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1394800000010

第10章 《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丛书总序(3)

本套丛书在编写组织工作上也做了一些尝试。每册书的编写者都是教学第一线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小学语文老师,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也有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他们都是所编选的作家的爱好者和业余研究者,对其作品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又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有深切的了解。在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我们还为每一本书都约请了一位研究专家担任审读,最后由主编进行审定和统稿。在共同切磋、讨论中形成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良性互动互补。

我们希望本套丛书成为同类教育图书中有自己特色的,能够具有较长生命力的读物。因此,它是开放性的,期待能够得到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特别是批评和指正,我们自己也准备经过一段运用实践就进行修订。我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并决心以鲁迅倡导的韧性精神,做长期、持续的努力。

2011年4月4日

附录:

《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审读意见

1.寻找作家作品和孩子生命成长的契合点

——《小学生萧红读本》审读意见(摘录)

编这类读本,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找到所选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和孩子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才能达到作家作品的经典性与小学生可接受性之间的连接。而这样的契合点,每一个作家是不一样的,需要编者下工夫研究,以形成一个总体的全书的□□思想,能够把整个选本拎起来。看来这本《萧红读本》编者是抓住了的,但还不够明晰。我仔细读了以后,形成了一个概念,不知能否成为这一本的一个纲:“大地的女儿是怎样长成的”。许多研究者都把萧红视为“东北黑土地的女儿”,她的主要代表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是描写东北大地的儿女的“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鲁迅语);鲁迅评价萧军的小说,说:“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这大体也适用于萧红。而我们的小读者是正在成长中,更准确地说,是刚刚开始成长的孩子,因此,我们的阅读重点,就要放到是“怎样的大地”培育了她的女儿,要引导孩子注意萧红是怎样“观察、描写她的大地家园”的。这个家园包括了四个部分,构成了全书的四个章节:第一章,“大地裂口了”—这个题目极好,中心是写大地的四季气象;第二章,“放河灯,跳大神,……”(似可改成“老爷门口唱大戏”),中心是写故乡的民间节日;第三章,“祖父、园子和我”中心是写家园里的亲人;第四章,建议改题为“园子外的乡亲”,写左邻右舍的乡人。就这样,“大地”—“故乡”—“家园”—“左邻右舍”,“亲人”与“乡人”,就构成了一个属于萧红的精神家园。养育萧红的还有一位精神之父鲁迅,于是就有了第五章“萧红眼里的鲁迅”(建议以此为题)。第六章可保留现有的“从异乡到异乡”,也可以改题为“大地女儿永远的怀想”或就是“永远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