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13916700000023

第23章 养心之道(5)

四、为自己换一颗道心。在佛教的丛林里,要选任住持的时候,条件就是要看他有没有道心。有道心,爱护常住,尊重大众,接待十方,一切都本着道德理念,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对人失礼冒犯,如此才算具备基本的住持条件。一个有道心的人,才能和谐大众;有道心的人,才能和平处众;有道心的人,才能让十方大众和悦。所以今日的社会,所有领导人都应该有道心,有道心才能做正人君子,有道心才能领导十方。

抛开

世间万事万物,有好有坏,好的我们要凝聚,坏的要抛开。例如懒惰懈怠等妨碍个人前途发展的恶习、不良嗜好等,都应该抛开;如果对国家、社会、大众有益的事业,则应该提倡。

面对世间的是非得失,善恶好坏,当提倡则提倡,当抛开要抛开。人生应该抛开一些什么呢?

一、抛开无知的过错。犯了过错,已属不该,如果犯了过错,自己还不知道,就更罪上加罪了。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但是有的人不肯认错,不知有过,甚至过而不改,这就是无知了。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鉴自己,不能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只是无知地认定自我,不能抛开私我,与这种人共事很难。

二、抛开自我的执著。“我”是每个人的主体,没有“我”,就没有主张,没有思想,没有意见,没有主宰。例如写一篇文章,文中必定有我的思想,我的见解,如此文章才有立场。但是有“我”,则我见、我执、我爱、我私,这都是人生最大的祸患。所以,我们做事,先要把我的意思昭告大众,但是在做人方面,有时候不能太有我见。所谓“欲学佛法先无我”,在佛法里,“我”是烦恼的主要来源,“我”为自己的人生造成许多障碍,因此我们怎么能不抛开自私的“我”呢?

三、抛开名利的占有。一般人对名利都有渴望获得的心,哪能有抛开名利的认识呢?当然,在人间生活不能少了名利,名利对人生的贡献是很重要的。不过在另一方面,名利对人生也造成许多的罪恶,例如为了贪名获利,不顾友谊,不顾道义,不明是非,在名利之前,不当地获得,非法地占有,像今日社会,许多人强占理事长的名位而不放,不注重世代交替,这种名利合适吗?

四、抛开人情的关说。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运用各种关系去关说;有关说,里面就有不合法、不合理。不可以通过的,因为关说,看在人情上,不得不给予放水通过。所以凡是有关系的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凡是没有关系的人,事事都有关系。事情的成败,不以合法与否来判断,而以人情关说为主,你说这样的国家政治,又怎么能让大众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来接受你的领导呢?

五、抛开儿女的私情。很多为人父母的大官,为了儿女,总是顾念私情;也有一些儿女,仗着父母的庇荫,享受特权,甚至在社会上为非作歹,让人侧目。安徽有一名高官的子弟,为了防火巷的一尺之地,与邻居争执不下,致函给在北京做官的父亲,要他用权力施压,令对方让步。明理的父亲回了一封信,上面写了一首诗:“万里投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像这样抛开私情的父亲,希望今日社会上能愈多愈好!

房屋沉闷不通气,居住品质就会大打折扣;做人沉默不讲话,就会造成气氛尴尬,场面难堪。沉闷、沉默都为人所不喜,但是人之一生,与“沉”有关者,好的方面也很多,例如:

一、沉思是启开智慧的门窗。人生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需要学习沉思,沉思是内在的思考计划,沉思默想会增进智慧。喜好哲学的人,都喜爱沉思,有沉思习惯的人,对问题都会有多一番的见解。好比“三思而后行”,经过了沉思,对问题就会多一分深入研究。问题经过仔细的思考,我们开启了智慧的门窗,看到的世界就会更广阔。沉思不会冲动,尤其说话之前要多一些沉思,因为说出来的话难以更改、收回。在思想里多一些反复思考,凡事都能更有智慧决断。因此,沉思能增加智慧,智慧能增加沉思,沉思是打开智慧门窗的最好途径。

二、沉着是稳定大局的力量。沉思是做事前的蓄势待发,沉着则是稳定大局的力量。狮虎要捕食猎物,虽然眼见猎物在前方,它也不会冲动地扑向前去,而会沉着地经过一番观察;一旦开始行动,就会不顾一切地冲向前去。沉着才能稳定大局,才有力量出发。弓还未拉满,不能射出;饭尚未煮熟,不能随意掀开锅盖。大事决断当然要有先机,先机不是冲动,抢占先机需要思前顾后,沉着稳重。谢安指挥淝水一战时,与朋友下棋,前方捎来急报,他仍然不动声色地把一盘棋下完之后才说:刚才小儿们,已经在前线战胜苻坚的八十三万人马。这一战决定了东晋的生死存亡,而谢安就是能那么沉着应战,因此焉能不胜。

三、沉稳是老成持重的表现。走路要稳健,才不会跌倒,行事要稳当,才不会失败。年轻人做事,往往被人批评为“嘴上无毛,做事不牢”,意思是年纪太轻,做事不够牢靠,所以必须年长才能沉稳。沉稳的人,某些时候需要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现之于外,所以一个老成持重的领导人,靠一个老成、一个沉稳,就能决定事业的成功。

四、沉潜是养深积厚的方法。人生需要沉思,需要沉着,需要沉稳,有时候更需要沉潜。一个不知道沉潜的人,就不能养深积厚;不能养深积厚的人,就不能成长进步。一个读书人,要在某一段时间内闭室自修,做一番沉潜的功夫;一个政治人物,当他一时失意,或者转换职务时,要想到这是最好的沉潜时机。禅门里的修行人,一天当中一定要有一两个小时,用于沉潜内省;一周当中一定要有一日、半日,用于沉潜思维;一年当中一定要有数日甚至数周,用于自己的沉潜内敛。人能有沉潜的修为,才能养深积厚,才能蓄势待发,才能有所作为。

慢慢来

在凡事讲究快速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脚步都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分秒不停地向前奔驰。可是在追求快速的同时,有时也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例如,科学家发明高空快速飞机,因为响声太大而被勒令停止;摩托车取下消音器加速行驶,也会因为噪音太大而遭到取缔。

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间万事都有他的平衡之道,“慢慢来”是对治速成之弊的重要法宝。

关于“慢”的好处,略述如下:

一、慢工可以养艺。古语说“慢工出细活”,所以“精雕细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来。一些药效迅速的特效药,也要经过大药厂经年累月的试验;农作物的改良,也是经过多少农业专家长时间的苦心试种培植。很多伟大的工程,都靠慢工成就,例如扬州有一位妇女,花了六十年的时间,用头发绣了一尊观世音。我曾亲见澎湖一位小姐,花了五十年岁月,只照顾了两位病人。看起来她们的成就有限,实际上她们自我的生命都已经永垂不朽了。

二、慢步可以养生。现在医学证明,慢步可以养生,这也获得医师们一致公认。长跑、快跑,只适合少数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一般真正的养生,要靠慢跑。我们看,老虎虽然凶猛,只能三扑;乌龟慢走,但可以从早到晚,持续不停。天空的云朵,快速聚拢,但也快速消散;潺潺的流水,可以细水长流,终年不会干涸。因此,慢走可以养生,值得推广成为全民运动。

三、慢言可以养量。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是有的人拙于言辞,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有的人好发议论,喜欢高谈阔论。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语言的得失,其影响之大,人人知道。只是一些好发表高论的人,不善克制自己,不能忍之于言者,很容易随性发言,很多话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一旦惹出麻烦,才悔不当初。其实这是个有声的时代,不能不发言,不能不表达;但是噪音、杂音为人所不喜,所以发言要有所节制,尤其要讲究内容。假如能慎言,不但能表现自己的涵养,而且能增加语言的分量与重要性。对于好言者,沉默是金,慎言养量,不能不思之。

四、慢活可以养寿。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速,每天都是分秒必争地向前冲,由于紧张、压力,造成许多现代文明病。假如能把生活步调放慢一些,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可以慢慢来;开车不要超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讲话不要像机关枪、连珠炮,可以慢慢地表达。平日生活里,不要有太多的赶场,不要完全为别人而忙,有时也要为自己而活。思想反应不要太快,何妨迟钝、笨拙一点;每件事不一定都要跟人竞赛,也不必每日加班。经年累月不休假,即使机械也会磨损,何况血肉之躯更要保养,因此现代人要想长保身心健康,慢活不失为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