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13943200000069

第69章 “舍利子”是结石吗

“舍利子”最初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骨灰的别称。现在“舍利”意为“身骨”或“灵骨”,即死者火葬以后的残余骨灰。这里所说的“舍利子”并不是普通的骨灰,而是指释迦牟尼和很多高僧骨灰中的结晶体。

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彩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山鼻祖,他的俗家名字叫悉达多,他生活在距今2500~2600年以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一个王族子弟,年轻时因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和种姓制度,提出了“四姓平等”的主张。为了推广自己的宗教理论,他经过6年苦行,遍访名师,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哲理的观点。

释迦牟尼活了80岁,在婆罗双树下火化以后,他的骨灰被8个国王分取,建塔供奉。因骨灰被称作舍利子,这塔当然也就称作舍利塔了。以后,有不少高僧死后,骨灰也被称作舍利子,当作佛宝收藏起来。

曾经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舍利子”半夜发光的奇迹。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浅黄,美丽而又诡异。

笃信佛教的人认为,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彻底,决定其在佛教世界中等级的高低。释迦牟尼是佛,他是最先觉悟者,修行已经达到功德圆满的地步,所以他的舍利子更有一分神秘色彩。

那这种舍利子的成分是什么呢?它是不是人们所传的那样是结石呢?

有些人研究了一些“舍利子”,发现所谓“舍利子”的成分跟焙烧以后的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成分很相似,因此“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烧以后的结石。

那么,为什么高僧体内的结石特别多呢?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高僧的活动量较小,终日静坐参禅,食物大都以素食为主等等。此外,高僧们的饮水也较少。因此,他们的体内极易生成胆结石。

而一般认为常吃脂肪者易生胆结石,吃素的高僧为什么也易患此病呢?这是因为,尽管高僧们严忌荤食,但因为活动少,所以会产生脂肪代谢紊乱的现象。况且,经常吃食糖和碳水化合物的人虽然饭量较小,但仍会使体内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加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酸酯的含量较多,就极易形成胆结石。

但也有人说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有些高僧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丝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缩小等等都说明了舍利子不是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