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你了解疫苗吗?
13944700000019

第19章 为什么有人接种过疫苗还得病?

从原则上来讲,预防接种的效果应该是不得病,从几十年预防接种的实践来看,许多传染病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在的孩子得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已非常少见。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接种疫苗后应该不得病。但是,有极少数例外,接种疫苗仍得病。

什么原因使有的人接种过疫苗还得病?

这可能与所接种的疫苗和被接种的对象两方面有关。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经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引入体内,使机体认得它们并激活免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

如果人体所接种疫苗因剂量不足、注射方式不正确,机体不能产生出足够的抗体或免疫细胞时,就不能有效对抗这些病毒或细菌的入侵。

例如,水痘疫苗的接种应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用消毒剂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如果在注射疫苗时针刺得太深,注射到了肌肉里或是剂量太小,就会影响预防效果从而未达到目的。

又如,有些被狂犬咬伤的病人虽然用过狂犬病疫苗,但仍会得病。原因有四个。①没有及时处理伤口:狂犬病病毒是由伤口侵入人体的,据研究,狂犬病病毒在伤口处停留时间大约为12小时。因此,被咬伤后应该及时对局部伤口进行冲洗和消毒,在狂犬病病毒尚未侵入机体之前清除掉。②疫苗质量不佳:疫苗效价越高,免疫效果就越好。如果狂犬病疫苗形成摇不散的块状物、注射时没有摇匀,或疫苗有效期已过,都会使免疫效果打折。此外,疫苗储藏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液体疫苗发生冻结,都会影响疫苗的质量。③没有及时合理用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血清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的。因此,抗狂犬病血清应用得越早,效果越好。被狂犬咬伤后1周内应用尚可,过迟无效。④疫苗接种方法不当:随意增减接种剂量和注射时间,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有些疫苗的接种需要多次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不得病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加强免疫。如果半途而废,机体仍会得病。

最近,美国有研究资料表明,与同龄人相比,长时间接触高水平全氟化合物的儿童,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强度较低,产生的抗体明显减少。

警示

所有的疫苗接种都可能会有缺点,疫苗并非百分之百地保护每一个接种的人,也不能完全对抗同一族谱中的所有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