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13946300000048

第48章 "指环王"瓦格纳(2)

瓦格纳属于天生浪漫主义派,因此苦难不会使他的才情减少,也不 会使他的感情生活枯燥。他不在乎什么世俗礼教,在逃亡期间,他与一 个有夫之妇产生了感情。这份爱情还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特里斯坦 与伊索尔德》便是这时期的作品,他借骗子骑士之口,讲述了自己离奇 的爱情故事。

瓦格纳年轻时就非常标新立异,他的歌剧理论也确实有许多特别之处。不过,瓦格纳的歌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歌剧,应该叫乐剧,因为 他把多种艺术融为一体,所以他称自己的乐剧是"未来的戏剧"的创 新。他曾写过一部专著《歌剧与戏剧》,他认为:歌剧已经没有什么 发展前景了,因为歌剧的最终目的也只能达到戏剧,而音乐所起的作 用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眼下,歌剧本末倒置,所以它已经没有发 展空间了。歌剧为了发展,只有牺牲戏剧成分,留下音乐成分,到最 后,它只能变成没有内容只有旋律的空洞而无聊的消遣方式。现在,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了解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和地位-音乐和戏剧的 发展应该互成源头,不能独立存在于曲子中。

瓦格纳很重视音乐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可以提高戏剧的地位,因为 音乐到最后会成为主导,它必将是推动剧中人物、自然现象、事物、人 的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因素。在韦伯音乐的启发下,瓦格纳继续演化了 "主导动机",他说这种动机应该被称为"基本主题"。马赫利斯教授 作为专家,认为,这些"基本主题"都拥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虽然只是 寥寥几笔,却能向人们展现一个人、各种情感、思维以及物体的外貌和 风景等,音乐就有这样的力量,主导动机越明显,戏剧的进展、角色的 转换、人物的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感情和隐藏的欲望越能被刻画得入 木三分。因此,主导动机最终成了戏剧的主导,成为剧中人物命运的暗 示,是戏剧必不可少的成分。瓦格纳就是一个敢于向传统发难的斗士, 他把歌剧改名为乐剧,他要把音乐与戏剧融合起来。他要通过这种方 式,使得自己的音乐与戏剧方面的天才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儿时的梦 想-他曾经梦想要超越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虽然瓦格纳没能达到贝多 芬和莎士比亚的高度,但他身上确实集合了这两人的才华,不能不算是 一种奇迹。

瓦格纳同样是感情方面的斗士,为了得到自己心仪之人,他会采 用不光彩的手段,他娶李斯特的女儿就是一个例证。他当时写了一部 喜剧《纽伦堡的名歌手》,这也是他写的唯一一部喜剧,得到了李斯 特的赏识。

之后过了很久,瓦格纳才又一次交上好运。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巴 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他为瓦格纳顺利完成《尼伯龙根的指环》最 后两部分的重要人物提供了帮助。瓦格纳在路德维希二世的推动下,成 为慕尼黑市乐坛上首屈一指的人物,他曾兴奋地说:"我有位高贵的朋 友,在他的保护下,我不要再过那种艰辛的日子了。"此时瓦格纳春风得意,只可惜,乐极生悲。他桀骜不驯、无所畏惧 的性格又一次给他带来了不幸,因为他总是不能与人和睦相处。另外, 他的那些奇怪的想法也不被常人所接受,比如,他会用天鹅做标本, 会让白甲骑士跳进莱茵河,还会让一个仙女重达一吨,然后让她在河 中边游边唱。巴伐利亚人不能再容忍他这么胡闹下去了,把他的经济 来源完全切断,使他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他只好逃回瑞士,又一次 靠救济过活。

不过,人们对瓦格纳的天才还是承认的,当他们看到他如此困窘 后,开始呼吁各界为他捐款,各地组织的瓦格纳学会就为募捐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靠这样的募捐,国家歌剧院才得以在1876年落成。这可是一 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足见当时的人们多么喜欢瓦格纳。李斯特也为瓦格 纳的出名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极力宣传瓦格纳,在魏玛曾多次演绎 瓦格纳的作品。

国家歌剧院外观呈扇形,位于德国中部法朗科尼亚的拜罗伊特,它 完全是为瓦格纳的乐剧而建的。剧院建起不久,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就在此上演了,这 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神仙世 界的乐剧。它耗费了音乐 家二十多年的心血,观众 需要四个晚上才能看完。 尽管这部乐剧很长,但每 个观众都被其中的场景和内容吸引住了。

这部乐剧采用寓言式的叙述方式:在莱茵河底,有一座放着黄金的 宝库,由三个仙女来看护。传说,谁能窃得库中的黄金,并把它炼成指 环,他就会成为世界的主宰,但也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此人一旦偷 取黄金,那么终身将不能获得爱情,而且一旦成为世界的主宰,注定将 会遭到毁灭!尽管这样,仍有很多人马齐聚这里,包括神仙、巨人、矮 人、尼伯龙人和各路英雄等,他们为争夺注定的毁灭而进行搏斗。

所有看了这部乐剧的人都激动万分,并展开激烈的讨论。萧伯纳看 了之后,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他说:

《指环》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插曲,这使它更加吸引人了;音乐的 力量本身就很伟大,它能给爱国者以希望,使他们甘愿忍受政治哲学的 折磨,并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指环》的音乐太美妙了,各种声音会聚在这里:锤子和铁钻的叮 当声,巨人沉重的脚步声、伐木人嘹亮的号角声、怪鸟们啾啾的鸣叫 声、龙的声音、梦境中的声音、雷电的声音,旋律简单而丰富多彩,任 何人都可以享受它们。《指环》虽然是乐剧,但和通常意义的音乐都生 长在同一片广阔沃土上……瓦格纳的音乐色彩绚丽、张扬乖戾、飞扬跋扈,十足的"瓦格纳精 神"。听它的人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法抵制的压迫感,它不容许任何 人对它怀疑。就连瓦格纳本人也曾说:这已经达到顶峰了,绝无可能再 向前迈一步了,恐怕只有未来的完美艺术世界才能发展它,那就是普遍 戏剧。随后,他又说,只有贝多芬那里才有入门钥匙。

一生中,瓦格纳只敬重贝多芬,认为贝多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他 的指路明灯。从小到大,瓦格纳都以贝多芬为榜样,希望有一天能与贝 多芬并肩,希望世人对自己敬仰和称颂。他失望了,他没有达到那样的 音乐高度,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正要超过他,这就是意大 利的音乐家威尔第。威尔第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意大利歌剧界认为他的地位在瓦格纳之上,这更让 自视甚高的瓦格纳怒不可遏,他 开始用恶毒的方式攻击威尔第及 其作品。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威 尔第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对名 利看得很淡,对瓦格纳的攻击不 予回应,这令瓦格纳更加愤怒, 而且还无处发泄。于是,他决 心用作 品和威尔第一 决高低。 接着,他开始南下威尼斯找灵 感,在那里,他完成了最后一 部杰作《帕西发尔》。不久, 他就辞世了。

命运和瓦格纳开了一个大玩笑。在瓦格纳死后,他的音乐成就完全被人们承认。他的音乐开始逐渐 走向世界各地。

瓦格纳的音乐非常独特,无论由谁演奏,都能听出是他的作品。即 使像法国这类带着浓重民族主义情结的国家,在抵触瓦格纳音乐的过程 中,也逐渐被他所征服。瓦格纳的音乐始终保持着崭新的面貌,理查 德·施特劳斯(在掌握音调方面,施特劳斯比瓦格纳娴熟)、汉斯·普 菲茨纳、洪佩尔丁克、布鲁克纳、马勒、雷格尔等人,都比不过瓦格 纳。瓦格纳曾梦想成为莎士比亚和贝多芬,他确实有些年少轻狂,但他 的梦想至少实现了一部分。

瓦格纳乐剧的音乐力量是非常可怕的,这种可怕的力量掩盖了剧本 上的粗疏。确实,他的剧本写得并不高明,甚至还会有一些非常糟糕的 东西在里面。但是在舞台上,他的音乐冲淡了一切,那音乐仿佛是从天 堂传出来的,抑或是从地狱传来的,谁也不能抵挡住其中妖魔化的力 量;它令人眩晕,随着剧情的展开,人们会不自觉地躁动不安,仿佛中了邪,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忍不住想放荡一番,甚至犯罪的欲望蠢 蠢欲动。演出结束了,所有人还沉浸在剧情中,当一片火腿,或三明 治,或一杯啤酒下肚,这才回过神来明白自己失态了,原来刚才只是 一场梦境。

瓦格纳的音乐魔力如此之大,也许撒旦的魔力也不过如此;如果上 帝降临,他头上的光辉会令人望而生敬,瓦格纳的音乐也是如此。他与 我们交流的方式恐怕只有音乐了,因为他的语言和为人还存在很多有争 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