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脊椎动物进化主干上的一个侧枝,这个侧枝从爬行动物时代就开始分化了,虽然距今已年代久远,但因它们的活动领域稳定,筑巢又在高枝或峭壁之上,不易遭受地面动物的侵犯,相对比较安全,所以生存到了现代。
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鸟类的祖先是起源于一类尚未特化的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期,爬行动物刚刚兴盛,在此演化主干上的动物是四肢骨、肩胛骨和坐骨的变化。有一类爬行动物想靠自己的力量冲向天空,像昆虫一样主动飞翔,就必须要长出一副翅膀来。可它们不会像西方神话中描述的天使那样:四肢健全,再从后背生出一双翅膀来,而是有得必有失,以失去前肢来换取翅膀。在前肢变翼的过程中又分化出来两支,一支是皮质翼,一支是羽毛翼,皮质翼的代表动物是翼龙,而羽毛翼的代表动物便是始祖鸟。
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仅有7个,个个都可以说得上是世间珍贵标本,它们都被发现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石灰石矿山中。经过年代测定,它们是生活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和乌鸦一般大小,长着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嘴里有牙齿,翅膀的前端残留着爪,如果不是同时找到它的羽毛印痕,很可能把它鉴定为爬行动物。鸟类是从初龙类中的槽齿类演化而来的,槽齿类兴盛于三叠纪,而始祖鸟是侏罗纪晚期的,它们之间有长达8000~9000万年的空白区,这比整个新生代还要长。在这段时间中肯定会有更古老的鸟类化石,但现在还未找到,从这点上讲,“始祖鸟”的译名是不确切的,它并不是最早的鸟类代表,其实它的拉丁文名字叫古翼鸟,是我国学术界译错了。
为什么说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呢?因为它还保留爬行类的一些特征,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骨骼没有气窝;三根掌骨没有愈合成腕掌骨;肋骨细,无钩状突起,这些特征与鸟类比起来是非常落后和原始的。但它也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有羽毛,就意味着它已是恒温动物了。恒温动物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体温,这就加强了这类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为有效地征服空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第三掌骨已与腕骨翕合,这是后来的鸟类掌骨都愈合成腕掌骨的开始。始祖鸟代表着爬行类过渡到鸟类的一个中间环节,这种过渡型的动物身上分类界线是很模糊的。
始祖鸟的行动方式,有人认为它是地上的走禽,靠后肢支持体重,以尾巴保持平衡,靠生有羽毛的翼扇动空气产生前推力,帮助它向前奔跑,形如鸡跑时一样;也有人认为它是以树栖为主,它的两足拇趾向后与另三个相对立,很适合抓握树枝,它的前肢趾端长的爪也是抓握树枝的有力的证据。它从地面起飞,落到树上,再从这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树,指端的爪是在树枝上降落时用来稳定身体的,它的长尾也不适合起落和扭转方向,所以专家推测始祖鸟大概是一种飞行能力低、起落不快的鸟,嘴中的牙齿用来咬死昆虫和鱼类的。
由于鸟类是在空间活动的高等动物,死后落到陆地或水里。随时都有被其他动物吃掉的可能,如果没有被及时埋藏,也会腐烂掉,而这种概率极大;在中生代时期,陆地和水里繁生有大量的爬行动物和鱼类,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刚分化出来的鸟类,无论从适应能力或从数量上讲都处在开始阶段,不占优势,随时都会遭受攻击,故化石从总量上讲也不可能很多。因此,以目前为止也只有7件始祖鸟的化石,对它的研究也还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