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13916700000038

第38章 心的祸患(6)

一、经济上的敌人是得失。经济涉及财务往来,所以金钱的得失造成了恩怨,如果处理不公、不平,就会成为敌人。市场上的小地摊,虽然各自经营,也会成为对敌;一般小商店,所谓“同行是冤家”,都是因为得失的关系。世界上的经济贸易,许多企业家翻云覆雨,无非也是为了经济上的得失而已。

二、政治上的敌人是利害。政治上的敌人妨碍自己的前途,妨碍自己升官,所以政治上结党成派,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能把众人的利益摆在前面,就是政治家;只顾自己利益,永远把私利摆在第一位,那就是政客。政治圈如果人人都当政治家,没有得失,只有正义,只有国家人民,没有自我私心,那就没有敌人了。

三、学术上的敌人是异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也有敌人,那就是异论,所以“学术”者,此也是是非,彼也是是非,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主张。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自然经济、市场经济,极权政治、民主政治,在学术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中国自古以来,诸子百家各种学术不够,还有“杂家”,甚至东西方思想的论证,都是为了学术的异论。有风度的学者论而不争,没有风度的则视为敌人。

四、信仰上的敌人是烦恼。信仰上也有很多敌人,外面的敌人有人我是非、嗔恨嫉妒,有时内心更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从事信仰的人,也是非常辛苦、不得安宁,没有降伏自己的烦恼,在信仰上不能成就。

五、成就上的敌人是嫉妒。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希望自己有成就,在事业上有成就,在人事上就会招来敌人。就拿经商来说,百货战争,别人的百货店也会成为我的敌人;资讯战争,谁先取得资讯,对方就可能成为我的敌人。哪怕我有一个小面摊,旁边又开一家小面店跟我竞争,就会成为我的敌人。敌人产生于比较、嫉妒;如果不比较、不嫉妒,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世间人平庸的人比较没有敌人,凡是能干、有能力、有成就的,别人就会以你为敌。但是嫉妒并不能打倒对方,应该要用智慧、能力、声望、道德征服对方。

六、终生的敌人是自己。敌人都是一时的,中韩、中越,都曾对敌,但现在不都成为同盟战友?美日、美德,也曾有过战争,今日不也成为同盟好友?就是世界大战,战争过去以后,各国还能成为朋友。人生有一个最大的终生敌人,就是自己;自私,就是自己的终生敌人,执着就是自己的终生敌人,无明就是自己的终生敌人,妄心就是自己的终生敌人,降伏其心,才能降伏敌人。

敌人的种类很多,每种行业,每个个人,可以说四边都埋伏了很多的敌人;自己健全,自然得道多助,即使有敌人,也会有朋友。所以佛教讲“龙天护法”、“因果业报”,只要自己争气,敌人也不一定能打倒自己。

草莓族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年轻人,禁不起压力,在人生的路上很容易被打倒,大家无以名之,就称这一类的青年为“草莓族”。

草莓是一种水果,红色的果实,美丽的外形,相当讨人喜欢,吃起来味道香甜可口,是一种很大众化的水果。可惜草莓一旦熟透后,不能久放,很容易腐烂,加之肉质松软,不堪挤碰,一压就会烂掉,就和时下禁不起压力的青年一样,所以被用来引喻之。

其实,草莓族的青年,如果能够加以养成、训练,也能成为梅兰竹菊,甚至像苍松翠柏,禁得起霜寒的考验。如何帮助草莓族的青年增强抗压性呢?列举六点如下。

一、训练独立性格。草莓族依赖性比较大,有的靠父母生存,有的靠家人资助,自己不立志向上;如果能够训练他独立的性格,让他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进而发心为社会大众做出贡献。只要能培养他坚强刚毅的性格,勇猛上进,日久自能独立自主,而不需要靠别人爱护就能独立生存。

二、激发上进意志。草莓族因为个性柔弱,好像攀附大树的蔓藤一样,要靠别人才能生存。如果能激起他的意志力,奋发上进,不管读书就业,都能做出一番成绩来,慢慢培养自己的自信,就能不断上进,自能走出自己的前途。

三、勇于承担责任。草莓族的青年,缺乏责任感,家庭的有无,好像与他全然无关,家中的生活担子,他也无心挑起,每天只是浪荡度日,醉生梦死,一日又一日。假如能对草莓族灌输“责任”的观念,让他知道做人要有责任感,要勇于承担责任,不管对家中父母的孝养,对兄弟姐妹的照顾,甚至对国家社会,都要承担一份责任。只要他能承担责任,就能脱离草莓族的不良形象。

四、认识生命意义。草莓族之所以自暴自弃,甘愿沉沦,是因为他不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在发展,在牺牲,在奉献;生命的价值,在让家族亲人得到资助,在让社会大众获得因缘。所以草莓族只要能认识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的价值所在,其他一切就不需要挂念,他自然懂得上进,完成人生的使命。

五、培养宗教情操。草莓族因为生活没有目标,内心生不起力量。假如引导他信仰宗教,培养他对宗教的热诚,学习宗教的情操。宗教不但在利己,还要利益别人,宗教不但自己要觉悟,还要令别人觉悟。所谓“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一个人有了宗教情操,就不会只为自己的得失计较,就会有牺牲的精神,就能感觉生命不断在向上升华,就会觉得生命力在不断往四周扩散,靠着宗教的信仰,将来必能出人头地。

六、完成人生使命。人到世间上来,不能只做饭桶、衣架;人能到世间走一遭,并且为万物之灵,应该负有人的使命。人的使命,不是只为个人而生,要为全体大众而生;不是只担负一家之责任,要能担负社会之责任;不是只为衣食温饱而活,要让全人类精神得到资助而活。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能否度空,那不重要,凡事尽其在我!只要吾人能立大愿于斯,何愁不能实现呢?

迷信

“迷信”可怕不可怕?迷信不可怕,“邪信”才可怕!

为什么迷信不可怕?因为善良的迷信,只要不妄执、不偏执,对国家、主义不破坏,有时迷信一些有道德、有历史、有根据的历史人物,也无不好!就好像一场战争,一个主义,我们不懂,但却甘愿为他牺牲,究竟好不好,姑且不论,但这就是一种迷信的行为。

所谓“迷信”,就是不了解内容,不明白究竟,不知道其历史,随便妄信、乱信,谓之迷信。迷信因为不知其所以然,容易被一些有心人的语言蛊惑、利用,例如有的宗教提出“百日生天”、“当生成佛”、“神鬼附身”之说,引人走入迷途,却不知道目标究竟是什么?所以,信仰当然“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不严重,只要正当;怕就怕“不信”,甚至“邪信”,那就是最可怕了。

我们常见身旁有一些人,本来希望求得信仰的救济,反而被邪信所害;本来需要求得信仰来解谜,却反而被迷信所骗。所以迷信虽然不可怕,还是应该加以化导。举例如下。

一、迷信要净化。迷信者大部分都是为了贪求,被假造的利益迷惑,希望获得“一步登天”。然而世上没有这等便宜事,所以迷信者,我们要以清净的、利他的、慈悲的道理来引导他。

二、迷信要善化。有些不正当的迷信,极端造反,集众干政,让一些愚夫愚妇供其驱使,以遂其个人欲望。对于国家社会毫无利益的迷信者,我们要以“五戒十善”、“四无量心”等善行来提升他。

三、迷信要美化。有些迷信是丑陋的、自私的、见不得人的,所以迷信者,要用真理美化他,要让他知道信仰的真义,要引导他信仰有历史、有能力、有慈悲的正信宗教,让人生因信仰而美化。

四、迷信要德化。迷信大部分都不讲究道德,甚至有的用伤天害理的手段,陷人于不义。如战国时代“西门豹治邺”,由于地方官吏勾结女巫,假装为“河伯娶妇”,每年要选出一名少女祭水,以祈天神不要降灾于人民,这就是利用迷信来危害人民,所以迷信要用道理感化他,以袪除恶行。

五、迷信要智化。为什么迷信?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见识,所以往往被骗!因此要用智慧帮他认识事理,用智慧教化他,否则难以有功。

六、迷信要实化。迷信都是虚妄的,都是不能兑现的谎言,所以要想方法列举事实、因果,让他真正了解、认识。因为我们信仰宗教,就是要信实实在在有的,信仰有能力、有道德,能给我们利益的,如果不实在,我们信他何用?

七、迷信要理化。迷信当然也有迷信的理由,但那些理由都是禁不起考验的,只有真理才是永恒如是、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才能经得起考验,所以迷信的人,只有用真理,用佛理来化导他。

八、迷信要转化。迷信者,想要直接让他回头,可能不容易,因为信仰都有一些执着,所以要“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化很重要。能以智慧来让人转化迷信为正信,而不至于堕落,这是救他的慧命,也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