了他的良知,他在朝仍一味地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使民生更陷入水深火热中。

李白在任城住了五六年后,又兴起了云游之心,决定南下吴越游历,而这次吴越之游很特殊,因为他是携带妻子和两个儿女同行的。

在会稽,李白认识了道士吴筠。吴筠从小便阅遍经籍,工于诗文,曾作《游仙诗》阐述自己的思想,作《览古诗》凭吊古圣先贤,又作有《高士咏》,歌颂古今高士。但他几次考取功名都未能及第,最后入嵩山做了道士,此后南游天台,观沧海,与名士相交游。虽然未能进士及第,但他的诗文非常有名,连皇帝都知晓,唐玄宗曾遣使召他入京,在大同殿接见。

有一次,玄宗召他入宫向他问道,吴筠说:“天下之间能够深晓,通达于道的,只有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而其余的著述不过是在浪费纸墨罢了!”

又有一次,玄宗问他神仙炼丹的事情,他则回答说:“这是一般市井百姓和野居的人才关注的事,身为一国之君岂能费心于这方面?”吴筠的耿直性情并没有为自己招来祸患,唐玄宗为此更加器重他。

李白在会稽结识吴筠的时候,吴筠正隐于天台山,李白仰慕他的诗名和道名,遂前往拜访,并且结为好友。李白虽以诗文闻名天下,但他看了吴筠那高绝悠渺的诗作后,拜服不已。吴筠也对李白的仙姿奇才十分的赞赏。李白与吴筠两人性情相投,所好相合,所以他们经常在一起说玄论道,清谈老庄,交情也就益见坚深。

这一年,吴筠又被唐玄宗召见,他到了长安后,对于李白这位虽是新交但友情深厚的朋友极为挂念,也深知好友的志向,于是在玄宗面前力荐李白。另外,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在皇帝面前对李白颇为称道。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异母的妹妹,由于自幼雅好仙道,所以自愿出家为女道士,号持盈法师。唐朝女道士不同于后世的女尼,她们不必苦守清戒,而当时的王侯大户的女眷常以出家为一种既时髦而又体面的事。李白早先曾经与玉真公主有过交往。

由于吴筠和玉真公主的联荐,玄宗遂下诏征李白进京。

李白这一生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的奢望,但他一直企求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他早年曾写了不少表白心志的诗文,投刺于显要,但一直都未能如愿。这次蒙诏入京,对于饱经挫折而几将退缩的李白而言,不啻为一剂兴奋剂。

李白接到了诏书后,立即置备酒宴,欢饮了一番,这位年逾四十的诗人,在那一刻又歌又舞,雀跃不已。他认为这次蒙诏入京,必可一偿夙愿,他怀揣着被自己一遍遍美饰了的梦想,想着光明的未来,不觉感叹自己这只蛰伏已久的大鹏终于振翅翱翔了。在临行前,李白再次借助诗歌的方式一抒心中的喜悦之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别内赴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