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意义
俗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举世都很重视资源回收,可以说连废物都能再利用,所以世间之大,万物必皆有用。能用才有价值,而且要能用得恰当,用得适所,才更有意义。兹将“用”的意义,略述如下:
一、用人唯才,才能不计亲疏。人,要能被人利用,才有价值。用人,也有用人之道。用人唯才,这不但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而且用人唯才,才能不计亲疏,才能不受人情包围,才不会有后遗症。只是世上一般“用人”,总喜欢拉“裙带关系”,虽有好处,也有弊端。
二、用法如秤,才能无私无执。我们与人合作、相处,总应该有章法,如合约、信条等。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要公正、公平,如秤之平衡,才能无私无执,如此共事才能长久,朋友的情谊也才能经得起考验。
三、用情须专,才能始终如一。人是感情的动物,平时与朋友的相处,对父母的孝顺,乃至男女的来往,都应该用情要专,切忌见异思迁,虚伪应付。所谓“假情假意”,一旦被人识破,不但关系不能维持,甚至会感情破裂,反目成仇。
四、用物节省,才能积福进德。吾人生到世间做人,都是有很大的福德因缘。福德因缘如银行的存款,要节省俭用,否则透支负债的时候,银行是六亲不认的。平时用水,要想“滴水如金”,不能浪费;用电时,更要随手开关,节省能源。就算家境富有,也要淡泊朴素,这不但是积福进德,也是给后世子孙最好的教育。
五、用功要恒,才能养深积厚。人在世间,从小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用功。读书要用功,修行要用功,但是用功就如发心,菩提心好发,恒常心难持。用功的价值,在持之以恒,例如学外语,有恒心,外语必能学得好;学技术,有恒心,技术必定学得精。读书做人,养成恒常的习惯,必定能学好做人处事。
六、用心若镜,才能澄清明澈。儒家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佛教讲,用心时,要能恶念不生,甚至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心如明镜,如此做人才会澄清明澈,才能人格无瑕,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七、用道光明,才能公平正直。人活着,是凭一个“道”做准则。道,就是人生的规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但世上有很多假道之人,借“道”之名,为非作歹,殊为可怕。所谓“天理良心”,不是要求别人,是要求自己,如果用道光明磊落,对人对事才能公平正直。一个人公平正直,做人没有瑕疵,还怕别人不尊敬你吗?
八、用智纯善,才能完美无邪。人在世间,做人也好,处事也好,总要凭借灵巧智慧。但灵巧智慧不是教吾人要狡猾,而是叫我们要能纯洁善良。虽是朋友,如同手足;虽为外人,四海之内,也如兄如弟。就像佛陀在经典里交代弟子:“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你能把别人当成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则别人还会欺负你吗?所以用智纯善,人生才能圆满。
禁语
在佛教的禅堂,或是念佛堂里,经常可见修行的人,在胸前佩挂一块“禁语”的牌子,意思就是告诉旁人:我现在禁止讲话,请你不要和我说话。
挂了“禁语”牌以后,不只是口头上不能讲话,即使用手指,用嘴努,或眨眼示意,都是不合法的禁语。为什么修行人要禁语呢?
一、节制自己的任性。一般人总是很任性,想什么就说什么,毫无节制;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说话,就如同酿造酱油、酱瓜、酱菜时,都要把坛口密封,如此酿出来的酱菜味道才会鲜美。少说话,不是不会说话,而是要让自己未来说话时,更会说话。
二、沉淀自己的思想。一般人思想肤浅,想得不深、不远,就是由于没有训练;假如给予自己一段时间的禁语,让自己的思想做一番沉淀的功夫,所谓“静观自得”,经过静观、沉淀后,凡事会想到“为什么”,甚至想任何事,都有一二三四的层次,久而久之,自己的思虑才会纯熟、圆融。
三、倾听自己的音声。平时我们都是听一些由外而来的声音,假如通过禁语,把外面的声音隔绝在外,不听外面的杂音,而用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禅门所谓的“只手之音”。你能听到只手的声音,就不会被外面的世界所影响。
四、观照自己的内心。禁语者,主要是要看住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缘,不让眼、耳、鼻、舌、身、心,向外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把自己的心看住,使其不动,而又可以明明白白地观照,这就是修行的一等功夫。
所谓“沉默是金”,禁语实在是很重要的一门修行。平时我们由于好论是非长短,犯下多少错误,所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都是由于说话不当惹出的罪过。在佛教的“十恶业”里,口业是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自己的口,该说的话要说,像隐恶扬善、礼貌招呼、对人的爱语鼓励等;反之,不当的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实在有自我警觉的必要。
人的身体上,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却只有一张口。这个意思,是让我们多看、多听、多呼吸新鲜空气,少说闲话。如果我们能观照自己,每天不要浪费时间说一些不必要的话,把这些时间节省下来,每天至少也有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把这些时间节省下来以后,可以用来读书、禅坐、思维,甚至莳花刈草,打扫家中内务,或者当社会的义工,如此都比说闲话有益多多。
所谓“修行”,不只是“修心”,眼耳鼻舌身都应该要修。也就是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知的不知,尤其不当说的不说,不要逞口舌之快。因为我们的口,如利刃,如子弹,口头不能看守好,其他的器官就更不容易管束了。
对治
这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世间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天敌,都有克星;相对的,任何问题也都有“对治”之道。你黑暗,我用光明照亮你;你罪恶,我用善美感化你;你邪派,我用正道引导你;你犯法,我用法律制裁你;你无知,我用教育启发你;你懒惰,我用精进帮助你。因此,人间许多毛病,依世间法都有很多的药剂可以对治,即使是难治的癌症、艾滋病等,慢慢地也有药物治疗了。只是人生的习气,所谓根本烦恼,比大病还要难以治疗。
针对“习气”,兹提出对治的办法如下:
一、以慈悲对治残忍。有的人凶残没有人性,伤生害命,恶事做尽,即使你用法律对治他,他也不服,这种人只有用慈悲感化他。例如,后赵的石勒、石虎,凶狠暴虐,残杀无辜,不就是受到佛图澄的慈悲感化,而减少许多杀业的吗?
二、以柔和对治刚强。有的人性格刚强、执著,难以教化,就如人所形容的:心比石头还硬,比冰霜还冷,简直没有人性。对这种刚强的众生,说再多的理论,他也听不进去,只有用柔和的态度软化他。所谓“柔能克刚”,尽管你牙齿再硬,柔软的舌头不会先烂,所以当初佛陀就是以柔和慈悲,才把指鬘外道教化,由邪归正。
三、以热情对治冷漠。世界上,有的人很热情,有的人很冷漠。冷漠的人,就像木石一样,对人间的问题漠不关心,好像这个世间与他全然无关。这种冷漠的人,其实他的内心很需要人帮他点燃火焰,所以我们要用热情关怀他,用温情融化他,就像冰雪再厚,太阳出来也会融化。
四、以智慧对治无明。常有人问:人从哪里来?人是因何而出生?答案是:人从“无明”而来!人是因为“无明”而出生的!无明就是不明白,就是莫名其妙,所以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人何其之多。如何对治无明?必须开发智慧!国家提倡教育,父母以让儿女受教育为己任,社会大众关心文化,重视知识的传授,佛教更是重视佛法义理的传播。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大众开发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袪除无明。
五、以包容对治狭小。过去经常听别人批评:女性心量狭小。其实,男士的心量又何尝一定比较大?朋友之间,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亲友熟人,一点利害,闹上法庭;与人往来,好坏恩怨,锱铢必较,如此怎么能平安呢?所以其中的一方,要以宽大的心量包容对方的狭小,就好像海洋包容鱼虾的悠游,山林包容鸟兽居住一样。
六、以诚实对治虚妄。这个社会,人人诚实才可爱,如果大家相互欺骗,欺诈虚妄,让人防不胜防,不但活得辛苦,也活得提心吊胆,所以佛教把“妄语”列为根本戒之一。现在举世各国,对于新移民入籍,都要宣誓不说谎。诚实是人应该树立的品牌,“狼来了”只有一次,做人必须诚信一生,才能让人肯定。
以上“对治”诸事,不妨试行之,相信必能收到很大的效益。
自由
“自由”与“安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要求,应该也是天赋人权。一个人如果不能自由,就算活着,不也等于死了一样?每天被人看管,给人当奴隶,甚至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影响生存的安全,这不是生不如死吗?难怪全世界的人,都一致要求、向往自由。
在佛教里,佛陀制定“五戒”,就是要让大家自由。“自由”的意义,就是不要侵犯别人,如果大家都互不侵犯,不就都能安全了吗?
佛教的五戒,不杀生是尊重生命的自由,不偷盗是尊重财产的自由,不邪淫是尊重身体的自由,不妄语是尊重名誉的自由,不吸毒是尊重健康的自由。自由就是不侵犯的意思,试论“五戒”的“自由”之义如下:
一、不杀生。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命而护生,如此生命不就能获得自由了吗?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莫如生命,万千金银和生命,叫你选择其一,相信人人都会选择生命。因为没有生命,金银财宝再多又有何用?可见生命比较贵重。世间最残忍的行为,就是杀生,假如我们尊重生命,不随便杀生,就是尊重生命的自由,所以佛教把不侵犯生命自由,制为第一戒。
二、不偷盗。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而喜舍,这不就是尊重别人的财产自由吗?有的人把财产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因为没有钱,日子难过,所以拥有财产是每个人的愿望。能尊重别人的财产而不觊觎、不侵犯,甚至帮助他、支持他,这不是人间极为美好的事吗?
三、不邪淫。不邪淫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而尊重其自由。佛教对于家庭伦理的夫妻正常关系,非常尊重,但是对于夫妻以外的邪淫,也就是所谓的“婚外情”是不认同的。因为犯了邪淫,家庭不和,名誉受损,甚至子孙也会颜面无光,真是自他多人不利。假如能不侵犯别人的身体而尊重其自由,则家庭和谐,何其美好!
四、不妄语。不妄语就是不用语言去侵犯别人的人格与名誉。有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不法的利益,例如贪污、伪证、侵占、仿冒、造假、欺骗等,这都是妄语欺诈的行为。能够不用虚假的语言去侵犯别人,而说真实的话语,可以消除许多无谓的纷争,能促进社会人我的和谐。
五、不吸毒。不吸毒就是要我们不吸食一些会让自己神智受损的毒品,以免伤害自己的健康、金钱,甚至侵犯了别人。毒品危害之大,举世都在共同制止,因此各国的海关无不严禁毒品过关,甚至对于贩毒者,更是处以唯一死刑。不吸毒还包括不饮酒,因为喝酒容易误事,例如酒后驾车出车祸,酒后乱性胡作非为,甚至酒后失言害己害国。所以能够不酗酒、不醉酒、不劝酒、不饮酒,就不会制造事端,如此不但个人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由,也是带给社会大众自由的美好行为。
发心
佛教讲: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发心立愿”一直是一些初学佛的人挂在嘴边的口头语。
其实,“发心”何其尊贵,实在不宜随便滥用。所谓“发”者,开发之意,例如山上的土地,经过开发以后,就能种植水果;海边开发了海埔新生地,就可以建筑。台湾出产的水果,大都是开发山坡地种植而有;香港的机场,多数也是填海造地所成。
同样的,我们的心如田、如地,只要开发,就叫“发心”。我们的“心田”、“心地”里有什么呢?如《地藏经》说:大地的宝藏,取之不尽;大地的功能,可以生长万物;大地之用,可以普载众生。所以开发心地,何等重要。
“心”岂止比“田”、比“地”,心的意义其大无边。经云:心如大海无边际,心如虚空量无边,心如大地无尽藏,心如性空高如天。所谓“发心”,就是要开发:
一、开发如海的真心。大海不但是鱼虾的宫殿,大海也蕴藏了无限的宝藏,现代人要开采石油能源,不都是往大海里勘探吗?大海的资源,往往可以成为国家的财富,所以各个国家都要保护海域,就是保护国家的资源。我们的真心也像大海一样,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所以要加以开发。
二、开发如空的真心。我们的心可以用“虚空”来比喻,所谓“心如虚空,量周沙界”,虚空里有日月星辰,虚空里有雷电雨露,虚空里容纳宇宙万有,所以现代各个国家都想探索太空,希望能在太空里找到宝藏。我们的心也如虚空,有着无穷的宝藏,我们要经过开发,才能找到宝藏。
三、开发如地的真心。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大地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人类不但靠天吃饭、靠海过活,而且靠地维生。大地能成长万物,地底更蕴藏着金银铜铁等各种宝矿。我们的心也如大地,埋藏了无限的宝藏,懂得开发心地,才能让宝藏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