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13916700000014

第14章 更新自己(1)

伏惑,顾名思义,就是降伏烦恼、开解迷惑。一个整天愁眉不展、烦恼重重的人,怎会有心思去“包容”呢?

伏惑,就是要冲破迷津,悟彻人生。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更新自己

《四书》里的《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人要不断地更新,才会进步。

衣服破旧了,要换一件新的;房子老旧了,要加以翻新。新的环境,新的人事,新的团队,必定有新的发展。一般常讲,这是个新时代,对于老旧的过去不能留恋不舍,否则会被讥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没有进步。因此,人要从旧有的里面脱胎换骨,脱颖而出,不要留恋过去,要懂得自我更新。

如何自我更新呢?更新自我之道,在于:

一、反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要反省,才能更新,才能进步。例如,我往日的作为有合乎他人的需要吗?我所有的想法都能与人融和一致吗?我的所作所为都能对别人有所利益吗?每日都能反省自问:我对父母有尽孝吗?我对朋友有帮助吗?我对社会有贡献吗?我自己的行为有错失吗?我的良心能安稳吗?人能反省,必有长进。

二、认错。认错是美德,更是勇敢的表现。所谓“知错必改,善莫大焉”,人不可能不犯错,但犯了错要能知错,而且要“知错必改”,一定会有进步。人的经验阅历,都是从失败、错误里,一次一次累积而成为智慧,所以一个人都不曾犯错没有了不起,知错能改才是伟大。但是犯错而不认错,那就是罪过了。我们看社会上,有一些人“死不认错”、“自以为是”,他的人缘,他的成就,必然大打折扣。

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人要更新自己,“忏悔”是必要的修行。我们每天的语言,造了多少妄言、恶口、两舌、绮语等口业;我们的身行所做都是杀盗邪行;我们的心里充满贪嗔嫉妒、愚痴无明。这些可怕的恶习存在我们的身心之中,如果不能经常忏悔,就如同衣服脏了,身体脏了,不每天洗涤,怎能清净呢?

四、行善。我们要求自己自我更新,应该“已做恶事要更改,未做恶事要杜绝;未做的善事要积极去做,已做的善事要继续加强”。所谓行善,连童子军都要“日行一善”。如果社会上一人行善,则十人受益;百人行善,则万人受益;全国的人都行善,则世界哪里会不善美呢?

说一句好话是行善,做一件好事是行善,起一个好心是行善。社会要改善风气,就是要靠我们不断行善。所以,凡是有志于自我更新的人,应该要自我反省、认错、忏悔,此外还要积极行善,通过人人行善,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对普世人心的净化,都能有所帮助。

自我更新,继而美化社会,祈愿全民齐心着力,大家一起来。

吾日八省

孔门的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其实一个正人君子,应该时时刻刻都如佛教所说:举心动念,都得省察自己的心意。现在列举“吾日八省”如下:

一、省己说话不当。一个人,如果总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很对,其实这就是错的;能经常把自己说话的不当之处省察出来,并有勇气认错,这是第一省的功夫。

二、省己行为不正。所谓行为,就是身体表现在外的行仪。走路、做事,行为正派不正派?如果轻浮浪荡,行为诸多不正,自己却不懂省察,即使别人纠正,你也会跟他狡辩。假如自己能自我省察,行住坐卧,各种行仪都不犯规矩,就是第二省的功夫。

三、省己存心不良。一般人好指责别人的过失,对自己的缺失、短处,总是用各种借口替自己辩护。对自己的存心善恶、好坏,不去省察,当然不肯认错。其实,人的心理,贪嗔、嫉妒、偏见、怀疑,诸多不良,假如不洞察自己的存心,不自我反省,怎么能改进呢?所以省察存心,这是第三省的功夫。

四、省己思想不纯。佛教所谓“见”、“思”二惑的烦恼,就是思想上的不纯,见解上的不正。尤其思想上的根本烦恼,除贪、嗔、痴、慢、疑、邪见之外,还有忿、恨、恼、覆等“小随烦恼”十个,无惭、无愧等“中随烦恼”两个,昏沉、掉举、懈怠、放逸等“大随烦恼”八个,这都是说明思想的错误。现在世间的纠纷,大都是思想不同造成;能够自我省察出思想上的错误,这是第四省的功夫。

五、省己待人不公。父母生儿育女,都会有分别心,喜爱老三、老幺,不喜欢老大、老二,所以真要待人公平,这是多么难的事。学校里的老师,当然喜欢聪明、讨人喜欢的学生,对那些愚笨的学生,当然有所歧视。实际上,一个有病的人,必须多受父母、师长的关爱,如果要省察自己待人是否公平,不能不注意这些差别中的平等,这是第五省的功夫。

六、省己事亲不孝。现在社会结构变迁,愈来愈多孝顺的父母;相对的,儿女对父母却愈来愈疏离。我们看,儿童医院里,父母川流不息;老人公寓里,探视父母的儿女,寥寥无几。孝道在沦丧,我们有省察自己对父母是否尽到孝顺之责吗?

七、省己对上不敬。中国人向来有“敬老尊贤”的美德,但现在年轻人和老人之间都有“代沟”的问题。对老人愈来愈不关心,愈来愈不懂得要尊敬老人。所以古有“弃老国”,慢慢的,现在社会的“弃老国”也在成形。

八、省己愤世不平。有的人,愤世嫉俗,总觉得国家对他的关照不够,父母给他的栽培不多,社会大众对他的评价不公,所以愤愤不平。其实,你应该反省,你对国家社会有什么贡献?你对父母长辈孝顺多少?你对朋友尽了多少道义?你对社会苦难众生付出多少关怀?能如此,就是第八省的功夫。

人能自省,才能自觉;有了自觉,才会进步。

观心五法

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面,经常都在“心外”求法。例如,研究天文地理、山河大地、动物植物、社会政治、各种建筑景观等,大有人在;研究自己心理的人,则少之又少。

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根本,无论什么,都通达于心,都源于一心。只是一般人都喜欢看你看他,看人的善恶好坏,却不明白自己的“心”,所以佛教的禅门很讲究“观心”为本。

怎样“观心”呢?试提五法如下:

一、观心正邪。我们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善美,时而邪恶,不易了解。尤其是人喜欢“护短”,对自己心里的善恶正邪,容易护短蒙蔽,因此不易正确了知。其实,心中有因果、道德、慈悲,是心为正;心中充满了邪恶谬执,是心为邪。如果能观照自己的心是正是邪,就能知道自己的做人,是正或不正了。

二、观心贤愚。我们的心是贤是愚,如何判别?所谓贤者,就是贤惠善良,所谓愚者,就是痴迷愚昧。有的人以反为正,以善为恶,虚妄错误,所谓“不按牌理出牌”,都是因为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没有把心转愚为贤之故。

三、观心动静。吾人之心,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都在妄动,一生数几十年岁月,也总是不得停止,即便是睡眠,也会离开眼耳鼻舌身,单独做种种梦境。心能上山下海,心中充满人我是非,其实都不是真实的,只是说明心之好动。假如我们能观照自己的心,能“制心一处”,让心静止不动,所谓“一念不生”,何愁万事不办呢?

四、观心净秽。我们的心是清净心呢,还是污秽心呢?如果心中充满贪欲、嫉妒、邪执、嗔恚,这就是心的污秽;如果心中一直想要益于世间,照顾世间,与人为善,给人好缘,这就是清净心了。一个人的心如果想清净,就要时时观照它,不让它迷失;把握住心,才能把握真正的自己。

五、观心大小。吾人之心,实在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无处不遍,无所不在。但是有的人,心量之小,例如婆媳不能互相包容,夫妻不再相爱的时候,视如仇人,总想去之而后快。有人说,我们的眼睛容不下一粒沙;如同我们的心,不能容下一个人、一件事,所以不能成其大。

人生,心量有多大,事业就会有多大,如经云:一心包容“十法界”,每一界有“十如是”,每一如是又有十法界,所以“百界千如”,宇宙就在我们的心里。只是我们每个人虽然有心,心却是很难明,所以“明心见性”,这是吾人最重要的功课。如果我们能放开胸怀,包容宇宙,包容天下,包容一切,让人我一如、自他一体,岂不美哉。

向谁忏悔

大凡一个正当的宗教,都把忏悔列为重要的修行项目。其实,忏悔也不是只限于宗教才有的修行,我们在任何团体机构、任何场所,对任何人士,都应该带有忏悔的心情,才能进步。

忏悔可以灭罪生善,忏悔就是认错。我们要向谁认错,向谁忏悔呢?

一、向佛祖忏悔,可以灭罪。一个人身口意所造的罪业,并不是向佛祖忏悔,佛祖就能为我们灭罪,而是忏悔者要自己真心悔过。所谓“自罪自忏”,就等于自己身体脏了,自己可以洗净,衣服脏了,自己可以清洗,自己有罪了,何以不能自己忏除呢?

二、向父母忏悔,增加孝心。人人都有父母,向父母认错,可以获得父母的欢心,向父母忏悔,可以增加对父母的孝心。我们可以向父母忏悔自己不够努力用功,学业没有进步;可以向父母忏悔不够勇猛精进,创造事业;可以向父母忏悔自己不够仁慈正直,对社会大众有许多不公不正的思想。忏悔认错不是坏事,反而因为忏悔认错,可以增加自己的美德。

三、向配偶忏悔,促进感情。丈夫向妻子忏悔,妻子也向丈夫忏悔,彼此都有忏悔的语言,可以增进夫妻的感情。例如,做丈夫的经常对妻子说:非常抱歉,不能发财,不能提供给你好的生活,多年来让你吃苦受委屈了。甚至对妻子直说:很对不起,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喜欢抽烟喝酒,生活、行为不正常,请你原谅。只要能公开发露,向妻子说明,贤惠的妻子一定能谅解你。同样的,妻子向丈夫忏悔:我不是贤妻良母,治家无方,教育儿女也低能,我对家庭贡献很少,承蒙你给我很多爱护。如能经常有这样的语言,必能获得丈夫的怜爱。夫妻因为彼此忏悔,必能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了解,更增生活的美满。

四、向儿女忏悔,和谐家庭。忏悔不只是父母、夫妻、兄弟之间相互忏悔,甚至徒弟向师父忏悔,师父也可以向徒弟忏悔;子女向父母忏悔,父母也可以向子女忏悔。有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儿女,每到用餐时,小儿小女们总在餐桌上抱怨连连,嫌饭菜不好吃,嫌生活太过清苦,父母不知如何以对。我告诉他可以用“忏悔法门”,让他在餐桌上向儿女忏悔。于是吃饭前,爸爸很正式地对儿女说:儿女们,爸爸对不起你们,爸爸只是一名穷教师,每个月薪水不多,不能改善生活,让你们每天粗茶淡饭,过着简单清贫的日子,爸爸对不起你们,爸爸真是没有用。一群小儿女听了爸爸的这番话以后,一改往常的态度,纷纷说:爸爸你很伟大,很了不起,你一个人养活我们这么多儿女,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我们将来会报答你,这些饭菜好吃,好吃。

忏悔的效果,就是这么管用。所以吾人向国家忏悔,可以戴罪立功,向社会忏悔,虽有错失,都可以获得社会的谅解。忏悔的力量,奇大无比。

消灾免难

世间上,灾难随时随处都可能发生,例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泛滥,乃至刀兵贼难、恶人陷害、歹徒袭击、交通事故等。所谓“天灾人祸”,人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所以总要祈求“消灾免难”。如何才能消灾免难呢?略述办法如下:

一、要存好心善念。凡一切事情,都有因缘果报;就是灾难,也有一定的前因后果。假如你能时时存着好心善念,不与人为敌,不跟人为难,你的灾难自然会减少。

二、多做慈悲善事。人在有意无意间,难免有一些错误的行为,犯下一些罪业。但是由于你不断行善做好事,功劳多了,也会将功折罪,还是可以借助自己的功德,而能消灾免难。

三、经常反省认错。有的人“死不认错”,这是最大的缺点。认错可以消灾,例如小儿小女做了错事,父母要处罚他,他赶快说:“爸爸,妈妈,我下次不敢了。”本来要打儿女的一双手,立刻也会停下来。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认错是美德,认错是消灾免难最好的法门,即使在国家的法庭上,对一个认错的罪犯,也会量刑从宽,同样能得到认错的好处。

四、不断忏悔灭罪。做了错事犯了罪,成为灾难;要想消灾免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忏悔。这就如同一杯水,你错把整包盐巴放进水中,咸得无法饮用;只要你把这杯盐水倒进大水缸里,然后再加满一大缸的清水,咸味就会冲淡,就能饮用了。我们犯了错,就如水中加了盐巴,只要我们用忏悔的愿力,就能冲淡罪业。忏悔的法门无限广大,我们可以对诸佛菩萨忏悔,可以对圣人君子忏悔,可以对父母长辈忏悔,可以对朋友儿女忏悔;忏悔的法水必然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应该好好地多加利用。

五、时时许愿改过。我们所以有灾难,都是由于自己身口意造下了罪业,所欠下的债务,一旦因缘成熟,就必须还债。假如我们不时地许愿,对自我提出改过迁善的举动,以善愿善行来忏除罪业,到了灾难降临时,那许多善行美事的功德,自然能帮助你解除灾难。